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爱梅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遂平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疗效
  • 3篇米非司酮
  • 3篇非司酮
  • 2篇预后
  • 2篇肿瘤
  • 2篇子宫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 2篇出血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结合
  • 1篇性子宫出血
  • 1篇异位症
  • 1篇阴道
  • 1篇阴道炎
  • 1篇预后因素
  • 1篇妊娠
  • 1篇乳酸菌阴道胶...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机构

  • 8篇遂平县人民医...

作者

  • 8篇张爱梅
  • 3篇孟会贤
  • 3篇赵杰
  • 2篇于金凤
  • 2篇赵莉
  • 2篇南勇
  • 2篇冯黎黎
  • 2篇单丹
  • 2篇杨海伟
  • 1篇文宁
  • 1篇张立
  • 1篇赵景新

传媒

  • 2篇西南军医
  • 1篇甘肃中医学院...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青岛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平均子宫内膜厚度为(0.24±0.11)cm;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53%,平均子宫内膜厚度为(0.43±0.39)cm。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显著。
张爱梅孟会贤赵杰赵莉冯黎黎
关键词:米非司酮子宫内膜异位症
米非司酮配合消融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合消融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功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独给予消融术治疗,观察组消融术后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月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且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合消融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张爱梅孟会贤赵杰杨海伟赵莉
关键词:功能性子宫出血米非司酮消融术疗效
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采用克霉唑栓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克霉唑栓和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克霉唑栓治疗,观察组加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联合应用克霉唑栓和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张爱梅杨海伟孟会贤赵杰冯黎黎
关键词: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克霉唑栓乳酸菌阴道胶囊疗效
膀胱癌术后预后因素的Cox比例风险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膀胱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手术治疗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1-5年,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Kaplan-Meire法比较不同组别间的生存情况,LogRank检验。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膀胱癌预后与肿瘤大小(OR=1.923,P=0.045),病理分级(OR=0.2.252,P=0.001)、肿瘤分期(OR=2.010,P=0.002)、手术方式(OR=2.230,P=0.001)、术后膀胱灌注(OR=0.407,P=0.020)、盆腔淋巴结状态(OR=3.522,P=0.001),浸润程度(OR=2.549,P=0.015)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膀胱灌注、病理分级、肿瘤分期、盆腔淋巴结状态,浸润程度进入Cox回归模型。结论膀胱癌预后与多因素有关,术后膀胱灌注是保护因素,病理分级低、肿瘤分期高、有膀胱周围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性者5年生存率显著降低。对浸润性和伴有膀胱周围淋巴结转移者宜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以延长生存期,术后膀胱灌注可望改善预后。
南勇张爱梅赵景新张立周新阁
关键词:膀胱肿瘤COX回归分析预后
剖宫产术中出血188例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术中出血(出血组)和非出血(对照组)产妇各188例的临床资料,χ2检验用于分层分组单因素的比较,二分类Logistic回归筛选出血的独立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出血组孕<38周或>40周、产程异常、子宫切口撕裂、急诊手术、宫缩乏力、胎盘粘连或植入、胎盘前置、新生儿体重≥4·0 kg和并发妊高征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方程:Logit(π)=-0·864+1·448×子宫切口撕裂+1·344×宫缩乏力+1·019×胎盘粘连或植入,该方程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是70·72%、69·23%和69·95%。结论子宫切口撕裂、宫缩乏力、胎盘粘连或植入是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独立相关因素,避免非意愿妊娠宫腔操作和加强孕期保健,可望减少高危因素的发生,对有高危因素的产妇术中应特别警惕。
张爱梅李茹菊于金凤单丹
关键词:剖宫产出血
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影响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354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追踪随访1~5年,采用Cox比例风险筛选预后的显著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病理分级、盆腔淋巴结状态、深肌层浸润、子宫内膜受累和血管癌栓与手术治疗宫颈癌预后有关,其中血管癌栓、肌层浸润、病理分级、盆腔淋巴结和临床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其优势比(OR)均大于1.0。结论肌层浸润、病理分级、盆腔淋巴结状态和临床分期与宫颈癌预后密切相关,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加强综合防治。
张爱梅单丹李茹菊于金凤
关键词:宫颈肿瘤外科学预后
白蛋白结合型紫衫醇与紫杉醇联合洛铂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效果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白蛋白结合型紫衫醇与紫杉醇联合洛铂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7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洛铂治疗,研究组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衫醇联合洛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肿瘤标志物[细胞质胸苷激酶(TK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生命质量[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为94.87%(37/39),高于对照组的79.49%(3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K1、SCC、CYFRA21-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KP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4/39),低于对照组的28.21%(1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蛋白结合紫衫醇联合洛铂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可提高客观缓解率和生命质量评分,以及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VEGF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效果优于紫杉醇联合洛铂治疗。
徐倩文张爱梅文宁
关键词:洛铂宫颈癌
两种方法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比较中西医联合方案与单纯西药方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各45例,西药组采用肌注氨甲喋呤(MTX)+口服米非司酮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药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中药治疗。动态检测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B超检查包块消失情况,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治疗成功分别是39例(86.67%)和33例(73.33%)(2χ=2.500,P=0.114);两组用药后血β-HCG均随时间而下降(F=73.488,P=0.000),以中西医结合组下降幅度更明显(F=4.700,P=0.033);两组保守治疗成功者包块消失时间和消失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Log Rank(Mantel-Cox)检验2χ=4.816,P=0.02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妊娠可显著降低血β-HCG水平,缩短治疗成功者的包块消失时间,综合疗效更佳。
张爱梅南勇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中药治疗氨甲喋呤米非司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