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蕾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克隆
  • 1篇多克隆抗体
  • 1篇多西环素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呼吸
  • 1篇新生儿呼吸窘...
  • 1篇新生儿呼吸窘...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偶联
  • 1篇综合征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 1篇窘迫综合征
  • 1篇抗体
  • 1篇克隆
  • 1篇呼吸窘迫
  • 1篇呼吸窘迫综合...
  • 1篇患儿
  • 1篇CD24

机构

  • 2篇江苏大学
  • 1篇武汉市妇女儿...
  • 1篇扬中市人民医...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作者

  • 2篇邵启祥
  • 2篇尹蕾
  • 1篇夏圣
  • 1篇蒋砚秋
  • 1篇闫美娜
  • 1篇杜凤移
  • 1篇刘霞
  • 1篇禚娅
  • 1篇张苗苗
  • 1篇王荟
  • 1篇王军
  • 1篇刘欣

传媒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外周血CD24及炎症因子mRNA表达水平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检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24和炎症因子(TNF-α、MCP-1、IL-6、IL-17A)mRNA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NRDS诊断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集30例NRDS患儿治疗前后和30例健康新生儿外周血标本,分离PBMC,用实时定量PCR检测CD24、TNF-α、MCP-1、IL-6、IL-17A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新生儿比较,NRDS患儿CD24 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TNF-α、MCP-1、IL-6、IL-17A 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NRDS患儿外周血PBMC中IL-6、MCP-1和TNF-α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但CD24有下降趋势,而IL-17A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CD24可能成为NRDS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
刘欣尹蕾闫美娜邵启祥
关键词:CD24炎症因子
多西环素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2015年
目的:采用人工偶联方法构建多西环素完全抗原,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分别采用直接偶联法、甲醛一步法、重氮法+混合酸酐法和重氮法+碳二亚胺法等4种方法将多西环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ull serum albumin,BSA)或鸡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分别偶联,构建人工完全抗原。选择最好偶联效果制备的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直接ELISA法检测多克隆抗体效价,竞争抑制ELISA法分析其灵敏性及特异性。结果:重氮法+碳二亚胺法偶联的多西环素人工完全抗原效果最好,其与BSA的偶联比为8.37∶1,与OVA的偶联比为4.92∶1。采用该方法偶联的抗原免疫小鼠获得的多克隆抗体效价在1∶8 000以上;该抗体对多西环素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98.89~120.32μg/L,与其他四环素类药物的交叉反应性较低。结论:重氮法+碳二亚胺法的偶联效率最高,获得的多西环素多克隆抗体效价较高,特异性和灵敏度均较理想。
王军尹蕾蒋砚秋禚娅刘霞王荟张苗苗杜凤移夏圣邵启祥
关键词:多西环素多克隆抗体偶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