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晓

作品数:4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疗法
  • 3篇化疗
  • 3篇放化疗
  • 2篇食管
  • 2篇肿瘤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局限期小细胞...
  • 2篇化疗法
  • 2篇放化疗法
  • 2篇肺癌
  • 1篇预防性
  • 1篇预防性脑照射
  • 1篇预后
  • 1篇照射
  • 1篇治疗剂
  • 1篇食管癌
  • 1篇食管鳞状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金华市中心医...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衢州市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湖南省肿瘤医...
  • 1篇江苏省肿瘤医...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淮安市第一人...
  • 1篇济宁市第一人...

作者

  • 4篇陈明
  • 4篇胡晓
  • 2篇王谨
  • 1篇朱卫国
  • 1篇李浦
  • 1篇何慧娟
  • 1篇黄瑾
  • 1篇刘志刚
  • 1篇谭榜宪
  • 1篇何瀚
  • 1篇胡望远
  • 1篇刘安文
  • 1篇周菊英
  • 1篇包勇
  • 1篇孙宗文
  • 1篇陶华
  • 1篇马军
  • 1篇王万伟
  • 1篇刘利萍
  • 1篇李建成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放射肿瘤...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经匹配后放化疗与手术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预后比较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比较手术与放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的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颅内无进展生存(BMFS)预后差异。方法收集2000-2016年在浙江省肿瘤医院经手术治疗的局限期SCLC患者69例,在503例经根治性放化疗的局限期SCLC数据库中,按照T、N分期,治疗年份,年龄,性别,是否预防性脑照射(PCI)等进行1∶1匹配69例患者为放化疗组。结果共纳入138例患者,手术组69例(Ⅰ期24例、Ⅱ期14例、Ⅲ期31例),放化疗组69例(Ⅰ期24例、Ⅱ期14例、Ⅲ期31例)。手术组与放化疗组的中位OS期分别为37.1个月(95%CI为24.1~50.2个月)和45.0个月(95%CI为15.8~74.2个月),2、5年OS率分别为60%、45%和64%、45%(P=0.846);中位PFS期分别为27.1个月(95%CI为0.00~60.3个月)和36.2个月(95%CI为20.9~51.4个月),2、5年PFS率分别为52%、38%和56%、40%(P=0.610)。2、5年BMFS率分别为80%、76%和84%、80%(P=0.774)。Ⅰ期手术组、放疗组5年OS率分别为62%、40%(P=0.038),PFS率分别为80%、40%(P=0.048),BMFS率分别为92%、95%(P=0.816)。Ⅱ期手术组、放化疗组5年OS率分别为41%、51%(P=0.946),PFS率分别为65%、42%(P=0.280),BMFS率分别为75%、78%(P=0.720)。Ⅲ期手术组、放化疗组5年OS率分别为25%、48%(P=0.220),5年PFS率分别为28%、36%(P=0.333),5年BMFS率分别为76%、74%(P=0.842)。结论手术治疗可为Ⅰ期患者带来生存获益,Ⅱ期患者两组生存相当,Ⅲ期患者放化疗组有更好生存趋势。最终结论需要更大样本或开展前瞻性研究得出。
陈梦圆胡晓戚晓芳徐裕金董百强陈亚梅陈明
关键词:预后
螺旋断层、容积旋转调强和固定野调强在食管癌放疗剂量对比分析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对比螺旋断层放疗(TOMO)、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和固定野调强放疗(IMRT)技术在食管癌放疗计划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参数之间的优劣。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接受放疗的25例食管鳞癌患者,男24例、女1例,47~82岁,中位年龄63岁。颈段+胸上段6例,胸中、下段19例。每例分别制作TOMO、VMAT和IMRT共3套放疗计划。所有计划均以计划靶体积(PTV)统一处方剂量6000 cGy/30F。记录PTV的适形指数(CI)、不均匀指数(HI)、最大剂量(Dmax)、平均剂量(Dmean),1%、2%、50%、95%、98%、99%PTV所受剂量D1、D2、D50、D95、D98、D99,95%,100%、105%处方剂量所围体积占比V95、V100、V105,全肺和心脏的平均剂量V5、V10、V20、V30、V40和V50,及脊髓的最大剂量(Dmax)。两正态分布数据间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与TOMO及IMRT相比,VMAT显示了更高的适形指数(0.81±0.08)和更低的不均匀指数(0.10±0.05)。IMRT的适形指数为0.77±0.05,低于TOMO(0.79±0.04,t=2.604,P=0.016)及VMAT(0.81±0.08,t=2.817,P=0.010)。TOMO在正常肺组织各剂量学参数均低于VMAT和IMRT,尤其是在V20、V30(17.00%±5.57%,9.09%±3.93%)显著低于VMAT(18.12%±5.66%,10.18%±4.23%)(均P<0.05)和IMRT(21.46%±5.82%,11.87%±4.38%)(均P<0.01)。