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春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端脑
  • 1篇性别鉴定
  • 1篇致聋
  • 1篇速激肽
  • 1篇聋哑
  • 1篇激肽
  • 1篇发声核团
  • 1篇白腰文鸟
  • 1篇斑胸草雀
  • 1篇P物质
  • 1篇1型受体

机构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海南科技职业...

作者

  • 2篇张信文
  • 2篇林春
  • 1篇孙颖郁
  • 1篇曾少举
  • 1篇黄丽

传媒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速激肽1型受体(NK1R)在斑胸草雀端脑发声核团的分布被引量:1
2014年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斑胸草雀端脑发声控制核团内速激肽1型受体(NK1R)的表达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NK1R在高级发声中枢(HVC,proper name)、巢皮质巨细胞核外侧部(lateral magnocellular nucleus of the anterior nidopallium,LMAN)和弓状皮质栎核(robust nucleus of the arcopallium,RA)均有大量的免疫阳性标记,但前脑基底神经节X区(Area X)仅有少量的表达,X区内的P物质和NK1R分布密度具有不一致性.结果表明:NK1R广泛分布于斑胸草雀发声控制核团中.提示NK1R可能参与鸣唱学习相关的重要生理过程.
林春黄丽孙颖郁张信文
关键词:P物质斑胸草雀
致聋鸟模型的制作及其在聋哑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2024年
利用致聋方法制作白腰文鸟幼鸟聋哑鸟和成年致聋鸟模型,为研究幼鸟失聪后形成聋哑症的机制提供了一种最佳实验方法。使用血液/细胞/组织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DP304-02)提取白腰文鸟幼鸟基因组DNA,根据电泳后约200 bp条带数确定其性别。使用细钩针勾住耳蜗的基部,将幼鸟的耳蜗拔出,并镜检拔出的耳蜗的完整性,致聋后的幼鸟会逐渐发育变成聋哑鸟。用语图软件分析鸟语的声谱与音节参数,分析幼年致聋鸟的声谱与成年致聋鸟鸣唱语句的慢慢畸变过程有利于研究聋哑形成的机制。利用电镜方法研究致聋鸟模型听觉与发声中枢的退化,为相关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张信文张信文林春林春
关键词:性别鉴定白腰文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