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分裂症
  • 1篇心境稳定剂
  • 1篇抑郁
  • 1篇认知行为治疗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功能
  • 1篇社区精神分裂...
  • 1篇社区精神分裂...
  • 1篇双相
  • 1篇双相抑郁
  • 1篇子通道
  • 1篇自我
  • 1篇自我效能
  • 1篇自我效能感
  • 1篇效能感
  • 1篇离子通道
  • 1篇利培酮
  • 1篇利培酮治疗
  • 1篇疗效

机构

  • 3篇安徽省铜陵市...

作者

  • 3篇邱睿
  • 2篇刘翔宇
  • 1篇赵兵
  • 1篇余翔
  • 1篇王卫民
  • 1篇陈燕

传媒

  • 2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07
  • 1篇200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认知行为治疗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的影响及与社会功能改善的相关性。方法:6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5个团体小组,在药物维持治疗基础上施行团体认知行为治疗,1次/周,每次约1.5 h,疗程6个月。于治疗前、治疗后12和24周,分别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应对方式问卷(CSQ)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估,并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各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SDSS总分、CSQ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得分显著下降;GSES总分、CSQ的解决问题、求助得分显著增高,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789~3113.245,P<0.01或P<0.001);GSES评分显著增高(P<0.01)。相关分析显示,SDSS与GSES呈负相关(r=-0.334,P<0.01),与CSQ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的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079~0.388,P<0.01);GSES与CSQ的幻想、退避的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154^-0.161,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训练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变应对方式,从而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
储文革陈燕赵兵胡凤领邱睿伍邦荣王卫民杨运方杨晓玲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自我效能感
拉莫三嗪治疗双相Ⅱ型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储文革刘翔宇余翔余开勤邱睿
关键词:拉莫三嗪双相抑郁钙离子通道心境稳定剂抗抑郁作用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刘翔宇储文革邱睿
关键词:奥氮平利培酮精神分裂症疗效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