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科
- 作品数:14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水稻新品种皖垦津清的选育及应用
- 2014年
- 介绍水稻新品种皖垦津清的选育过程,总结其特征特性、栽培技术,提出该品种的适宜种植区,以期为皖垦津清的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 孟凡东乔长辉张志科
- 关键词:常规水稻早熟多抗选育应用
- 皖垦粳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2017年
- 皖垦粳1号是安徽皖垦种业选育而成的新品种,通过对皖垦粳1号特征特性的分析:该品种具有优良的生长特性、优质的食味品质、较强的多抗品种、较高的产量水平;进一步研究2014年该品种在5个试点产量的变异系数,达到8.0,说明其产量随地点的变化而发生增减,良种需要良法。从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异系数上看,每穗总粒数和亩穗数的变异系数分别是32.9和14.9,说明该品种培养壮秧、同时在大田分蘖期保证稻株养分的供应是必要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变异系数分别是26.5和11.5,又说明保花肥和抽穗灌浆时的叶面追肥的重要性。再通过通径分析:亩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影响产量变异的决定系数是83.656%,千粒重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是0.816 0,每穗实粒数和亩穗数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548 7和0.115 3,说明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再次证明:在一定基本苗的基础上,满足前期和后期的养分需求;无效分蘖期到基部节间定长要控制旺稳长是其高产的需要。以上述分析为依据,提出了人工移栽、机插秧和直播种植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
- 徐成银孟凡东乔长辉许化武张志科
-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 药剂拌种对麦种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
- 2013年
- 以多酮、多菌灵按标准剂量、双倍标准剂量,分别处理同一品种小麦的低芽率样品和高芽率样品。结果表明:多菌灵比多酮更适合小麦拌种。
- 唐文娟李方勤张志科
- 关键词:药剂拌种发芽势发芽率
- 不同类型小麦在青海自然加代最迟播期及性状表现被引量:1
- 2014年
- 为了解安徽省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在青海平安县夏繁自然加代的播期范围,于2013年在安徽省夏繁工作站(青海省平安县白家村,海拔为2 300m)进行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半冬偏冬小麦品种在3月20日前、半冬性小麦品种在3月30日前、半冬偏春性小麦品种在4月19日前、春性小麦品种在5月6日前、强春性小麦品种在5月20日前播种均能正常拔节抽穗,且能收获到成熟种子。在相同类型的小麦品种中,穗粒数对播期的响应一致,单株穗数、千粒重及株高对播期的响应不一致。根据供试品种的抽穗率及抽穗期推断出各品种冬性的强弱顺序为烟农19>皖麦52>(皖麦38、淮麦22、邯郸6172)>济麦22>泛麦5号>偃展4110>阿勃(CK)>(扬麦158、宁麦13)。
- 万映秀张志科曹文昕张琪琪李炎张平治
- 关键词:小麦
- 常规水稻种子的提纯复壮措施被引量:5
- 2019年
- 常规水稻品种的种性在自然生长过程中易受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变化。文章着重阐述影响常规水稻种子种性变化的因素,并针对各种因素提出一些针对措施,做好常规水稻种子的提纯复壮工作。
- 孟凡东许化武王龙平乔长辉张志科张桂娟
- 关键词:水稻提纯复壮
- 圩区晚稻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 2013年
- 圩区晚稻茬小麦的低产原因主要是整地质量差、播种迟、出苗参差不齐、渍害重等,提出了提高整地质量、适期播种、打好"鼠洞"、开好三沟等小麦高产关键技术。
- 张志科王玉虎
- 关键词:渍害田间管理
- 旱稻新品种“旱稻906”的选育及应用
- 2015年
- 耐旱、节本、广适、优质常规旱稻新品种“旱稻906”是中国农业大学与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常规籼型旱稻新品种,该品种是1997年春汕优63×90B(224+225)天然杂交选育而成。一般667㎡产400~450kg,具500kg以上潜力,稳产性好,米质较优或适口性较好,适应区域广,采用水稻与旱稻品种间杂交,后代系谱法与混合法并用,水旱田交替鉴定,实现旱稻抗旱性与水稻丰产性有机结合,培育耐旱高产新品种,随后对该分离群体于当地连续4代选单株,经淘汰,保留相同或相似优良株系20多份,其相互混合部分再经连续三年去杂除劣,至2004年基本稳定,代号“906”。2005年始于当地农户小面积扩大试种,2010年于安徽沿淮及江淮地区进行多点旱稻品种比较试验鉴定,定名“旱稻906”。2011年~2013年参加安徽省旱稻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 孟凡东乔长辉许化武张志科刘俭
- 关键词:耐旱早熟节本
- 水稻新品种皖垦粳2号的选育及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多抗、高产、优质常规水稻新品种皖垦粳2号是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常规粳型优质粳稻新品种,2017年通过安徽省审定,2014年申报国家新植物品种权保护,品种权申请公告号为CNA015442E;该品种丰产性好、米质优、抗性强,适宜在安徽省沿江、皖南等双季稻区种植。
- 孟凡东陈从贵乔长辉许化武张志科张桂娟
- 关键词:优质粳稻多抗高产
- 水稻新品种皖垦粳516的选育及轻简化栽培技术
- 2020年
- ‘皖垦粳516’是以‘南粳46’为母本、‘徐稻5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后代采用系谱法联合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笔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并详细阐述了其轻简化栽培技术要点。
- 孟凡东陈宗祥许化武张志科王龙平乔长辉金艳张桂娟
- 青海小麦育种加代技术研究
- 2013年
- 将未成熟和成熟小麦种子在未经处理情况下,在青海省平安县白家村(海拔2 150 m)夏季进行分期播种,探求小麦在青海夏繁加代的最佳播种期、最适宜的类型品种、最佳选育时期,对在安徽及黄淮海地区小麦育种加代、缩短育种周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12年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春性小麦加代材料在5月17日、5月22日、5月27日、6月1日直播的在8月底和9月初均能进入乳熟期或成熟期,并可收获成熟和乳熟种子,而且收获到的加代种子发芽率均能达到76%以上;而同期直播的半冬性和冬性偏强的材料大部分不能拔节抽穗,只有光敏性强的半冬性材料部分抽穗。
- 朱有才张志科
- 关键词:小麦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