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立江

作品数:20 被引量:78H指数:6
供职机构: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衡水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骨折
  • 7篇远端
  • 7篇关节
  • 6篇肱骨
  • 6篇固定术
  • 5篇异位骨
  • 5篇异位骨化
  • 5篇术后
  • 5篇术后异位骨化
  • 5篇肱骨骨折
  • 5篇肱骨远端
  • 5篇内固定
  • 5篇接骨
  • 5篇接骨板
  • 5篇骨板
  • 5篇骨化
  • 5篇骨折固定
  • 5篇骨折固定术
  • 5篇钢板
  • 4篇肱骨远端C型...

机构

  • 20篇衡水市第四人...

作者

  • 20篇王立江
  • 18篇孟宪卿
  • 14篇李兰涛
  • 14篇樊巍
  • 13篇郭凯
  • 13篇王哲
  • 9篇李忠
  • 2篇崔继君
  • 1篇刘广跃
  • 1篇张华良

传媒

  • 3篇双足与保健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河北医药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国药业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放射治疗联合吲哚美辛预防髋臼骨折术后异位骨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局部放射治疗(简称放疗)联合口服吲哚美辛对髋臼骨折术后异位骨化(HO)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2年8月采用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治疗的髋臼骨折患者32例,术后72 h内给予单次放疗7 Gy联合术后口服吲哚美辛4周(每次25 mg,每日3次)。术后X线摄片观察异位骨化的发生情况。结果 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7个月,平均18.9个月。5例发生异位骨化,根据Bmoker分级有Ⅰ度3例,Ⅱ度2倒,无严重异位骨化(Ⅲ,Ⅳ度)发生,异位骨化发生率为15.62%。结论局部放疗联合口服吲哚美辛是预防髋臼骨折术后异位骨化的理想方法。
王立江樊巍李兰涛孟宪卿
关键词:异位骨化吲哚美辛髋臼骨折
微创稳定系统(LISS)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LISS钢板在股骨远端复杂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7月~2010年12月应用LISS钢板经皮微创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36例。男28例,女8例;年龄25~69岁,平均48.6岁。骨折按AO/OTA分型:A2型7例,A3型9例,C2型18例,C3型2例。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及膝关节功能。结果:36例平均随访12~18个月,平均12.3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放射学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5.4个月。用改良HSS评分来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优6例,良28例,可2例,优良率94.5%。结论:LISS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王立江李兰涛樊巍孟宪卿
关键词:股骨骨折骨折固定术微创性
经跗骨窦入路解剖接骨板加压螺栓系统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观察采用跗骨窦入路解剖接骨板加压螺栓系统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跗骨窦入路解剖接骨板加压螺栓系统治疗跟骨骨折患者32例(37侧,其中Sanders分型Ⅱ型23侧,Ⅲ型14侧).术前术后均行X线及CT检查,评估骨折复位情况.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8 -21个月,平均11.5个月,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周,无感染、内固定失效或骨折再移位等并发症.1例发生腓肠神经损伤,半年后自行恢复.1例发生(呣)长屈肌腱活动受限,内固定物取出后缓解.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标准,优18侧,良17侧,可2侧,优良率94.6%.结论 经跗骨窦入路解剖接骨板加压螺栓系统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樊巍王立江李兰涛孟宪卿
关键词:跟骨骨折
吲哚美辛预防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预防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5月至2015年2月行全髋关节置换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2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实验组口服吲哚美辛预防异位骨化,对照组未...
王立江郭凯王哲李忠汪兆文孟宪卿
关键词:吲哚美辛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异位骨化
文献传递
后内侧入路锁定接骨板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骨不愈合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后内侧入路锁定接骨板植骨内固定治疗伴前方软组织损伤的胫骨开放性骨折骨不愈合的效果。方法 22例胫骨开放性骨折术后骨不愈合患者采用小腿后内侧入路行切开复位植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按照Gustilo-Anderson分型:Ⅰ型5例,Ⅱ型13例,ⅢA型2例,ⅢB型2例。观察术后并发症及骨折愈合时间,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8~24个月(平均13.8个月)随访。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皮肤坏死等情况发生。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7个月,无内固定失效或骨折再移位等并发症。根据AOFAS标准:优9例,良12例,可1例,优良率95.5%。结论对于伴有前方软组织条件差的胫骨开放性骨折术后骨不愈合患者,不适合原手术切口或传统前外侧切口,经后内侧入路锁定接骨板植骨内固定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王立江郭凯王哲樊巍李兰涛孟宪卿
关键词:胫骨骨折内固定器
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联合内侧重建接骨板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140例
