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侃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委资助项目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关节
  • 4篇关节炎
  • 4篇干预效应
  • 3篇软骨
  • 3篇软骨下骨
  • 3篇骨关节
  • 3篇骨关节炎
  • 3篇二磷酸盐
  • 2篇性关节炎
  • 2篇骨性
  • 2篇骨性关节
  • 2篇骨性关节炎
  • 2篇骨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损伤
  • 1篇血管再生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分析

机构

  • 7篇苏州市第七人...
  • 5篇苏州大学附属...
  • 4篇泸州医学院附...

作者

  • 7篇杨侃
  • 5篇董启榕
  • 4篇陈海南
  • 4篇姜伟
  • 2篇华俊
  • 1篇徐又佳
  • 1篇成茂华
  • 1篇刘春风
  • 1篇沈忆新
  • 1篇孙永明
  • 1篇王登峰
  • 1篇杨照耀

传媒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骨关节炎早期软骨下骨三维结构变化及二磷酸盐的干预效应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膝关节不稳早期软骨下骨三维结构变化及二磷酸盐的干预作用,探讨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早期软骨下骨三维结构的变化在O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24只)、二磷酸盐组(24只)、对照组(12只)。采用兔膝关节不稳模型(切断前交叉韧带)右膝造模。二磷酸盐组每天皮下注射二磷酸盐(利塞磷酸钠)0.01mg/kg;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等渗盐水皮下注射。术后分别于4,8,12周处死动物后,切取保留关节面上下各2cm骨的手术侧膝关节,行Micro—CT检查。检测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 fraction,BVF)、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骨小梁间隙(trabecularspacing,Tb.Sp)、骨小梁数目(trabecular number,Tb.N)、体积骨密度(volumetric bonemin—eraldensity,vBMD)、组织骨密度(tissue BMD,tBM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第4周模型组BVF、Tb.N、Tb.Th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BVF较二磷酸盐组也降低(P〈0.05);二磷酸盐组BVF较对照组亦降低(P〈0.05);模型组Tb.sp较二磷酸盐及对照组均增加(P〈0.01),二磷酸盐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1)。模型组vBMD较二磷酸盐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二磷酸盐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周时模型组BVF、Tb.Th、Tb.N较二磷酸盐及对照组增加(P〈0.05),Tb.Sp明显减少(P〈0.05),而vBMD显著增加(P〈0.01)。结论膝关节不稳软骨下骨早期以骨破坏为主,后期出现明显的骨形成。二磷酸盐可通过抑制骨吸收,保护软骨下骨的骨结构。
陈海南董启榕姜伟杨侃
关键词:骨关节炎二磷酸盐类软骨下骨
兔骨关节炎模型早期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生化改变及二磷酸盐的干预效应
2013年
目的观察兔膝关节不稳早期关节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软骨下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蛋白酶K(CK)的表达变化及二磷酸盐的抑制作用。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成三组,模型组、二磷酸盐组及对照组。右膝造模。二磷酸盐组每天皮下注射二磷酸盐(利塞磷酸钠,Risedronate sodium)0.01mg/kg体重。术后分别于4W、8W、12W处死兔子各取8个右膝关节,对照组取4个右膝关节的股骨内侧髁,检测关节软骨MMP-13、软骨下骨MMP-9和CK表达变化,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造模4W时各组都有MMP-13、MMP-9和CK阳性表达细胞。对照组和二磷酸盐组阳性细胞较少,模型组阳性细胞较多。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磷酸盐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8W时各组都有MMP-13、MMP-9和CK阳性表达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磷酸盐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12W时各组都有MMP-13、MMP-9和CK阳性表达细胞。对照组和二磷酸盐组阳性细胞较少,模型组阳性细胞较多。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磷酸盐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MMP-9和CK阳性数目和阳性表达率在12W较4W时显著降低(P<0.05)。结论膝关节不稳早期软骨下骨骨吸收明显,MMP-9和CK明显增高是其原因之一。随着OA的进展,骨吸收作用逐渐减弱。二磷酸盐的抗骨吸收作用与其抑制破骨细胞产生的MMP-9和CK有关。同时MMP-13的结果也看出二磷酸盐作用的多样性。
陈海南董启榕杨侃姜伟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13组织蛋白酶K二磷酸盐
兔膝骨性关节炎早期软骨下骨血管再生变化及二磷酸盐干预效应
2014年