TOMO脊髓Dmax[(38.24±3.72)Gy]显著低于VMAT[(39.88±3.27)Gy,t=-3.173,P=0.004]和IMRT[(41.09±3.18)Gy,t=-5.559,P=0.000]。颈段、胸上段食管癌VMAT在适形指数和不均匀指数上好于TOMO和IMRT,尤其是不均匀指数(0.09±0.01)显著低于TOMO(0.12±0.03,t=3.024,P=0.029)和IMRT(0.12±0.02,t=-3.800,P=0.013)。TOMO和VMAT在肺平均剂量、V20、V30上低于IM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OMO在脊髓Dmax[(38.46±2.15)Gy]上明显低于VMAT[(41.02±1.28)Gy,t=-2.701,P=0.043]和IMRT[(41.76±1.11)Gy,t=-3.111,P=0.027]。胸中下段食管癌IMRT在肺MLD、V10、V20、V30上高于TOMO和VMAT(均P<0.05)。TOMO在脊髓Dmax[(38.17±4.14)Gy]上低于VMAT[(39.52±3.64)Gy,t=-2.219,P=0.04
徐裕金李浦胡晓王谨马红莲陈明
关键词:食管肿瘤放射治疗剂量
同步放化疗60 Gy对比50 Gy剂量治疗不可手术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采用调强放疗(IMRT)技术进行食管鳞状细胞癌同步放化疗,比较60 Gy的放疗剂量是否优于国际标准的50 Gy。方法2013年4月至2017年5月将来自22家医院的331例经病理证实的无法手术的ⅡA~ⅣA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0 Gy和50 Gy两组接受放疗。最后纳入可分析病例305例,其中60 Gy组152例,50 Gy组153例。中位年龄63岁,男242例(79.3%),女63例(20.7%)。原发灶中位长度5.6 cm。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放疗2 Gy/次,每周5次。同步化疗5周,每周1次:多西紫杉醇(25 mg/m2)+顺铂(25 mg/m2);巩固化疗2周期,3周重复:多西紫杉醇(70 mg/m2),d1+顺铂(25 mg/m2),d1~3。首要研究终点为局部区域无进展生存期(LRPFS)。两组分类变量比较采用Pearson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中位随访27.3个月,60 Gy组疾病进展率为37.5%(57/152),50 Gy组为43.8%(67/15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1,P=0.263)。60 Gy组和50 Gy组1、2、3年LRPFS分别为75.4%、56.8%、52.1%和74.2%、58.4%、50.1%(HR:0.95,95%CI:0.69~1.31,P=0.761)。两组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4.1%、64.8%、54.1%和85.4%、62.9%、54.0%(HR:0.98,95%CI:0.71~1.38,P=0.927)。两组1、2、3年无进展生存分别为70.8%、54.2%、48.5%和65.5%、51.9%、45.1%(HR:0.93,95%CI:0.68~1.26,P=0.621)。60 Gy组3级以上肺炎发生率为7.2%,50 Gy组为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96,P=0.021),其他毒副作用两组相似。结论同步放化疗模式治疗食管癌,50 Gy与60 Gy的疗效无差异,推荐50 Gy为常用放疗剂量。
徐裕金朱卫国Liao Zhongxing孔月王万伟李建成黄荣何瀚杨新妹刘利萍孙宗文何慧娟包勇曾铭濮娟胡望远胡望远马军江浩刘志刚谭榜宪庄婷婷谭榜宪周霞季永领胡晓王谨胡晓王谨黄瑾郑晓黄瑾刘安文周菊英陶华周菊英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
550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放化疗达缓解者预防性脑照射后脑转移风险评估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评价影响放化疗后达完全缓解、部分缓解(CR/PR)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预防性脑照射(PCI)后脑转移(BM)风险、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2—2017年间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治疗疗效达CR/PR且经PCI治疗的550例局限期SCLC患者的基本资料,回顾分析PCI后BM风险因素及预后。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PCI后总体BM率为15.6%(86/550),Ⅰ、Ⅱ、Ⅲ期的分别为9%(4/43)、13%(7/52)、16.5%(75/455)。总体中位总生存(OS)期为27.9个月,5年OS率为31.0%;BM与未BM患者中位OS期分别为24.9个月与30.2个月,5年OS率分别为8.9%与36.1%(P<0.001)。BM是影响OS的因素(P<0.001);临床分期仍然是OS、无BM生存的影响因素(P<0.001、=0.027)。初治肿瘤最大直径≥5 cm者发生BM风险更高(P=0.034),但不影响OS(P=0.182)。年龄≥60岁与<60岁者中位OS期分别为24.6个月与34.9个月(P=0.001),2次/d与1次/d照射方式者中位OS期分别为29.8个月与24.5个月(P=0.013),年龄、性别、放疗分割、放化疗疗效(CR/PR)与BM发生率无关(均P>0.05)。结论初治肿瘤最大直径≥5 cm是放化疗后CR/PR的SCLC患者PCI后发生BM的高危因素,年龄<60岁者OS更好。
陈梦圆金佳男季永领胡晓陈明
关键词:预防性脑照射脑转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