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莉

作品数:37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角膜
  • 8篇网膜
  • 7篇视网膜
  • 6篇活体
  • 5篇细胞
  • 5篇显微镜
  • 5篇病变
  • 4篇视网膜脱离
  • 4篇共聚焦
  • 4篇共聚焦显微镜
  • 3篇断层扫描
  • 3篇学习算法
  • 3篇炎症
  • 3篇视网膜病
  • 3篇视网膜病变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糖尿病视网膜
  • 3篇糖尿病视网膜...
  • 3篇糖尿病视网膜...

机构

  • 36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桂林医学院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作者

  • 36篇蒋莉
  • 31篇徐帆
  • 21篇李敏
  • 16篇陈丽妃
  • 14篇曾思明
  • 13篇黄慧
  • 12篇崔凌
  • 11篇钟海彬
  • 10篇陈琦
  • 8篇赵昕
  • 8篇李莉
  • 7篇何文静
  • 6篇蓝倩倩
  • 4篇周舟
  • 3篇宋迪
  • 2篇杨捷
  • 2篇沈朝兰
  • 2篇伍宇
  • 2篇吕明良
  • 2篇蒿艳蓉

传媒

  • 6篇中国临床新医...
  • 5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微创医学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8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玻璃体腔重硅油填充治疗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应用重硅油填充治疗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价值.方法 对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12例12眼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重硅油填充术治疗,术中根据病情联合视网膜切开、剥膜、视网膜光凝、视网膜电凝、重水应用、气液交换、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等处理,对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等进行随访和评价.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8例(占66.7%)在重硅油取出后视网膜完全复位,术后视力5只眼提高,6只眼不变,1只眼下降,3只眼发生硅油乳化(占25.0%),眼压升高2只眼(占16.7%),前房炎症反应2只眼(占16.7%),2只有晶状体眼中1只发生白内障(占50.0%).结论 重硅油填充治疗硅油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是安全有效的。
崔凌李敏赵昕李莉蒋莉徐帆
关键词:重硅油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一种简易生物组织夹持器
本实用新型属于夹持装置领域,具体的提供了一种简易生物组织夹持器。一种简易生物组织夹持器,包括中空的套筒和推杆,所述套筒底部设有与所述套筒相通的限位插管,所述限位插管的横截面积小于套筒的横截面积,限位插管底部设有弯曲向外的...
徐帆钟海彬崔凌李敏曾思明李莉张绍阳黄慧陈丽妃蒋莉许吉萍
文献传递
硅油填充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探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在伴有并发性白内障的硅油填充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腔硅油取出手术时,比较在取出玻璃体腔硅油前和取出玻璃体腔硅油后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手术的伴有并发性白内障的硅油填充眼患者67例(67只眼)。将病例分为两组,A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植入人工晶状体,再取出玻璃体腔硅油;B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后,取出玻璃体腔硅油,再植入人工晶状体。观察比较两组术中操作的简易程度,人工晶状体是否粘附硅油,术后视力恢复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结果随访了3~22个月,术后3个月视力大于0.1者,A组16只眼,B组6只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一天及一周眼压偏低,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出现3例术后高眼压,3例人工晶状体未能植入囊袋;11例人工晶状体表面可见少许硅油粘附。所有患者均无角膜内皮失代偿、硅油泡残留、人工晶状体移位和玻璃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伴有并发性白内障的硅油填充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后,采用先植入人工晶状体,再行玻璃体腔硅油取出的手术方式更安全、有效。
钟海彬李敏徐帆赵昕蒋莉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硅油
一种动物实验用光源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源装置领域,具体的提供了一种动物实验用光源装置,包括灯源和灯罩,所述灯罩远离灯源一端设有光强滤光片和光色滤光片,所述滤光片通过螺纹与灯罩相连。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自由搭配制造不同光强和光色的光源,更精确地...
徐帆李敏曾思明李莉钟海彬黄慧陈丽妃蒋莉宋迪许吉萍
广西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19~2020-03-11期间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集中收治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11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4例无症状患儿和7例普通型患儿,均为聚集性发病。肺部典型CT影像表现为磨玻璃阴影,经治疗后全部吸收。5例<3岁患儿均发现大便病毒核酸持续阳性,最长持续41 d;4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升高2倍以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母亲乳汁中病毒核酸阴性。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临床表现较轻,但对3岁以下儿童需警惕心肌损伤及粪口传播的可能。
