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生
- 作品数:13 被引量:98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农业科学更多>>
- 燃料乙醇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被引量:48
- 2006年
- 介绍了国内外燃料乙醇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对于发展燃料乙醇的相关政策,从成本、原料、粮食安全、市场及经济性方面进行了分析,建议应借助人大立法,保证燃料乙醇推广的顺利进行;政府应制定补贴、免征税收等政策并及时落实;积极推进燃料乙醇新技术的开发工作;扩大燃料乙醇应用范围,推进燃料乙醇的应用进程;开展乙醇化工的研究。
- 杜风光冯文生
- 关键词:乙醇汽油清洁燃料
- 燃料乙醇政策研究及定价机制探讨被引量:1
- 2015年
- 针对目前燃料乙醇行业发展的困境,结合现行法规政策体系、补贴政策和定价机制,分析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法规体系、目标标准、补贴措施和RFS实施与管理,提出政策建议、燃料乙醇新定价机制与燃料乙醇推广环节的补偿机制。
- 冯文生杜风光游泳
- 关键词:燃料乙醇补贴措施
- 一种木薯制备乙醇过程中的除砂和除杂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薯制备乙醇过程中的除砂和除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木薯干或木薯块粉碎,将粉碎后得到的木薯粉送入第一木薯拌浆罐内,进行液化;步骤2,将液化后得到的粉浆进行一级除砂和除杂;步骤3,将一级除砂和除杂后...
- 冯文生陈伟红丁凌飞程辉崔英超张喆杜风光李晓
- 文献传递
- 机械乳化法配制乙醇柴油的探讨被引量:5
- 2004年
- 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以及环境污染的加重,乙醇柴油逐渐被世界各国所重视。然而由于乙醇与柴油性质的不同而很难互溶。因此如何使柴油和乙醇形成均匀稳定的乳化液尤为重要。文章重点对利用机械混合乳化法配制乙醇柴油进行了探讨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机械的方法,通过混合乳化器的混合乳化作用,可以形成均匀稳定的乳化液,并且在汽车上进行了使用,环境效果良好,使用E5和E8动力性与柴油相当。
- 马伟东杨建萍冯文生
- 关键词:乙醇柴油
- 乙醇柴油混合燃料及其制备方法
- 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由体积比60-95%的轻柴油、4-30%的乙醇和0.2-10%的助溶剂组成。这种燃料低温稳定性好,长期存放不分层,存放期一般都在三个月以上;环境效益显著,通过台架试验证实,使用该混合燃料E5(含乙醇5%...
- 冯文生杜风光杨建萍马伟东崔心存陈伟红孙沛勇
- 文献传递
- 乙醇柴油混合燃料及其制备方法
- 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由体积比60-95%的轻柴油、4-30%的乙醇和0.2-10%的助溶剂组成。这种燃料低温稳定性好,长期存放不分层,存放期一般都在三个月以上;环境效益显著,通过台架试验证实,使用该混合燃料E5(含乙醇5%...
- 冯文生杜风光杨建萍马伟东崔心存陈伟红孙沛勇
- 文献传递
- 中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被引量:15
- 2010年
- 燃料乙醇等生物质能源由于其技术的可实现性、资源的可持续性以及环境的友好性已经成为各国替代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阐述了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指出燃料乙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 冯文生李晓康新凯杜风光
- 关键词:燃料乙醇产业
- 一种木薯制备乙醇过程中的除砂和除杂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薯制备乙醇过程中的除砂和除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木薯干或木薯块粉碎,将粉碎后得到的木薯粉送入第一木薯拌浆罐内,进行液化;步骤2,将液化后得到的粉浆进行一级除砂和除杂;步骤3,将一级除砂和除杂后...
- 冯文生陈伟红丁凌飞程辉崔英超张喆杜风光李晓
- 文献传递
- 松材线虫伴生菌中产纤维素酶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相关基因的克隆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从松材线虫伴生菌中筛选出高效降解纤维素的细菌菌株,初步鉴定后,对其相应的纤维素酶基因尝试克隆。【方法】首先从河南南阳松材线虫病疫区采集到的木材样本中,分离获得松材线虫。采用刚果红平板初筛法,从松材线虫伴生菌中获得具有分泌较高活性纤维素酶的细菌菌株。基于该菌株的形态学、生理学及16 s rDNA序列特征等对高活性菌株进行分类鉴定。设计兼并引物,从高活性菌株中克隆该菌株的纤维素酶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获得7株具有分泌较高活性纤维素酶的细菌菌株,其中编号为C8的菌株酶活最高。经鉴定该菌株归为肠杆菌属,命名为Enterobacter sp.C8。进一步从C8菌株中成功克隆出该菌株的一个全长1104 bp的纤维素酶基因(GenBank JQ845065),在NCBI比对后发现该基因分别与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KCTC 2190的纤维素合成酶亚单位BcsC的核苷酸序列有97%的同源性,氨基酸序列有92%的同源性;与克雷白氏肺炎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endo-1,4-D-glucanase基因有82%的同源性,与不可培养的细菌内切纤维素酶基因有82%的同源性。【结论】本文首次从松材线虫伴生菌中筛选到了一株简单的产纤维素酶的细菌菌株并从中克隆出了一个新型纤维素酶基因,为下一步进行新能源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 牛秋红张林褚学英杜风光冯文生惠丰立柯涛樊永欣
- 关键词:松材线虫伴生菌纤维素酶基因克隆
- 全株玉米燃料乙醇生命周期能量平衡及碳排放研究
- 本文针对全株玉米燃料乙醇全生命周期的能量平衡和碳排放进行了研究,玉米燃料乙醇和秸秆原料燃料乙醇的净能量值NEV为8.40MJ/kg和33.48MJ/kg,能量产出比ER分别为1.32和6.82。全株玉米燃料乙醇的净能量值...
- 冯文生
- 关键词:全株玉米燃料乙醇能量平衡碳排放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