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瘤
  • 2篇造影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X线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1篇低场
  • 1篇低场强
  • 1篇低场强MRC...
  • 1篇动脉闭塞
  • 1篇动脉成像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动脉栓塞术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动脉性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对比剂
  • 1篇心脏

机构

  • 10篇太仓市第一人...

作者

  • 10篇王健
  • 8篇唐旦华
  • 7篇王彩红
  • 5篇朱玉兴
  • 4篇顾文豪
  • 4篇蔡俊
  • 2篇王晓芳
  • 1篇王治国
  • 1篇杨育生
  • 1篇徐凤娟
  • 1篇沈旭明
  • 1篇陆小军
  • 1篇张瑜
  • 1篇朱庆丰
  • 1篇许大波
  • 1篇闵国强
  • 1篇李森
  • 1篇陆志荣
  • 1篇陈勃
  • 1篇邵宇峰

传媒

  • 3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交通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2007年全...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0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
2011年
目的 研究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79例可疑或已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40层螺旋CT扫描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然后对2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9例患者共有711个冠状动脉节段,其中675个(94.94%)可用于评价,结果显示40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为88.04%,特异性为91.08%,阳性预测值为77.47%,阴性预测值为93.56%.对冠状动脉〉50%狭窄的检出准确率为90.66%.结论 40层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断及病变程度的评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冠心病的初步筛选.
唐旦华朱玉兴顾文豪蔡俊陆署王彩红王健王治国王晓芳许大波
关键词:心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冠状动脉造影
42例卵巢源性盆腔巨大肿块CT分析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女性卵巢源性盆腔巨大肿块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源性盆腔巨大肿块的CT表现。CT征象包括肿块的形态、成分、增强特点及有无腹水、钙化等。结果 42例中,良性24例(粘液性囊腺瘤5例,浆液性囊腺瘤、混合性囊腺瘤及囊性畸胎瘤各4例,囊肿5例,卵泡膜细胞瘤及卵泡膜纤维瘤各1例);恶性18例(浆液性囊腺癌7例,内膜样癌3例,透明细胞癌及转移瘤各2例,颗粒细胞瘤、无性细胞瘤、不成熟畸胎瘤及低分化腺癌各1例)。良、恶性肿块的形态、最大径、成分密度、实质部分强化程度及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块大多数表现为均匀或含纤细分隔的椭圆形囊性肿块,而恶性肿块则多表现为含壁结节的囊性、囊实性或实性肿块。结论卵巢源性巨大肿块组织来源、生物学行为各异,其CT表现有一定特异性,CT对肿块定位及观察肿块内部成分及肿块周围结构改变等方面能发挥较大作用,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唐旦华王彩红王健王晓芳
关键词:卵巢肿块
肾黏液样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诊断
2014年
目的探讨肾脏黏液性管状和梭形细胞癌患者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例经病理证实的肾脏黏液性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临床资料影像表现及病理特点结合文献报道进行分析。结果肾脏黏液性管状和梭形细胞癌患者,临床无特殊表现,CT表现为囊实性肿块与周围肾组织分界清楚,轻度延迟强化。病理特点为紧密排列的狭长小管及编织状梭形细胞伴粘液样间质为特征。结论肾脏黏液性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为少见肿瘤,明确该肿瘤的病理特征及CT表现,对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王健朱玉兴唐旦华王彩红杨育生
关键词:影像学诊断
三维CT重建及MRI在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7
2014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结合MRI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8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X线平片、螺旋CT三维重建、MRI影像检查资料,比较分析MRI结合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结果在诊断正确率及分型符合率上,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结合MRI均优于X线平片,并且MRI能明确显示韧带、关节软骨受损伤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直观、立体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形态,MRI能明确显示韧带、关节软骨受损伤情况。两者结合,有助于骨折的分型及手术方式的确定。
