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菊英
-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稽留流产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了解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稽留流产中的疗效。方法对96例不同月份,不同类型的稽留流产患者进行药物流产,孕囊排出后5 d复查B超宫腔是否残留,1个月后复查B超是否正常。结果完全流产占87.5%,不全流产占6.25%,未流产占6.2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稽留流产效果好,减少或减轻了宫腔手术,患者痛苦小,对机体损伤轻,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孙菊英张汝倩冯灵芝南凤艳
- 关键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稽留流产
-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血清糖蛋白抗原类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CA72-4联合检测在卵巢上皮性良、恶性肿瘤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8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1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4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门诊30例健康妇女的血清CA125、CA19-9、CA72-4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卵巢上皮性癌组患者血清CA125、CA19-9、CA72-4水平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及健康对照组(均P〈0.05),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患者血清CA125、CA19-9、CA72-4水平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及健康对照组(均P〈0.05)。卵巢癌组血清CA125、CA19-9、CA72-4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阳性率(P〈0.05)。结论血清CA125、CA19—9、CA72-4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阳性率,在卵巢上皮性癌诊断中有重要作用,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诊断中也有一定的价值。
- 孙菊英
- 关键词:卵巢肿瘤肿瘤标记生物学
- 内皮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内皮素(endothelin,ET)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增殖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腺癌中ET、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增生症、增殖期子宫内膜中ET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50%、10.0%,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0%、56.3%、10.0%,并且ET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884,P<0.01)。结论 ET、VEGF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相互促进作用。
- 常迎香陈红青南凤艳郝淑维孙菊英
-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内皮缩血管肽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的Bim和p21 WAF1/CIP1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Bim和p21 WAF1/CI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正常子宫内膜和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的Bim和p21 WAF1/CIP1的表达。结果Bim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的表达分别为86.7%、60%、43.3%,p21 WAF1/CI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的表达分别为83.3%、56.7%、46.7%。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内膜组、异位内膜组中,Bim和p21 WAF1/CIP1均呈正相关。结论Bim和p21 WAF1/CIP1的凋亡与增殖作用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展中起相互促进作用。
- 陈凤玲赵明彦孙菊英阎华邵艳新
- 关键词:在位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BIMP21WAF1/CIP1
- 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和阴道镜检查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 对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筛查和阴道镜下活检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对1 860例妇女进行TCT筛查,诊断阳性的患者进行阴道镜下活检并给与病理检查.结果 190例未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以上病变者,活检中发现鳞状细胞癌(SCC)5例、腺癌(GCC)1例、宫颈上皮内病变Ⅲ(CIN Ⅲ)24例、宫颈上皮内病变Ⅱ(CIN Ⅱ)22例、宫颈上皮内病变Ⅰ(CIN Ⅰ)69例.结论 液基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中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 孙菊英
- 关键词:宫颈疾病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织细胞学制备技术阴道镜检查
-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7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总结与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妊娠后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两组,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79例,作为治疗组;对照组为86例单纯剖宫产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除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符合适应证的患者,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孙菊英
- 关键词:子宫肌瘤剖宫产术肌瘤切除术
- 胎盘早剥新生儿的临床特征及普通肝素的干预作用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新生儿的临床特征,并分析普通肝素对此类新生儿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4—12月于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娩出的189例胎盘早剥新生儿为观察组,采用信封随机法将其分为3个亚组:A组、B组和C组,分别采用0.1mg/kg、0.2mg/kg、0.3mg/kg普通肝素干预。以非胎盘早剥新生儿6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新生儿临床特征、并发症情况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贫血、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缺氧性心肌损害、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明显低于对照组,D-二聚体(D-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APTT明显长于C组,FIB明显高于C组,D-D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个亚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早剥新生儿发生贫血、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缺氧性心肌损害、窒息等并发症风险较高,且多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早期应用0.1~0.3mg/kg肝素干预有助于纠正凝血功能异常,且选择0.1mg/kg剂量更为合理。
- 常迎香李秀琴闫爱新孙菊英
- 关键词:新生儿胎盘早剥凝血功能肝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