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爱云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太原铁路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2篇短暂性
  • 2篇短暂性脑缺血
  • 2篇血液
  • 2篇血液流变
  • 2篇血液流变学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缺血
  • 2篇窦血栓形成
  • 2篇脑静脉
  • 2篇脑静脉窦
  • 2篇脑静脉窦血栓
  • 2篇脑静脉窦血栓...
  • 2篇脑缺血
  • 2篇静脉
  • 2篇静脉窦
  • 2篇静脉窦血栓

机构

  • 9篇太原铁路中心...
  • 1篇太原市铁路中...

作者

  • 10篇李爱云
  • 3篇闫荔
  • 1篇孙奉刚
  • 1篇杨建明

传媒

  • 6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年份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1
2000年
李爱云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药物治疗盐酸纳洛酮
短暂性脑缺血的血流变观察被引量:1
1999年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各种原因引起颈动脉系统或(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一过性脑缺血所致的神经系统局限性功能障碍,为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在1年~5年内可能发生脑梗死。为了更好地防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避免脑梗死的发生,现对48岁~62岁...
李爱云
关键词:脑缺血血液流变学
无症状性脑梗死56例影像学与临床分析
2005年
王塑华杨建明李爱云
关键词:无症状性脑梗死影像学ACI老年人脑卒中病史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观察
2005年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 (MS)的临床特点。方法 综合分析 4 1例MS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病变部位、重要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 MS多见于青年女性 ,病程多出现缓解与复发 ,上呼吸道感染、劳累可为其诱因 ,磁共振成像 (MRI)、电生理、免疫学有助诊断 ,视神经、脊髓受累多见 ,脑脊液显示免疫活性增高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结论 根据临床特点、结合MRI、神经电生理及脑脊液免疫学能明显提高临床确诊率。
李爱云闫荔王塑华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MS脑脊液MRI免疫学
脑血管病性痴呆60例临床分析
2001年
李爱云
关键词:CT
9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CVT)的早期临床特点、影像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分析 9例CVT病人的发病年龄、发病形式、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脑脊液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 ,以期发现其规律性。结果 :发病年龄多在 2 0岁~ 40岁 ,多数为急性起病 ,早期表现为头痛、呕吐 ,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癫痫发作 ,影像学表现为静脉窦闭塞、局限性梗死灶及伴有渗血或血肿 ,脑脊液压力明显升高 ,白细胞及蛋白含量正常或升高 ,应用脱水、间断穿刺颈动脉内注入尿激酶 ,并辅以口服华法令抗凝及病因治疗等 ,本组 9例病人中 ,4例基本痊愈 ,4例症状好转 ,1例自行出院。结论 :对临床急性起病的头痛、呕吐 ,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及癫痫发作的年轻病人 ,应高度怀疑CVT ,及时行MRI及MRA或DSA检查 ,以明确诊断 ,抗凝和溶栓治疗为治疗CVT的首选治疗方法。
李爱云闫荔王塑华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影像学诊断脑血管病
200例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微栓子监测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研究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微栓子 (MES)情况 ,微栓子对病人再发卒中的影响。方法 对2 0 0例颈内动脉系统TIA病人进行经颅彩色多谱勒 (TCD)检测 ,其中 15 3例分别于入院第 1、2、3天 ,1周 ,1个月 ,半年时做TCD栓子监测 ,并随访。结果 发现MES的阳性率为 16 .5 % ,有MES的患者缺血事件半年内的再发率 6 6 .7% ,无MES的患者 2 2 .7% ,P <0 .0 5。在TIA的发生和MES发生率之间有时间间隔的影响。结论 颈内动脉系统TIA病人进行TCD栓子监测发现的MES是早期卒中再发的重要的危险因素 ,TIA发生后距TCD检测之间时间越短 ,MES的发生率越高。
王塑华李爱云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经颅多普勒超声微栓子
脑出血76例死因分析
2000年
李爱云孙奉刚
关键词:脑出血死因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多器官衰竭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和诊治
2004年
目的 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CVT)的早期临床特点、影像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9例CVT病人的发病年龄、发病形式、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脑脊液等检查结果。结果 年龄多在 2 0~ 4 0岁 ,多数为急性起病 ,早期表现为头痛(10 0 % )、呕吐 (6 6 .6 % )、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癫痫发作 ,影像学表现为静脉窦闭塞、局限性梗死灶及伴有渗血或血肿 ,脑脊液压力明显升高 ,白细胞及蛋白含量正常或升高 ,应用脱水、间断穿刺颈动脉内注入尿激酶 ,并辅以口服华法林抗凝及病因治疗等 ,9例病人中 ,4例基本痊愈 ,4例症状好转 ,1例自动出院。结论 对临床急性起病的头痛、呕吐、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及癫痫发作的年轻病人 ,应高度怀疑CVT ,及时行MRI及MRA或DSA联合检查 ,可明确诊断。该病一经确诊 ,应尽早开始治疗。抗凝和溶栓治疗为治疗CVT的首选治疗方法。
李爱云闫荔王塑华
关键词:窦血栓形成颅内
达纳康对脑梗死病人康复期的血液流变学影响
2001年
李爱云
关键词:脑梗死康复达纳康血液流变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