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4篇关节
  • 3篇手术
  • 3篇髋关节
  • 3篇内固定
  • 2篇椎体
  • 2篇髋关节置换
  • 2篇关节置换
  • 1篇地佐辛
  • 1篇动力髋
  • 1篇动力髋螺钉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分析
  • 1篇压缩骨折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退变
  • 1篇腰椎退变性
  • 1篇腰椎退变性疾...
  • 1篇腰椎椎体
  • 1篇腰椎椎体间融...

机构

  • 7篇杭州市余杭区...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作者

  • 7篇郑国富
  • 3篇郑俊
  • 3篇高志朝
  • 2篇孟永俊
  • 2篇张妙林
  • 1篇金伟强
  • 1篇程远
  • 1篇王梅
  • 1篇陈敏
  • 1篇吴美华
  • 1篇赵建勇

传媒

  • 3篇中医正骨
  • 2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风险因素分析及处理被引量:9
2011年
在我国,老年人口数目逐渐增加,老年髋部疾病发生率也逐年升高,有些需行人工关节置换术。随着年龄的增高而手术发生的风险也相应增加,由于老年患者多伴有重要器官的功能减退和并发症,对围手术期治疗较年轻患者有更高的要求。本文对我院2004年6月至2007年11月间收治的16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分析,
郑国富
关键词:并发症手术风险
冰盐水灌洗预防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肺栓塞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冰盐水灌洗术预防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所致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6—2019-06诊治的10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52例在PKP术中应用冰盐水灌洗(观察组),52例在PKP术中未应用冰盐水灌洗(对照组),比较2组术中静脉引流情况、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类型以及术后出现肺栓塞数。结果 10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8~25个月,平均13个月。2组静脉引流情况、骨水泥注射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V型和BV型渗漏数较对照组少,ALC型渗漏数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BC型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1例出现肺栓塞,对照组8例出现肺栓塞,观察组术后出现肺栓塞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现的肺栓塞均为骨水泥小栓子,未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心慌、血氧饱和度下降等不适症状。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采用冰盐水灌洗可以降低骨水泥所导致的肺栓塞发生率。
褚晓东许晓英郑国富高志朝王梅王硕凡孟永俊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肺栓塞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失败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失败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失败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8例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16例行全髋关节置换)进行随访。术前及术后随访时均拍X线片,采用改良Haris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除2例分别于术后1年、21个月死亡者外,余22例均获3年以上随访,患者疼痛均较术前明显减轻或消失,1例活动后有中度疼痛,4例活动后出现轻微疼痛。术后无感染和神经损伤的发生,术后发现骨水泥从既往内固定钉孔内侧渗漏3例。改良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9.7分改善至术后平均88.1分;末次随访时X线片显示假体位置正常,髋臼假体无松动。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是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失败后的一种有效挽救选择。但是,应该注意其骨质疏松、骨质缺损、解剖结构的改变以及既往内固定物影响等特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金伟强郑国富郑俊张妙林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动力髋螺钉
胫骨后踝骨折块形态学分析及内固定策略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胫骨后踝关节面骨折在胫骨远端骨折中的发生率及形态学特征,并根据形态学特征确定内固定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12月共207例胫骨远端骨折涉及关节面的患者的CT图像及临床资料。其中52例CT图像缺失或不兼容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予排除。155例纳入研究。研究胫骨后踝骨折块在胫骨远端关节面骨折中的发生率,并测量骨折块占关节面面积、骨折块高度、移位程度等形态学数据。结果在155例胫骨远端骨折中发现36例存在后踝骨折块,发生率为23.2%(36/155)。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34~75岁,平均54.6岁;致伤原因:交通伤22例,扭伤10例,重物挤压伤4例。受累的后踝骨折块面积占整个胫骨远端面积的24%,后踝骨折块的高度为12~39mm,平均26.5mm;后踝骨折块平均水平移位1~15mm,平均10.5mm,平均垂直移位1~12mm,平均6.3mm。结论胫骨后踝骨折在胫骨远端关节骨折中发生率为23.2%,骨折块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移位,骨折块所累及的关节面面积较大。
张妙林高志朝郑俊孟永俊郑国富
关键词:踝损伤后踝骨折内固定
上腹部及髋关节手术术后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究上腹部及髋关节手术术后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及预后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接诊的上腹部或髋关节手术患者106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选用舒芬太尼镇痛,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药物地佐辛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应用不同镇痛方式后的镇痛效果及预后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6、12、24小时VAS评分分别为(2.23±1.01)分、(2.35±0.97)分、(1.53±0.35)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评分(1.56±1.31)分、(1.57±1.02)分、(1.23±0.37)分,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6、12、24小时Ramsay评分分别为(2.13±0.25)分、(2.03±1.13)分、(1.67±0.35)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评分(2.37±0.75)分、(2.31±0.97)分、(1.79±0.57)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者出现恶心呕吐10.71%,嗜睡7.14%,呼吸抑制3.57%,不良反应发生率21.42%;对照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20.00%,嗜睡10.00%,呼吸抑制10.00%,不良反应发生率40.00%,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3229,P=0.0376)。结论采用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上腹部及髋关节手术后能够起到显著的镇痛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独采用舒芬太尼治疗的患者,同时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赵建勇程远陈敏吴美华郑国富
关键词:地佐辛舒芬太尼镇痛效果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效果观察
2018年
目的观察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方法 2013年9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72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取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对照组为传统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暴露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3天、1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术后6、12个月融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X线暴露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时间、融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中是一种创伤小、疗效明确的方法,符合快速康复理念。
褚晓东郑国富高志朝
关键词:腰椎退变性疾病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肘外侧手术入路内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肘外侧手术入路内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肘外侧手术入路内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10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桡骨头骨折按Mason分类Ⅱ型3例,Ⅲ型7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按Regan-Morrey分类Ⅰ型4例,Ⅱ型6例。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20个月,中位数15.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0周,中位数9.5周。均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2例,良6例,可2例。结论:采用肘外侧手术入路内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具有创伤小、术野清晰、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临床效果好等优点。
郑俊郑国富
关键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骨折脱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