王彩红唐旦华王健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胫骨平台骨折三维成像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术在头颈部动脉性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术(3D CE-MRA)在头颈部动脉性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3D小角度快速激发快速梯度回波序列,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钆喷酸葡胺,使用透视触发技术确定扫描时间。扫描范围为主动脉弓至Willims环。所得原始图像经西门子后处理工作站进行。部分病例同时行TOF-MRA成像并与临床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疑颈部动脉性病变60例中,未发现异常19例(31.6%),不同程度病变41例(68.4%)。病变血管82段中,动脉狭窄者12段(14.6%),动脉闭塞者12段(14.6%),动脉发育纤细者13段(15.8%),动脉迂曲者39段(47.5%),动脉发育变异者3段(3.6%),动脉瘤3例(3.6%)。结论:3 DCE-MRA可很好地显示头颈部血管的全貌,可作为头颈部动脉系统疾病的无创性筛查手段。
蔡俊唐旦华顾文豪陈勃王彩红王健
关键词:颈内动脉闭塞颈内动脉狭窄基底动脉瘤顺磁性对比剂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进行双侧子宫动脉内灌注甲氨蝶呤(MTX)和明胶海绵条栓塞,3~5d后行清宫术。结果 2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了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清宫时出血量平均20ml,无严重并发症。随访2~3个月,月经均恢复正常。结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是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王健唐旦华徐凤娟朱玉兴王彩红
关键词: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子宫动脉栓塞术清宫术
MSCT小肠造影及重建技术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0年
目的 探讨MSCT小肠造影及重建技术在诊断小肠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可行性.方法 对42例怀疑小肠疾病病例进行口服2.5%等渗甘露醇溶液小肠CT造影,并与临床/或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采用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40层螺旋CT扫描,在独立工作站上进行小肠重建,由两位影像科医师共同分析,对照临床和病理诊断,评估CT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42例均经临床/或病理证实,正常27例,良性病变12例,恶性病变3例.MSCT小肠造影多种成像方法中MPR像和MIP像价值最大,可以完整直观地观察病变的部位、大小和特征;对于肠腔内的实质性占位,轴位像结合MPR和MIP像观察则有利于做出正确的诊断.MIP、CPR和VRT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系膜血管.结论 MSCT小肠造影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对小肠疾病的定位、定性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可行性.
蔡俊唐旦华顾文豪朱玉兴王彩红王健
关键词:小肠造影MSCT小肠疾病
3D-CTA检查在基层医院诊断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实用性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3D—CTA在基层医院诊断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临床实用性。方法通过3D—CTA检查自发性SAH患者36例,结合DSA,开颅手术、介入栓塞术、保守治疗结果证实3D—CTA检查结果及临床实用性。结果通过3D-CTA技术检查SAH患者36例,4例为非动脉瘤性SAH。32例动脉瘤阳性患者共发现34个动脉瘤。13例行介入栓塞治疗。5例开颅动脉瘤夹闭。6例放弃手术,要求保守治疗。8例要求转上级医疗中心。结论3D-CTA较DSA具备快速、便捷、微创、安全、敏感性高、家属认同度高、基层临床医生易于掌握和开展等优点,在基层医院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患者可在第一时间得到准确合理的救治。
张瑜舒张沈旭明顾文豪王健陆小军
关键词:CTA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
自膨式覆膜金属支架对晚期食管癌狭窄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DSA透视下置入食管自膨式覆膜金属支架对缓解晚期食管癌狭窄所致吞咽困难症状和提高生存质量、改善营养状况的作用。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晚期食管癌狭窄患者53例,根据其是否接受食管支架置入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按照常规安置自膨式覆膜金属支架,对照组观察期间采用周围静脉营养支持,鼓励患者经口进食。随访期为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困难缓解情况、体重变化、BMI、营养状况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有2例在随访期间死亡,对照组有5例在随访期间死亡。观察组27例患者共放置28枚食管支架,均一次放置成功,所有支架释放后即刻位置满意者27枚,经内镜调整安放位置1枚。放置支架后观察组患者吞咽困难症状立即缓解,进食情况明显改善。随访终点时观察组Stooler分级Ⅰ级6例,Ⅱ级10例,Ⅲ级9例,Ⅳ级2例,而对照组Ⅰ级0例,Ⅱ级7例,Ⅲ级10例,Ⅳ级9例,观察组吞咽困难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终点时观察组体重平均增加幅度为7.4%,对照组平均下降幅度为1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终点时观察组BMI、血清白蛋白(ALB)和淋巴细胞总数(LC)下降幅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重度吞咽困难而又失去手术机会或拒绝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经DSA透视下放置食管支架是一种操作安全可靠、微创、简单易行、见效快的治疗方法,食管支架置入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生存质量。
李森邵宇峰朱庆丰陆志荣王健
关键词:营养状况
壶腹癌螺旋CT与低场强MRCP诊断
螺旋CT薄层双期增强扫描能显示十二指肠乳头部壶腹癌强化的肿块影,低场强MRCP能显示胰胆管梗阻部位和形态。螺旋CT和MRCP结合有助于壶腹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朱玉兴唐旦华蔡俊闵国强王健
关键词:壶腹癌螺旋CT低场强MRCP十二指肠乳头部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