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荣华

作品数:9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骨折
  • 3篇腰椎
  • 3篇内固定
  • 3篇近端
  • 3篇钢板
  • 2篇胸腰椎
  • 2篇胸腰椎骨折
  • 2篇腰椎骨折
  • 2篇疏松性
  • 2篇锁定钢板
  • 2篇头下型
  • 2篇头下型股骨颈...
  • 2篇椎骨
  • 2篇疗效
  • 2篇颈骨
  • 2篇颈骨折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2篇骨质疏松性
  • 2篇股骨

机构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9篇于荣华
  • 5篇陈豪杰
  • 4篇梁朝革
  • 4篇张向阳
  • 3篇唐献忠
  • 3篇朱晓东
  • 3篇李一凡
  • 3篇徐炜
  • 3篇白建忠
  • 3篇王奕
  • 2篇陈超
  • 2篇杨伟
  • 2篇张国宁
  • 1篇施慧峰
  • 1篇徐英杰
  • 1篇王嘉
  • 1篇孙鹏
  • 1篇王弈

传媒

  • 2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伤害医学(电...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股骨近端锁钉钢板治疗头下型股骨颈骨折
目的评估股骨近端锁钉钢板(PERILOCPFP)对于治疗头下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6-2014.6收治的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患者15例,手术均采用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锁钉钢板内固定治疗,内固定采用S...
张国宁张向阳白建忠于荣华杨伟
关键词:头下型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低能量损伤致无压缩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诊断方法的探索
2022年
目的评估测量和比较胸腰椎矢状位CT重建图像的Hounsfield值是否可作为快速诊断老年无压缩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方法,为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测量2017—2020年期间胸腰椎骨折住院患者的椎体Hounsfield值,得到靶(中间)椎Hounsfield值和上下锥体Hounsfield值的平均值的差值,以及靶椎体与上下椎体的平均值的差与上下椎体的平均值的比值,并与同时期无胸腰椎骨折老年人相邻椎体Hounsfield值作比较。结果共217例骨折患者的651个椎体入选,137例腰痛无骨折患者的381个椎体作为对照组。ROC曲线显示靶(中间)椎Hounsfield值比上下锥体Hounsfield值的平均值高出25.35或靶(中间)椎体与上下椎体的平均值的差与上下椎体的平均值的比值大于0.2635,可以判断无压缩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前者具有更佳的敏感度(98.2%)和特异度(98.5%)。结论CT测量靶椎Hounsfield值与上下锥体Hounsfield值平均值的测量和比较可以较好判断老年无压缩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该方法简单快速,可在临床推广。
陈豪杰于荣华李玉才余将明叶晓健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
锁定钢板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Meta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系统评价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Ovid、Pubmed、Oalib、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维普全文等数据库,检索1990—2013年的有关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文献资料。比较两者的Constant-Murley评分、并发症及二次手术率。对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估计相对危险度及其95%CI和标准均数差及其95%CI。结果共纳入10个队列研究(579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锁定钢板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在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均数差(SMD)=0.67;95%CI(0.23,1.1);P=0.003]和二次手术率[RR=2.90;95%CI(1.69,4.99);P=0.0001]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方面两者无统计学意义[RR=1.51;95%CI(0.98,2.31);P=0.06]。结论与人工肱骨头置换相比,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可获得更好的功能,但二次手术率较高。
陈豪杰施慧峰王嘉于荣华王奕唐献忠梁朝革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人工肱骨头META分析
微创脊柱内固定治疗胸腰段Chance骨折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微创脊柱手术治疗胸腰段Chance骨折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0-10-2014-03经后路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Chance骨折25例,按照Denis屈曲过伸分型Ⅰ型14例,Ⅱ型8例,Ⅲ型2例,Ⅳ型1例,术前完善CT和MRI明确诊断,手术采用UPASSⅡ脊柱微创系统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随访指标以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程度为主。结果本组25例均获得随访,4-6周内骨折愈合良好,可护腰保护下功能锻炼。伤椎前缘高度由术前(70.4±14.3)%恢复至术后(95.8±4.1)%。临床疗效根据Macnab评分优良率80%。结论 Chance骨折为不稳定骨折,应行手术治疗;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适用于不需进行椎管探查的chance骨折治疗。
张向阳梁朝革唐献忠陈豪杰于荣华王弈李一凡