代艳唐宁宁徐帆叶琨蒋莉唐慧荷唐芬黄光怡蒿艳蓉肖和卫王耀菊梁珍花钟晓刚马刚温志红
关键词:儿童心肌损伤
一种简易型头部负压操作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简易型头部负压操作仓,包括设有头部放置口和操作口的罩体,所述头部放置口处还设有挡片,所述挡片两侧与所述罩体滑动连接,挡片下部设有弧形穿孔;所述操作口处设有一圈环形的弹性防护套;...
徐帆唐芬黄光怡唐宁宁蒋莉蒿艳蓉杨建荣李敏秦晨黄维
文献传递
一种可组合的眼药水瓶底座
本实用新型属于眼药水瓶固定装置领域,具体的提供了一种可组合的眼药水瓶底座。该眼药水瓶底座包括设有圆柱形放置孔的单元底座本体,所述单元底座本体为四方体,所述单元底座本体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单元底座本体的另...
李敏许吉萍徐帆陈丽妃黄慧蒋莉宋迪梁祝年杨建军陈奇曾思明李莉钟海彬
文献传递
Wip1经NF-κB信号通路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前膜形成的分子机制
目的:通过检测野生型P53诱导的磷酸酶1(Wild-type p53-induced phosphatase 1,Wip1)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前膜中的表达,同时分析Wip1和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
黄慧媛许吉萍徐帆蒋莉李敏钟海彬崔凌赵昕陈丽妃
关键词:WIP1视网膜前膜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F-ΚB胶质细胞
三维OCT分析累及黄斑的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后黄斑微结构与视力的关系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波及黄斑区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行巩膜扣带手术前后黄斑区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3D-OCT)特征,分析其与视力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30例30眼波及黄斑区的RRD行巩膜扣带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在术后2d,2wk,1、3、6mo随诊时双眼均行3D-OCT检查,观察椭圆体带(EZ)、外界膜(ELM)、黄斑区视网膜下液高度(SRFH)、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的变化,分析其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关系。结果:术前,术后2d,2wk,1、3、6mo SRFH、CRT、BCVA均有差异(P<0.01),术后SRFH、CRT都有不同程度降低,术后BCVA都有不同程度升高,组内两两对比:除SRFH(2wk vs 1mo,P>0.05)、CRT(2d vs 2wk,P>0.05)、BCVA(2d vs术前,2wk vs术前,P>0.05)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项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Z、ELM形态可分为:A:EZ和ELM均连续(EZ+ELM+),9眼;B:EZ断裂和ELM连续(EZ-ELM+),7眼;C:EZ连续和ELM断裂:EZ+ELM-,6眼;D:EZ和ELM均断裂(EZ-ELM-),8眼,术后6mo上述4种类型的BCVA分别为0.15±0.04、0.50±0.06、0.54±0.05、0.59±0.09(F=87.210,P<0.05),两两比较:除C vs B和C vs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d的SRF发生率为87%,术后6mo仍有46.6%患者存在持续性SRF。术后CRT与术后SRFH具有正相关关系。结论:巩膜扣带术后黄斑微结构呈动态改变,SRF影响可能表现为BCVA延迟恢复,随着SRF缓慢吸收,CRT逐渐降低,BCVA逐渐升高;ELM或EZ连续提示有较好的BCVA,而ELM断裂可能提示视觉质量更差。
苏宁李莉徐帆陈丽妃黄慧李敏钟海彬唐芬唐宁宁蒋莉
关键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光学相干断层扫描黄斑中心凹
基于迁移学习和数据增强策略构建真菌性角膜炎镰刀菌属鉴定的智能诊断系统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构建和评估一种基于迁移学习和数据增强策略的真菌性角膜炎镰刀菌属鉴定的智能诊断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2017-03/2020-0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行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2157张图像构建数据集,并根据微生物培养结果对数据集进行分类,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1380张、验证集345张和测试集432张。采用迁移学习Inception-ResNet V2网络构建智能诊断模型,将原始数据集和应用数据增强策略后的增强数据集所训练的智能诊断系统进行对比,最后计算智能诊断系统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等指标,评估该系统的诊断效能。结果:使用原始数据集训练的智能诊断系统的特异度为71.6%,灵敏度为72.0%,准确率为71.8%,AUC为0.785(95%CI:0.742~0.828,P<0.0001);使用增强数据集训练的智能诊断系统的特异度为76.6%,灵敏度为83.1%,准确率为79.9%,AUC为0.876(95%CI:0.843~0.909,P<0.0001),使该智能诊断系统的诊断效能均较前提高。结论:通过迁移学习的方式构建出真菌性角膜炎镰刀菌属的智能诊断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实现了对真菌性角膜炎病原菌镰刀菌属的智能诊断,并进一步验证在原始数据集有限的情况下,采用数据增强策略可以提高系统的诊断性能,该方法可用于真菌性角膜炎病原学镰刀菌属鉴定的辅助诊断。
黄光怡唐宁宁陈琦蓝倩倩蒋莉洪祎祎吕健李敏曾思明徐帆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病原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