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庆强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会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同型半胱氨酸和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957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的健康体检者900例,取两组患者的晨起空腹静脉血,采用循环酶法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进行测定,正常值为5~15μmol/L,〉15μmol/L即为高同型半胱氨酸,分析对比测定结果。结果:观察组中有262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其中男135例,女127例,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为(24.1±2.9)μmol/L,对照组中有137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其中男95例,女62例,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为(14.7±1.5)μmol/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487例首发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9.1±1.5)μmol/L,470例再发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25.6±3.0)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具有显著相关性,临床治疗时要有效预防患者出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降低脑梗死发病率和复发率。
- 莫少珍廖建平高庆强练志昌
- 关键词:高同型半胱氨酸脑梗死
- 针刺配合丹参多酚酸盐对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肌僵直的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针刺配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帕金森患者肌僵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四会市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25例帕金森综合征伴肌僵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美多巴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比分析其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UPD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UPD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帕金森综合征伴肌僵直患者效果突出,可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
- 莫少珍廖建平高庆强贺怡韵
- 关键词:针刺丹参多酚酸盐帕金森综合征
- 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35例
- 2003年
- 目的 观察早期采取脑脊液置换术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方法,对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发生率、改善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确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67例,随机划分治疗组35例及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采取脑脊液置换术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脑血管痉挛与脑积水发生率及病情转归。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分别为17.14%、34.38%(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脑积水发生率分别为1143%、28.13%(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病情转归评分分别为3.04±1.12、2.06±1.18(P<0.05)。结论 早期采取脑脊液置换术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可降低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 高庆强廖建平
- 关键词:脑脊液置换鞘内注射地塞米松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
- 脑出血早期应用灯盏花静脉输注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灯盏花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 40例入选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灯盏花组 (治疗组 )和对照组。入组后第 7天、第 14天、第 2 1天、第 2 8天经CT测量血肿体积 ,并记录数据 ,3个月时进行随访 ,使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对病人 3个月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 ,评估疗效。治疗组于 2 4h~ 48h内开始给予灯盏花加入 5 %葡萄糖 2 5 0ml静脉输注 ,每日 1次 ,连用 14d ,神经营养剂、细胞活化剂、脱水剂及对症处理作为基础治疗两组相同。结果 :治疗组第 7天、第 14天、第 2 1天、第 2 8天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 ;治疗组第 1周起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值均低于对照组 ;3个月后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使用灯盏花对促进脑出血血肿的吸收和神经功能的恢复疗效佳。
- 廖建平高庆强李雄
- 关键词:脑出血CT灯盏花静脉输注疗效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