关键词:微创脊柱内固定CHANCE骨折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头下型股骨颈骨折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评估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头下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患者15例,均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规律随访,通过X线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评估手术效果。结果:15例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平均随访16.7个月(12-24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无伤口感染;1例出现股骨头部分坏死,但无关节活动障碍;未出现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情况,无内固定松动,无脱钉、断钉,无股骨头旋转、短缩等并发症。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提示13例优良,优良率为86.67%。结论:头下型股骨颈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术后恢复较理想,骨折愈合率较高。
张国宁张向阳白建忠于荣华杨伟
关键词: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头下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
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A型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评价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经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A型胸腰椎骨折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A型(新AO分型)胸腰椎骨折患者共58例,所有患者手术方法均为麻醉下牵引推压复位后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评估患者术前与术后1周、术后3个月、1年随访时胸腰椎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椎体高度变化、椎间角矫正情况,利用SPSS14.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8例患者均获得〉1年的随访,平均18.2个月,手术时间平均92.3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51m L,术后引流量平均189m L,与术前比较,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明显增加,椎间角明显减小,VAS评分明显改善(P均〈0.05);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1年椎体前缘高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伤椎短节段置钉治疗A型胸腰椎骨折能有效重建椎体高度,且远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白建忠徐炜施惠峰于荣华梁朝革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短节段固定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非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评估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 方法:2014年1月和2015年12月间,53例(男30例女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手术.采用视觉模拟评...
陈豪杰王奕李一凡于荣华徐炜陈超朱晓东梁朝革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基于微信平台的骨科临床实习教学设计与实践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评价基于微信平台的骨科临床实践教学的设计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骨科实习的62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教学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人。对照组按照大纲要求实施传统教学;实验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进行相关课程的微信资源制作、推送、交流学习。出科时两组学生均行理论和操作考试、综合素质评定、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以及问卷调查;运用SAS9.0进行统计,组间比较行t检验或CMH-卡方检验。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87.52±5.45)vs.(82.61±7.70)]、操作考试成绩[(94.36±2.60)vs.(92.26±3.01)]、综合素质评分[(95.94±1.61)vs.(93.42±2.81)]、对教师教学的评分[(94.58±2.06)vs.(92.55±1.69)]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在自身学习动力(P=0.035)、文献学习情况(P=0.013)、课程安排(P=0.007)、教师教学满意度(P=0.029)、对专业的认可度(P=0.040)方面的评价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骨科临床实践教学有效可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值得推广应用。
陈豪杰于荣华陈超唐献忠朱晓东徐英杰孙鹏董小燕
关键词:临床教学骨科学本科生
改良交叉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对比交叉穿刺技术与传统穿刺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使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的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穿刺方法将患者分为交叉穿刺组和传统穿刺组,每组70例。于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参数、疼痛评分、功能障碍评分、总体满意度及相关并发症,并评估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传统穿刺组对比,交叉穿刺组患者的楔形角在术后6、12个月降低(均P=0.000),而前缘高度增加(P=0.012,P=0.000)。在随访中,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功能障碍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传统穿刺组对比,交叉穿刺组患者的优、良等级(奥多姆标准)占比较高(P=0.000,P=0.003),椎体塌陷、后凸畸形及椎管狭窄的发生率较低(P=0.000,P=0.002,P=0.031)。结论·交叉穿刺术后6、12个月,患者的楔形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的随访变化相比传统穿刺技术变化更小,即更为稳定,椎体塌陷发生率更低,总体疗效满意度较高。
李志鲲李一凡王奕于荣华张向阳朱晓东徐炜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