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聪

作品数:1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农业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植物
  • 2篇植物根
  • 2篇碎石
  • 2篇浅水区
  • 2篇矸石
  • 2篇路基
  • 2篇路面
  • 2篇绿化
  • 2篇煤矸石
  • 1篇导水
  • 1篇道路路面
  • 1篇道路路面结构
  • 1篇道路照明
  • 1篇道路照明灯具
  • 1篇灯具
  • 1篇低空
  • 1篇地势
  • 1篇电击
  • 1篇悬挑
  • 1篇沿海沙地

机构

  • 13篇杭州园林设计...

作者

  • 13篇刘志聪
  • 8篇郑伟
  • 5篇张慧
  • 4篇张永龙
  • 2篇李永红
  • 1篇周为
  • 1篇宋雁
  • 1篇蔡夏乔

传媒

  • 1篇花卉
  • 1篇中国园林

年份

  • 4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鱼池防护驳岸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池防护驳岸,它包括防护驳岸本体和岸边,它还包括深水区,所述深水区的四周连通有浅水区,浅水区与岸边相邻,所述驳岸本体包括第一驳岸本体和第二驳岸本体,所述第一驳岸本体位于浅水区的下方,第二驳岸本体位于深...
雷晗辰周为李永红刘志聪
文献传递
一种施工便捷的亲水平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施工便捷的亲水平台,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座、钢筋混凝土板和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的边缘延伸至所述钢筋混凝土板的外侧,所述钢筋混凝土板内预埋有若干主方钢梁,所述主方钢梁的一端伸出至所述钢筋混凝土板外...
刘志聪奚秋蕙许诺雷晗辰杨小女余文明
一种浅基础下沉栈道及构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浅基础下沉栈道,包括栈道,以及设于所述栈道上的透水路面,所述栈道内位于所述透水路面的下方设有导水斜面和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位于所述导水斜面的较低侧,还包括与所述排水槽连通的排水管。针对有的浅基础栈道的排...
金兰兰蔡政昕王昱周君阳郑伟张慧奚秋蕙刘志聪杨小女
一种建于高含水量粉土上方的路基
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于高含水量粉土上方的路基,其特征是包括煤矸石混料层,煤矸石混料层呈斜坡状堆积夯实于现状土层上方;若干中间加固层,若干中间加固层铺设固定于煤矸石混料层中;第一土工布层,第一土工布层...
金兰兰宋雁郑海宇郑伟刘志聪张慧蔡政昕高欣易飞
文献传递
一种新的砂土路面
一种新的砂土路面,该路面从下往上依次为夯实的素土层、150厚碾压的天然级配碎石、180厚路液土和70厚路液土;所述180厚路液土内至少掺有土体重量2%的石灰和2%的PC325水泥,同时每立方米土体至少加入0.2升路液;所...
郑伟李永红童存志张永龙刘志聪李世瑾张慧郎俊王海宇王帅蔡政昕李石磊何加宜吕盈莹
文献传递
浅谈滨海乡土植物的重新恢复——以海南博鳌绿化项目为例
2019年
滨水绿带是绿地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沿海滨水地带的开发逐渐增多,无法避免对滨海的原有乡土植物造成一定的破坏,而滨海的植物生态群落又较为脆弱。本文以海南博鳌绿化项目为例探究如何对滨海乡土植被进行重新恢复与绿化提升。
刘志聪
关键词:植物绿化
沿海沙地陡岸快速复绿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沿海沙地陡岸快速复绿结构,包括沙地、松木桩、沙袋和特制植栽,沙地包括低水位沙地和高水位沙地,低水位沙地和高水位沙地均为梯形斜坡结构,松木桩插入低水位沙地与高水位沙地之间,沙袋置于高水位沙地内靠近松木桩一侧...
刘志聪郑伟彭立超吴起伟
文献传递
一种采煤沉陷区煤矸石生态护岸
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煤沉陷区煤矸石生态护岸,其特征是,包括呈斜坡状堆积的煤矸石层和铺设于所述煤矸石层上方的顶部路基,所述煤矸石层的两侧固定有防护桩,所述路基与防护桩之间的煤矸石层上设有种植土层。通过...
张慧张永龙郑海宇郑伟刘志聪蔡政昕金兰兰高欣
文献传递
一种树池连通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树池连通结构,包括设于原土路基上的树池连通槽,所述树池连通槽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级配碎石层、路面基层和路面面层,所述路面基层为铺设于所述第一级配碎石层上的若干篦子。针对普通树池连通做法存在的较多弊端...
雷晗辰徐远洋鄢祖义刘志聪
遗址公园保护与建设的实践思考——以良渚遗址公园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总承包项目为例被引量:3
2022年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是在遗址保护和遗址公园建设之间找到二者最佳结合点的有益尝试,通过遗址的保护展示及其价值的阐释,使得遗址公园的内涵更加丰富、呈现方式更加多样。采用EPC建设实施模式,文物考古、设计施工、建设管理及后期运营各团队通力合作,将文物遗址的悠久历史和所蕴含的宝贵价值传达给公众,为探索遗址公园规划建设提供实践案例参考。
郑伟刘志聪李世瑾张慧
关键词:遗址保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