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涵
- 作品数:44 被引量:386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仝小林教授态靶结合辨治1型糖尿病经验被引量:9
- 2017年
- 1型糖尿病是因胰岛功能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的代谢性疾病,目前注射胰岛素仍然是1型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仝小林教授认为在胰岛素治疗的同时,配合中医辨治不但可以增加治疗效果,还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态靶因果"的中医辨治方略,不仅能有效地提高临床思维水平,也推动了中西医的互补和结合。对1型糖尿病辨证分型,还可以从患者个体出发,根据血糖、血脂、血压、自身抗体、并发症的不同使用不同的靶药,使得中西医结合达到疗效最大化。
- 顾成娟王涵仝小林
- 关键词:1型糖尿病
- 态靶辨证在2型糖尿病肠道湿热证中的运用——葛根芩连汤加云茯苓、生姜被引量:14
- 2022年
- 糖尿病是国际公认最为常见的慢性内科疾病之一,由其所引发的多种急慢性并发症时刻威胁着患病群体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对于糖尿病的治疗,现代医学主要采取口服、皮下注射药物降糖,效果明确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局限。随着中医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的临床回归,中医药降糖之独特优势日益显现。仝小林院士提出“态靶因果”中医处方策略,对糖尿病进行重新分类、分期、分证,将其病程概括为郁、热、虚、损4个阶段,其中肠道湿热证是热阶段最为典型的证候,患者以大便黏稠、舌苔黄腻等为主要表现,治疗上在采用葛根芩连汤调整肠道湿热之偏态的同时,加用云茯苓利湿健脾,生姜辛开苦降,态靶结合,疗效甚佳。
- 王涵唐程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葛根芩连汤
- 川芎、白芍、蜈蚣粉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经验——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被引量:11
- 2020年
-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为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家庭关系。仝小林院士认为,改善血运,调节局部的血管神经的功能状态是关键。本病有虚实之分,标实者以气滞血瘀为主;本虚者以肾虚为主,行气活血化瘀应贯穿治疗的始终。仝小林院士临床常用川芎、白芍、蜈蚣粉为基础,配伍淫羊藿治疗阳痿,方中白芍酸甘化阴,养血柔肝,荣养络脉,蜈蚣力猛性燥,善走窜通达,通经逐邪,畅通经络,川芎甘辛温通,为行气活血之要药,佐蜈蚣以养血活血。三药配伍,补肝柔肝,荣养宗筋,养血益精,调和阴阳,行气通络,活血起痿。方中白芍常用剂量为9~30 g,川芎常用剂量为9~15 g,蜈蚣粉的常用剂量为1.5~3 g,打粉冲服。
- 顾成娟吴学敏王涵
- 关键词: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川芎白芍
- 前胡、苏子、葶苈子治疗劲咳、郁咳经验——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被引量:14
- 2020年
- 前胡、苏子、葶苈子三味小方出自仝小林教授所创之前百苏苈汤,临床用于治疗上焦肺气郁闭之劲咳、郁咳有着良好的效果。外感四时寒热之邪,风寒袭肺,或痰热壅肺,或内伤饮停心肺,均易阻滞气机,肺之宣发肃降不利,肺气上逆,常变生为劲咳、郁咳。此类咳嗽经一般的化痰止咳之法疗效欠佳,缠绵恒日,久治难愈,其关键之处在于恢复肺脏正常的宣发肃降功能。前百苏苈汤中前胡、百部宣肺,以止咳缓嗽为主,苏子、葶苈子降气,以化痰蠲饮为要,两药对一升一降,既能通调肺气以治本,又兼祛邪止痉(支气管痉挛)以治标。临床上,前胡常用剂量为9~30 g,以15 g为多,根据咳嗽频度及剧烈程度选择合适剂量;百部常用15~30 g;苏子与葶苈子则依据咳嗽以痰为主或以饮为主来化裁使用,苏子化痰,常用剂量为9~15 g,葶苈子化饮,常用剂量为15~30 g。
- 王涵张翠青顾成娟
- 关键词:咳嗽前胡葶苈子
- 从苏东坡“圣散子方”谈仝小林“寒湿疫方”被引量:9
- 2021年
- 中医治疗急性传染病历史悠久,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使用“圣散子方”治疗寒湿瘟疫取得辉煌战绩。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治工作中,中国科学院仝小林院士亲临武汉一线,通过对当地气候、地理的观察及新冠肺炎患者的实际诊疗,在国内首先明确提出新冠肺炎疫情属于中医“寒湿疫”的范畴,并为此创立了“寒湿疫方(武汉抗疫1号方)”,广泛运用于临床,救治了大量的患者,尤其在仝小林院士所推行的防治新冠肺炎“武昌模式”中取得了卓越的临床疗效。本文通过对两张名方的学习,并从疫情背景、创制过程、治则治法、药物方解、使用方法等方面对两张名方进行对比解读,加深对“寒湿疫方”的理解与运用,以期作为当代中医防治“寒湿疫”的核心成果,“寒湿疫方”能受到广泛重视与借鉴,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对“寒湿疫”的防治水平。
