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研

作品数:8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品德
  • 2篇教育
  • 1篇道德
  • 1篇道德力量
  • 1篇德教
  • 1篇语文
  • 1篇语文学
  • 1篇语文学习
  • 1篇阅读知识
  • 1篇在职
  • 1篇在职教师
  • 1篇知识
  • 1篇职教
  • 1篇书法
  • 1篇思想教育
  • 1篇品德教学
  • 1篇品德课
  • 1篇品德课堂
  • 1篇情操
  • 1篇缺席

机构

  • 6篇建湖县第二实...
  • 2篇江苏省苏州中...
  • 2篇苏州市沧浪区...
  • 2篇苏州市沧浪新...
  • 1篇苏州市立达中...
  • 1篇苏州市立达中...

作者

  • 8篇何研
  • 1篇薛萌萌
  • 1篇李维生

传媒

  • 2篇小主人报
  • 1篇江苏教育
  • 1篇小学教学研究
  • 1篇中小学心理健...
  • 1篇小学教学参考...
  • 1篇小学教学研究...
  • 1篇华人时刊·校...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书法
2012年
李维生何研
关键词:书法
让“虚”的品德课堂“实”起来——品德课堂有效体验的实践与思考
2010年
教育的内化不能靠“输入”,良好品德的形成缘自身心的体验。品德教学要让学生在实践的参与中、情感的体验中、自主的感悟中获得精神世界的满足,使其转化成支配行动的道德力量。体验如同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课堂和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带领学生走向体验的王国已成为共识。可事实上,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浅尝辄止,甚至弄巧成拙的体验很普遍,
何研薛萌萌
关键词:品德课堂良好品德品德教学道德力量
在生活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2008年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儿童的品德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性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对学生的品德教育需要植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让他们在生活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在成长中不断完善自身的品质,从而形成高尚的人格情操。
马卫标何研
关键词:感悟《课程标准》教育需要人格情操品德儿童
不可缺失的“红领巾”精神
2005年
何研
关键词:班级建设思想教育
何研作品
2017年
何研
身边的“二次元”
2015年
葛诗弘:陈美臻,我的同学们都在讨论什么是“二次元”的东西,可我都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葛诗弘陈美臻张希昀许欣儿何研朱沁园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语文学习阅读知识
文明举止无小事
2015年
提起文文明举止这个话题,有人总会认为是老生常谈,是老少皆知的常识。可是这一段时间,我国游客在国内景点和国外境外旅游中不文明举止的频频曝光,深深刺痛了我们的心。
葛诗弘张希昀许欣儿何研陈美臻朱沁园
关键词:举止文明境外旅游
家长,你为何缺席?
2006年
何研马卫标
关键词:家长缺席结对帮扶在职教师复读机资助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