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华 作品数:4 被引量:36 H指数:2 供职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肾造瘘管与双J管一体化在mPCNL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肾造瘘管与双J管一体化在非复杂性肾盂及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超声引导行F16~18单通道mPCNL治疗肾盂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36例,其中脊柱严重畸形患者2例,双侧股骨头坏死患者1例。术后留置双J管与肾造瘘管绑定形成一体化,出院前将肾造瘘管及双J管同时拔出。结果:36例手术均取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2min。一次手术取净结石率97.2%,术后4~7天同时拔出造瘘管及双J管。术后无大出血和腰痛。结论:mPCNL术中采用肾造瘘管与双J管一体化治疗非复杂性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能减少患者术后带管不适,不需要再次返院拔管,特别适用于伴有脊柱严重畸形或者股骨头坏死患者。 李生华 米华 颜海标 李天宇 梁艺耀 叶志华 陈罡关键词: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 造瘘管 双J管 脊柱畸形 经直肠超声、CT及MRI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ERUS)、CT及MRI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局部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新辅助治疗后接受手术,术前同时行ERUS、CT、MRI检查。以术后病理分期为金标准,分析3种方法对新辅助治疗后直肠癌分期的诊断效能。结果 ERUS、CT、MRI对T分期的诊断总体准确率分别为39. 6%、50. 0%、56. 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3种方法对T0分期均未能准确诊断,错误分期均以对T0~2的过高分期为主。ERUS、CT、MRI对N分期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4. 6%、60. 4%、56. 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ERUS对N分期的诊断特异度仅为17. 6%,均低于CT及MRI(P <0. 05)。CT及MRI对N分期的诊断灵敏度低于50%,均低于ERUS(P <0. 05)。结论 ERUS、CT、MRI对于新辅助治疗后的直肠癌再分期准确性均较低,均无法有效预测新辅助治疗后直肠癌的病理完全缓解。 凌通 陆绍龙 叶志华 韦传毅 唐卫中关键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新辅助治疗 再分期 经直肠超声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 藻酸盐银离子敷料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9 2020年 目的分析藻酸盐银离子敷料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本科室收治的155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74,术后创面换药采用藻酸盐银离子敷料)和对照组(n=81,术后创面换药采用凡士林纱布)。观察两组术后创面初始面积,术后第7、14、21天的创面愈合百分率,术后第1、4、7天创面渗出评分、疼痛指数(NRS评分),以及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换药相关费用。结果两组创面初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7、14、21天创面愈合百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1天,两组创面渗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7天,观察组创面渗出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1、4、7天,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提前,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换药相关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后应用藻酸盐银离子敷料换药可有效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并提升愈合质量,减轻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韦瑞丽 余芳 叶志华 班翠珍 张小龙 肖鹏程关键词:肛瘘 创面愈合 鼻咽癌中miR-BARTs的研究进展 2015年 微小RNA(miRNAs)是一类具有调控功能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长约18-24个核苷酸,与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的发生发展、诊断以及预后、转归有关。BamHlA右向转录(BamHl A rightward transcripts,BARTs)是EB病毒(EBV)中一组经转录后选择性多剪接的基因产物,存在于EBV所有潜伏状态的miRNA,共22种(miR-BARTl-22),并表达于NPC等EBV感染相关的恶性肿瘤。阐明miR-BARTs在NPC的作用机制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潘林江 叶志华 黄素宁 陈罡关键词:鼻咽癌 EB病毒 基因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