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贝贝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济宁市中心血站更多>>
- 发文基金:济宁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泰山学者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质量控制对血液检验的影响分析
- 2016年
- 目的,分析质量控制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总结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血液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液样本40份,每份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方式,试验组实施质量控制措施,观察检验结果,比较C肽、CA125、CA199、CEA、AFP的变异指数。结果,试验组血液样本检验准确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5.0%;C肽、CA125、CA199、CEA、AFP变异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检验操作中进行质量控制,能够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患者的临床诊疗、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 周贝贝
- 关键词:血液检验
- 献血者人细小病毒B19感染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献血者人细小病毒B19感染现状,为各城市和地区制定合理的献血者B19病毒筛查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数据库检索1998~2021年公开发表的全血及血浆献血者人细小病毒B19感染相关的文献,运用R4.1.0软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获得符合标准的文献共35篇,20篇文献共计调查56 846份献血者标本并做B19 DNA阳性率Meta分析,8篇文献共计调查1 608份混合原料血浆标本并做B19 DNA阳性率Meta分析,17篇文献共计调查12 308份献血者标本并做B19 IgG抗体阳性率Meta分析。献血者B19 DNA阳性率(I^(2)=96%,τ^(2)=0.0260,P<0.01),混合原料血浆中B19 DNA阳性率(I^(2)=98%,τ^(2)=0.1245,P<0.01),B19 IgG抗体阳性率(I^(2)=98%,τ^(2)=0.0210,P<0.01),在各地区标本之间存在显著异质性,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估计B19 DNA合并阳性率为2.0%(95%CI:0.007~0.039),生产用混合血浆制品B19 DNA合并阳性率为66.6%(95%CI:0.476~0.832),B19 IgG抗体合并阳性率为30.2%(95%CI:0.246~0.357)。结论 HPV B19在献血者中的感染率较低,IgG抗体阳性率较高,故因输血感染B19病毒的风险较低,但献血者B19感染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性,我国各城市和地区应合理评估本地区的B19病毒感染水平,结合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制定适宜的献血者B19病毒筛查方案,以降低输血传播B19病毒的风险。此外,B19病毒在生产用混合血浆制品中的感染率较高,对血浆制品生产企业来源的血液制品的受血者应进行B19病毒抗体筛查,并对中和性B19 IgG抗体缺乏的受血者制定适宜的血液制品输注方案,以降低因输血感染B19病毒的风险。
- 王志效周贝贝张娜黄海燕
- 关键词:献血者人细小病毒B19META分析输血安全
- 弓形虫免疫作图蛋白1(TgIMP1)表位疫苗的设计及构建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设计基于弓形虫免疫作图蛋白1(TgIMP1)抗原蛋白的表位疫苗并进行结构验证。方法分别采用IEDB和ABCpred软件预测TgIMP1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分别采用SYFPEITHI和IEDB软件预测TgIMP1蛋白的T细胞抗原表位,运用DNA man比对筛选出T-B联合表位,在PfIMP2同源结构中验证表位性质并设计TgIMP1优势表位盒。结果通过计算机虚拟设计,得到了4条TgIMP1的优势B细胞表位(B1-B4)和2条优势T细胞表位(T1-T2),6条优势表位均处于PfIMP2结构外侧的无规卷曲区,且均为极性表面,适合作为表位疫苗的备选肽段。结论根据预测结果构建了3种TgIMP1优势表位盒,为多价表位疫苗的研发奠定基础。
- 徐昊志周贝贝刘俏俏董宏杰代莉莎谢环环孙航王琦张俊梅赵桂华徐超尹昆
- 关键词:抗原表位弓形虫
- 济宁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细小病毒B19感染的相关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为了解济宁地区献血人群中人细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简称HPV B19)感染情况,探讨血浆合并对其检出率的影响情况,降低临床输血风险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对采集的960份献血员血液样本进行单人份及随机8人份血浆合并样本进行HPV B19-Ig G、Ig M抗体及DNA检测。结果单人份血浆与随机8人份血浆合并样本HPV B19 Ig G抗体、Ig 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6.15%、5.94%、35.83%、12.50%,抗体阳性标本中单人份及血浆合并样本DNA阳性率分别为0.83%、5.00%。其中Ig M抗体阳性组B19 DNA检出率明显高于Ig G阳性组。结论献血人群中存在较高的HPV B19感染率,血浆合并后Ig M抗体及DNA检出率较高,未提示其传播风险降低,应对儿童、老年人、孕妇等免疫功能低下者选择性输注B19-Ig G抗体滴度较高的血液制品。
- 王志效周贝贝张娜黄海燕
-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人细小病毒B19
-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研究
- 2016年
- 通过对本市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研究,了解我市输血不良反应基本状况,加强对临床输血安全的指导。 方法 收集我市2013~2015年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病例,对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特点、以及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我市2013~2015年累计报告输血不良反应305例,过敏反应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及心率加快比较,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各血液成分单采血小板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其他各血液品种比较,明显高于其他各血液品种,P<0.01。结论 血小板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血液品种,提高单采血小板中白细胞去除率,必要时进行血小板配型;合理控制血液库存,避免红细胞血液制品接近储存末期再使用;提高医护人员的认知与重视程度,对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周贝贝
- 关键词:输血不良反应过敏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