目的研究兔膝骨性关节炎(OA)早期软骨下骨血管再生变化及二磷酸盐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模型组(A组,24只)、二磷酸盐组(B组,24只)和对照组(C组,12只)。术后4周、8周、12周处死兔子,切取手术侧膝关节,进行大体评分及Mankin评分,免疫组化染色测量骨软骨连接处的血管密度。结果与C组相比,A组4周时已出现软骨退变(P<0.01),8、12周时退变进一步加重(P<0.01),并且骨软骨连接区血管侵犯的密度增加(P<0.01);而B组的软骨退变轻于A组(P<0.05或P<0.01)。结论 OA早期关节软骨开始退变,软骨下骨与关节软骨交界区血管增生。二磷酸盐对关节软骨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陈海南董启榕姜伟杨侃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软骨下骨二磷酸盐血管再生
脊髓损伤对部分脑区谷氨酸和甘氨酸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研究从大脑中枢氨基酸水平变化角度探讨脊髓横断损伤与大脑中枢反应的关系 ,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 在大鼠脊髓横断模型中 ,于伤后 2小时 ,伤后 3天 ,将模型组、假手术组、正常组大鼠在冰冻环境按脑区投影取脑分割 ,保留海马、纹状体、下丘脑组织。采用DNS c1荧光试剂标记脑组织无蛋白滤液 ,并进行聚酰胺薄膜层析、定量分析DNS 谷氨酸和DNS 甘氨酸。结果  (1)脊髓损伤后 2小时、3天脑内两种氨基酸平均含量明显下降 (与其他两组比较P <0 0 5 ) ;其中海马区最明显 (P <0 0 1)。 (2 )纹状体、下丘脑脑区谷氨酸在损伤 3天时下降最明显P <0 0 5 ,甘氨酸无此变化。结论 由于谷氨酸是大脑内重要的兴奋性氨基酸递质 ,甘氨酸是谷氨酸工作时NMDA受体 /通道目的地协同激动剂 ,因此脊髓损伤后对脑内两种氨基酸水平存在明显影响 ,提示大脑皮质、脑干网状结构正常状态对脊髓易化作用在脊髓损伤后所依赖的神经递质水平受到显著影响。
徐又佳郑祖根刘春风董启榕成茂华沈忆新杨侃
关键词:脊髓损伤甘氨酸
骨性关节炎软骨下骨力学性能变化的有限元分析及磷酸盐干预效应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膝关节不稳早期软骨下骨力学性能的改变及二磷酸盐的干预作用,以探讨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早期软骨下骨力学性能的改变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模型组(24只)、二磷酸盐组(24只)、对照组(12只)。采用兔关节不稳模型(切断前交叉韧带)右膝造模。二磷酸盐组每天皮下注射二磷酸盐(利塞磷酸钠)0.01mg/kg,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等渗盐水皮下注射。分别于术后4,12周空气栓塞处死动物,其中模型组12只,二磷酸盐组12只,对照组6只。分别切取保留关节面上下各2cm骨的手术侧膝关节,进行大体评分。后行Micro—CT检查,得到二维图像文件,导入Mimics软件中进行拟合,并导人到Ansys中进行有限元处理。结果造模后4周,模型组、二磷酸盐组、对照组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 fraction,BVF)、弹性模量(elastic modulus,EM)、反应力(reBction force,RF)、平均Von Mises应力参数均下降,模型组较二磷酸盐组、对照组低(P〈0.01);二磷酸盐组与对照组比较也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较二磷酸盐组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而二磷酸盐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周时模型组BVF、BMD明显增加,EM、RF、VonMises应力较对照组和二磷酸盐组低(P〈0.01);二磷酸盐组亦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12周与4周各参数比较,BVF、BMD、EM、RF、VonMises应力均升高(P〈0.01)。结论膝关节不稳早期软骨下骨发生力学性能改变,早期弹性模量明显降低,后期升高。表明关节不稳早期软骨下骨力学性能的改变可能和异常应力引起的骨吸收有关,而二磷酸盐可通过抗骨吸收明显提高软骨下骨的弹性模量。
陈海南董启榕姜伟杨侃
关键词:骨关节炎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
四肢骨折脱位伴周围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治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脱位合并周围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治。方法应用显微技术,及时修复血管,重建血运,保存肢体。结果本组37例患者无死亡,疗效较佳。患肢功能评定采用Johner-Wruhs评分法:优8例,良24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6.49%。结论四肢骨折脱位合并血管损伤早期正确诊断及治疗意义重大。
曹录民华俊杨侃杨照耀孙永明
关键词:四肢骨折周围血管损伤早期诊治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的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有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动力髋螺钉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出血量、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对比。结果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以及患者的功能恢复方面,将两组进行对比,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来说,采取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的方式,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王登峰华俊杨侃
关键词:髓内钉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