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培军

作品数:14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松阳县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丽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引流
  • 6篇外伤
  • 6篇出血
  • 4篇血肿
  • 4篇疗效
  • 4篇颅脑
  • 4篇脑外伤
  • 3篇硬膜
  • 3篇手术
  • 3篇颅内
  • 3篇开颅
  • 3篇穿刺
  • 2篇血性
  • 2篇引流治疗
  • 2篇硬膜下
  • 2篇置管
  • 2篇置管引流
  • 2篇治疗颅内血肿
  • 2篇双侧脑室
  • 2篇双侧脑室外引...

机构

  • 14篇松阳县人民医...
  • 1篇丽水市人民医...

作者

  • 14篇张培军
  • 7篇罗云峰
  • 4篇周先进
  • 1篇刘进

传媒

  • 10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2013浙江...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侧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误诊15例分析
2009年
双侧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在临床上较少见,其临床上外伤史不明确或仅有轻微外伤史,症状及体征均不典型,诊断比较困难,故双侧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者更容易误漏诊。现将本院2000年至今共收治误诊病例15例分析如下。
张培军
关键词: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误诊病例外伤史误漏诊
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与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相关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揭示血浆D-二聚体浓度对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者各168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浓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血浆D-二聚体浓度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关系。结果行t检验,颅脑外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1.74±0.85)mg/L较对照组(0.16±0.05)mg/L显著升高(P〈0.001)。45例(26.8%)颅脑外伤患者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行t检验,进展性出血性损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2.62±0.72)mg/L较非进展性出血性损伤患者(1.36±0.67)mg/L显著升高(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D-二聚体浓度(OR=1.220,95%CI=1.109-2.408,P〈0.001)是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D-二聚体浓度对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发生有显著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848,95%CI=0.784-0.907,P〈0.001),且判定血浆D-二聚体浓度大于2.17 mg/L,对预测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发生有84.4%的灵敏度和73.2%的特异度。结论血浆D-二聚体浓度与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且具有较高的临床预测价值和指导意义。
张培军程林贵包柳明叶显文
关键词:颅脑外伤进展性出血性损伤D-二聚体
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颅内血肿
目的探讨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颅内血肿的适应症及疗效。方法穿刺治管引流治疗颅内血肿38例。结果术后7天血肿清除率≥90%26例、70-90%8 例、50-70%3例、再出血1例,随诊半年ADL分级Ⅰ级26例,Ⅱ级4例,Ⅲ级6例...
程林贵罗云峰张培军周先进包柳明
文献传递
软通道微创与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比较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比较分析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用于治疗老年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手术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共152例。所有病例均明确有手术指征,并排除手术禁忌征。按照随机分组法,软通道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72例(47.4%),开颅血肿清除术80例(52.6%)。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脑内血肿残余量、术后APACHEⅡ评分、术后气管切开比例、术后6个月预后不良比例。结果穿刺引流组与开颅组一般情况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改良Charlson合并症指数、入院时GCS评分、入院时APACHEⅡ评分、术前脑血肿量、血肿破入脑室、发病到手术时间和术后再出血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均P>0.05);然而,穿刺引流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开颅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颅组(P<0.05),术后脑血肿残余量明显多于开颅组(P<0.05),术后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开颅组(P<0.05),术后气管切开患者比例明显下降(P<0.05),术后6个月预后不良患者比例显著下降(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软通道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较开颅血肿清除术可能对该类患者更有利。
程林贵张培军包柳明叶显文程跃军叶陪青
关键词:开颅手术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
额颞部开颅术后硬膜下积液诊治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额颞部开颅术后硬膜下积液的预防和诊治。方法以非手术为主,包括单纯减压窗加压包扎、积液穿刺并加压包扎,并腰穿放脑脊液,少用或不用脱水剂及改善脑部微循环、神经营养治疗;手术治疗包括:颅骨钻孔引流术、积液腔-腹腔分流术。共治疗额颞部开颅术后出现硬膜下积液患者共31例。结果 31例中,行颅骨钻孔硬膜下积液引流术者3例,17例行减压窗弹力绷带加压包扎,11例于减压窗皮瓣下穿刺抽液并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弹力绷带包扎者行腰穿放脑脊液。1~2周后复查头颅CT,积液消失者24例,5例积液明显消退,2例头颅CT监测积液有逐渐增多。积液增多者2例行积液腔-腹腔分流术,术后复查头颅CT积液量明显减少。结论额颞部开颅术后硬膜下积液,以预防为先,严格把握去骨瓣减压手术适应证,术中注意冲洗硬膜下血肿及使蛛网膜下腔出血尽量排出,术后注意脱水剂使用的量及时间,及早发现并采取治疗措施。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通过动态头颅CT检查,适当选择治疗方法,并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从而降低术后硬膜下积液发生率及对患者的继发性损伤。
张培军程林贵包柳明叶显文罗云峰
关键词:开颅手术术后硬膜下积液
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与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相关分析
:揭示血浆D-二聚体浓度对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者各168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浓度,采用多因素Logist...
张培军程林贵包柳明叶显文
关键词:颅脑外伤出血性损伤血浆D-二聚体
神经内镜硬通道技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硬道技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研究。方法收治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9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硬通道技术治疗。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35.29%)(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Ⅰ+Ⅱ级(80.00%)高于对照组(52.94%)(P<0.05)。结论神经内镜硬道技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良好。
叶显文程林贵张培军包柳明程跃军王宇超
关键词: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有创颅内压监测对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分析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指导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控制预后不良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5月本院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并施加实时颅内压监测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例,根据年龄、性别、入院格拉斯哥评分匹配50例同期未实行有创颅内压监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回顾性分析术后实时颅内压监测与术后6个月预后不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1~3分)的关系。结果 术后实时颅内压监测患者术后6个月预后不良比率为44.0%(22/50),较术后非颅内压监测患者66.0%(33/50)显著下降(P<0.05)。术后实时颅内压监测指导治疗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6个月预后不良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术后实时颅内压监测指导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培军程林贵刘进程跃军包柳明王宇超宋良涛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监测去骨瓣减压术预后
大骨瓣开颅硬脑膜成形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被引量:2
2008年
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在脑外伤患者中具有发病率高、病情急、变化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常规手术难以达到充分减压、对术野充分暴露及创面合适处理。本院自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采用大骨瓣开颅并硬脑膜成形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共6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程林贵罗云峰张培军周先进包柳明
关键词: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开颅硬脑膜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脑外伤患者
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颅内血肿
2006年
程林贵罗云峰张培军周先进包柳明
关键词:颅内血肿患者引流治疗穿刺置管疗效满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