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少华
- 作品数:16 被引量:7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珠江口盆地中中新世陆架边缘三角洲的类型及控制因素被引量:9
- 2018年
- 陆架边缘三角洲研究对于区域水动力条件分析及深水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二维、三维地震数据及测井曲线等,通过地震剖面内部层序划分、平面属性与切片提取分析、测井相解释等手段,在中中新世晚期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识别出可容空间驱动的河控、浪控及河流-波浪交互作用3种类型的陆架边缘三角洲。陆架边缘三角洲的发育规模受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形成位置与高位体系域背景下水道的发育位置相关。珠江口盆地中中新世陆架边缘三角洲物性较好,储盖组合良好,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潜力。
- 李文静王英民何敏陈维涛徐少华卓海腾
- 关键词:主控因素中中新世珠江口盆地
- 春光区块沙湾组二段地震相—沉积相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在地震层序划分的基础上对春光区块沙湾组二段进行地震相类型研究。通过井震结合和砂体扫描解释分析其构成地震响应的岩性组合,结合沉积环境对沙二段沉积相特征展开研究,认为沙二段为扇三角洲—水下扇沉积模式,主要分布扇三角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斜坡扇、盆底扇5种沉积相。其中斜坡扇和盆底扇最为发育,为油气藏勘探的有利相带。
- 杜显涛徐少华夏磊赵金峰王雪郭冉
- 关键词:井震结合地震相沉积相
- Re-Os同位素测年法在油气成藏年代学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14年
- 铼—锇(Re-Os)同位素应用于油气成藏年代学是近10年来的一个前沿领域,在国际上已取得了重要成果,目前国内对此方法的应用还较缺乏。利用Re-Os同位素测年法开展页岩或沥青等富有机质沉积岩的研究,可以精确厘定油气运移和充注时间,也可以有效示踪烃源岩。在阅读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概述了Re-Os同位素定年原理,分析了海水—沉积物中Re和Os元素的富集过程,总结了Re-Os同位素测年的测试对象、样品准备和分析测试方法。指出初始187Os/188Os比值不仅可以限定油气生成和油气充注的年龄,还可以有效评价源—油关系;放射成因的187Os/188Os比值与烃源岩年龄呈正相关。认为烃类成熟度、生物降解作用和水洗作用不足以造成Re-Os等时线图中出现离散点,而初始187Os/188Os比值变化、沉积后Re和Os的流动性和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是引起Re-Os等时线图中出现离散点的3个主要原因。Re-Os年龄的重现性和准确性与样品颗粒的大小及取样量密切相关。相对于其他同位素测年法,Re-Os同位素测年法的最大优势在于对直接参与油气成藏的地质体进行研究,可以得到油气成藏期的直接证据。最后探讨了现阶段ReOs同位素体系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就未来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做出展望,以期能有效推动Re-Os同位素定年相关的理论和技术的深入发展。
- 蔡长娥邱楠生徐少华
- 关键词:放射性年龄
- 珠江口盆地SQ13.8陆架边缘沉积体系沉积特征和主控因素
- 陆架边缘沉积体系包括陆架边缘三角洲,海底峡谷和深水扇等沉积单元,这些单元构成了从陆架边缘到深水的“源-汇”系统.13.8Ma 处于新近纪以来Ⅱ级相对海平面下降的最低点,表现为一个重大不整合界面,界面上下2 个Ⅲ级层序分别...
- 陈晨王英民徐少华秦春雨魏文杰严伟尧
- 关键词:珠江口盆地地震地貌学
- 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分析被引量:14
- 2012年
- 以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根据露头、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进行单井层序地层划分。通过对单井层序地层特征的分析,结合三维地震,选择典型联井剖面进行了层序地层横向对比,并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利用每个时期的古地貌图叠加地震相,得到沉积相平面展布图,最后分析各体系域的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元坝地区长兴组可划分为2个由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的三级层序,层序界面为Ⅱ型层序界面,层序向盆地方向逐渐减薄;2个三级层序中,海侵体系域厚度较薄,SQ2中高水位体系域在元坝X井中较元坝22井更为发育;礁滩主要在三级层序的高水位体系域中发育,海侵体系域中虽也有生长,但是规模小。
- 田成伟安显银罗清园徐少华
- 关键词:层序地层沉积相古地貌地震相长兴组
- 准噶尔盆地春光区块砂泥岩压实曲线分析及其在砂体识别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准噶尔盆地春光区块新近系沙湾组埋藏浅,砂泥岩速度随埋深的增加变化幅度大,砂体在地震上的响应也随着深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不同深度砂体的识别方法不一致。砂泥岩压实曲线可很好地描述速度差随深度的变化情况,有助于了解不同深度段波阻抗的变化情况及砂体类型,再结合合成记录和波形分析,即可了解不同深度的砂体在地震剖面上的显示,从而进行砂体识别。该方法在研究区块应用较好,砂体识别效果显著。
- 雷蕾邵伟民徐少华范晓聪
- 关键词:砂体识别
- 南海北部白云凹陷SB23.8层序沉积体系研究
- 白云凹陷位于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隶属于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本文研究区位于白云凹陷东部,面积约为4000km2,研究目的层SB23.8层序位于珠海组地层的上部,介于层序界面ZHSB6(约SB25.2)—SB23.8之间,以...
- 徐少华
- 关键词:白云凹陷珠海组井震结合层序地层格架储层分布
- 文献传递
- 伊通盆地西北缘深层储层动态评价被引量:7
- 2015年
- 在目前常规储层评价以静态评价为主,并未考虑储层演化和成藏条件且不能很好地解释储层的含油气性的情况下,提出利用"储层临界物性"的概念动态评价储层。采用孔隙度剖面回推法、孔隙度演化数学模型和砂岩烃类充注临界物性实验3种方法确定储层临界孔隙度。研究结果表明:伊通盆地西北缘岔路河断陷双二段储层临界孔隙度为11%,砂岩烃类充注临界物性实验也证实伊通盆地西北缘双二段储层石油充注确实存在一个物性下限。储层临界孔隙度可以作为无效储层和有效储层的划分标准,低于储层临界孔隙度的储层为无效储层,有效储层油气充注受物性和充注动力耦合控制。砂岩临界成藏解释图版反映了储层物性与临界注入压力耦合控藏,可定量解释伊通盆地西北缘双二段储层的含油气性。
- 蔡长娥刘震邓守伟贺君玲宋立斌张胜斌徐少华
- 关键词:伊通盆地有效储层
- 破裂不整合的成因分类
- 南海的破裂不整合是一个世人瞩目的科学问题,目前分歧比较大,要减小分歧,除了要加强观测,获取更详实的基础资料外,首先需要把其基本概念从识别标志、形成时期和成因机理方面梳理清楚.
- 王英民邱燕卓海腾徐少华赵亚楠
- 珠江口盆地中中新世13.8Ma前后层序地层研究
- 珠江口盆地中中新世韩江组发育了 SB13.8 这一重要的区域不整合面,界面上下地层沉积类型丰富,从陆架到陆坡发育大规模的陆架三角洲以及深海扇沉积体系,对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珠江口盆地13.8Ma 前后...
- 秦春雨王英民徐少华魏文杰陈晨
- 关键词:珠江口盆地层序地层格架层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