2015年
目的比较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联合内侧重建接骨板与双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5年6月我科手术治疗的270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其中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联合内侧重建接骨板(观察组)140例,采用双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固定(对照组)130例。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对患侧肘关节进行功能评分.并对优良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均获骨性愈合,1例发生异位骨化,3例内固定突起于皮下致轻度疼痛.MEPS评分平均90分.优良率84.29%。对照组有5例发生髁上部位骨折不愈合,2例发生异位骨化,4例内固定突起于皮下致轻度疼痛.MEPS评分平均88分,优良率82.31%。两组肘关节评分优良率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异位骨化发生率及内置物不适感发生率方面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骨折不愈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联合内侧重建接骨板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能获得稳定固定,允许早期功能锻炼,获得优良治疗效果.较传统治疗方法明显降低了骨折不愈合率。
王立江李忠汪兆文郭凯王哲樊巍李兰涛孟宪卿
关键词:肱骨骨折骨折固定术内固定
髂胫束筋膜条联合缝合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
2017年
锁骨远端骨折占锁骨骨折的10%~15%,是一种常见的肩胛带骨骨折。由于解剖学和生物力学上的特性,其骨不连发生率要明显高于锁骨中段骨折,最高可达30%。对于移位较大的锁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能获得较高的愈合率和满意的功能恢复。该科自2010年5月—2014年6月,用髂胫束筋膜条联合缝合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王立江郭凯王哲汪兆文李忠孟宪卿
关键词:锁骨远端骨折骨折
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联合内侧重建接骨板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联合内侧重建接骨板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联合内侧重建接骨板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25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7—20个月,均获骨性愈合。MEPS评分平均90分,其中优14例,良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4.0%。结论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联合内侧重建接骨板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能够获得稳定固定,允许早期功能锻炼,获得满意疗效。
王立江樊巍李兰涛孟宪卿
关键词:肱骨远端骨折解剖型锁定接骨板重建接骨板
非选择性COX抑制剂吲哚美辛预防髋臼骨折术后异位骨化
2017年
目的探讨口服吲哚美辛预防髋臼骨折术后异位骨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5月—2015年3月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手术并术后口服吲哚美辛的46例髋臼骨折患者设为实验组。2008年6月—2011年5月采用同样入路术后未服用吲哚美辛的42例髋臼骨折患者为对照组。术后定期X线检查观察有无异位骨化形成,根据Brooker分型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异位骨化的发生率。按照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并比较两组的优良率。结果实验组均获8~28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10例发生HO,Brooker分型:Ⅰ度6例,Ⅱ度4例,无严重HO(Ⅲ,Ⅳ度);HO发生率21.7%。Harris评分:优28例,良14例,可4例;优良率91.3%。对照组均获6~36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22例发生HO,Brooker分型:Ⅰ度7例,Ⅱ度5例,Ⅲ度6例,Ⅳ度4例;HO发生率52.4%,严重HO发生率23.8%。Harris评分:优18例,良13例,可6例,差5例;优良率73.8%。实验组HO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08,P=0.003);实验组髋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Harris评分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52,P=0.029)。结论吲哚美辛对髋臼骨折术后HO形成具有预防作用,术后髋关节功能较好。
王立江郭凯王哲汪兆文李忠孟宪卿
关键词:吲哚美辛髋臼骨折异位骨化
两种手术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比较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组)36例,B组(肱三头肌舌形瓣组)32例。比较2种入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价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切口全部甲级愈合,B组有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切口渗液,经换药后切口愈合。A路组截骨处均骨性愈合,有2例克氏针突于皮下引起疼痛,拔出后缓解。2组肱骨远端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术后A组Mayo肘关节功能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 2种手术入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别,但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组获得更好的术后肘关节功能,推荐使用。
王立江李忠汪兆文郭凯王哲樊巍李兰涛孟宪卿
关键词:肱骨骨折手术入路鹰嘴骨折固定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