- 宋斌王涵李修洋李青伟郑玉娇杨映映丁齐又唐爽林家冉
- 关键词:圣散子方
- 仝小林运用石膏、知母、川黄连清胃热经验被引量:11
- 2021年
- 胃热证常见于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口腔炎症、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等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中。仝小林院士临床常以石膏、知母、川黄连三药合用以直折胃热,石膏配知母清热而不伤阴液,黄连尤善清中焦之郁热,方中石膏常用剂量为15~30 g,知母为15~45 g,川黄连为9~30 g,若胃热伤阴,可加人参益气生津,津液伤甚者,可加石斛、麦冬、玉竹、沙参。临床应用中应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 赖杏荣顾成娟王涵赵锡艳
- 关键词:石膏知母川黄连清胃热
- 煅瓦楞子、清半夏、生姜治疗反酸经验——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被引量:11
- 2020年
- 反酸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症状,中医认为呕吐与反酸均以中焦气机升降失常、胃失和降、气机上逆为核心病机,治疗上有独特优势。仝小林院士认为治疗反酸时,需把握关键,态靶同调;小半夏汤中清半夏配伍生姜降逆化痰、和胃止呕调态,煅瓦楞子制酸止痛打靶,治疗反酸可取得良效。临床常用剂量为清半夏6~45 g,生姜15~30 g,煅瓦楞子9~15 g。
- 罗金丽顾成娟王涵
- 关键词:反酸清半夏生姜
- 从“一花一世界”角度简述中医药性理论
- 中医药性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过程中,以阴阳、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根据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其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以及功效等。每一味中药都有自身...
- 逄冰穆兰澄王涵顾成娟仝小林
- 关键词:中医学药性理论药理作用
- 文献传递
- 态靶辨证在肝肾亏虚型高血压病中的运用——独活寄生汤加天麻被引量:5
- 2020年
- 高血压病作为最常见的内科疾病之一,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现代医学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西药扩张血管、降低管壁压力。但对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而言,也同时存在着定期服药、长期用药所带来的依从性差、禁忌症多、耐药性强等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高血压病患者选择采取中医药手段进行治疗。仝小林院士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求真,提出的"态靶因果"中医处方方略,在肝肾亏虚型高血压病的辨治中得到了体现。仝小林院士以年高体弱、肝肾亏虚为态,脉管硬化痉僵为靶,通过靶方独活寄生汤补益肝肾,靶药天麻祛风通络、平肝降压,态靶结合,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 唐程王涵徐慧琛朴春丽
- 关键词:高血压病独活寄生汤天麻
- 中药药性的双向及多向性探讨被引量:8
- 2015年
- 传统的中药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以及毒性,在指导临床中药配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微观角度讲,中药本身是一个整体,包含多种药效成分,每一药效成分都包含着自身拥有的药性属性,这使中药呈现药性的"双向性"及"多向性"。从宏观角度讲,将植物看作一个整体,中药的药用部位不同,药性及功效也会有不同。将植物看作一个整体,包括了不同部位的几个单味的中药;将单味的中药看作一个整体,包括了许多药效组分;将一个组分看成一个整体,包括了许多成分。试从微观和宏观两种角度将相关药物或者药物相关成分与组分的药性进行阐释,重点关注双向及多向性,用以解释中药临床作用的多样性,以更好地指导药物的临床使用。
- 逄冰穆兰澄王涵顾成娟周强仝小林
- 关键词:中药药性药性理论双向性多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