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军
-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我国农地确权制度改革研究——从正当性维度的考察被引量:4
- 2015年
- 我国农地所有权属制度一直是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而农地所有权构造又是农地制度的核心。农地确权是保障和实现农民权益的前提。在我国社会原有的体制性城乡二元结构逐渐瓦解,市场型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建构的过程中,长期以来奉行的"一刀切"的农地所有权属制度渐失正当性基础,原因在于它脱离了农地自然属性,与我国当下农村的实际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以边沁、罗尔斯的正义观提供的效率、自由以及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为考察工具,现行农地所有权属存在内在的制度缺陷。我国应建立土地权属分类所有创新机制,以充分激发土地资源和劳动主体的活力,实现农民对农地财产权利的公平享有。法治作为社会变革的引擎,在建立新型农村土地权属机制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当然,相关配套制度建立也是题中之义。
- 杨庆育高军
- 关键词:农地确权
- 深化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理性思考——兼论农地分类所有制的建构
- 2015年
-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必然涵盖农业现代化。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的破解,对于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学界对现行农地制度改革的探索历程起步于30多年前,对于"公田"与"私田"的归属现已大致形成国有、集体所有与私有三种模式,但"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始终作为总体思路指导着改革实践,而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尚无明晰主张。在厘清现有学术观点及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可以探索性地推行农地分类所有的多元结构模式,并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法律规则。
- 高军
- 关键词:农地制度
- 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演进及其法律保障
- 2012年
- 保障性住房建设本身并不是进行房价调控的手段,而是满足国民基本住房权利的内在需要。住房改革以来关于房地产调控的宏观政策中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缺乏统一的政策体系和系统的法律支持,导致保障性住房建设不能发挥相应的社会作用。国家应从完善基本立法的角度,以法律形式明确建管制度、基础住房信息数据库、建设模式和预期管理等问题,将保障房建设引入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
- 高军
-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房地产调控
- 试论我国农地二元所有制的改革模式——以重庆地票交易制度为线索的研究
- 2015年
- 作为传统农业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必然以农业现代化为要义。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看,土地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都极为重要,而改变农地权属虚置的现实,是解放农地生产力的核心问题。2008年,重庆试行以"地票"交易制度为突破口盘活城乡建设用地,从另一个方面触动了土地权属认定的规则。农村闲置宅基地变现意味着土地交易,而在权属不清的情形下进行的交易本身就是一个吊诡的命题。二元所有制度改革模式或许有助于解决目前的难题——根据其自然属性和耕地性质,对集体所有制下的农村土地进行种类划分,为不同种类的土地确定不同性质的所有制。
- 高军
- 关键词:农地制度地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