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雯

作品数:16 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四会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护理
  • 4篇腔内
  • 4篇注药
  • 3篇导管
  • 3篇胸腔
  • 3篇胸腔内
  • 3篇胸腔内注药
  • 3篇双腔
  • 3篇双腔中心静脉
  • 3篇双腔中心静脉...
  • 3篇腔内注药
  • 3篇中心静脉
  • 3篇中心静脉导管
  • 3篇注药治疗
  • 3篇结核
  • 3篇结核性
  • 3篇静脉
  • 3篇静脉导管
  • 3篇护理体会
  • 2篇导管胸腔置入

机构

  • 16篇四会市人民医...
  • 1篇四会市妇幼保...

作者

  • 16篇张建雯
  • 4篇吴伟聪
  • 3篇谢英霞
  • 3篇李敏英
  • 3篇林玉如
  • 2篇陈达勇
  • 2篇陈敏玲
  • 2篇周兆兰
  • 2篇胡玉燕
  • 1篇郑玉美
  • 1篇彭赟
  • 1篇张梅
  • 1篇杨彩虹
  • 1篇林燕
  • 1篇李淑婷

传媒

  • 5篇国际医药卫生...
  • 3篇中华医学写作...
  • 2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4
  • 1篇200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内注药治疗肝硬化腹水合并腹膜炎的护理
2004年
目的:观察肝硬化腹水并原发性腹膜炎腹腔内注药的疗效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对140例肝硬化腹水并原发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加腹腔内注药)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70例,同时配合良好的护理方法,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其临床治愈率及病死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常规治疗加腹腔内注药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辅以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周兆兰罗伙娣何靖敏张建雯
关键词:肝硬化原发性腹膜炎护理
凝血酶雾化吸入治疗老年咯血40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凝血酶对咯血的疗效。方法把80例收治的老年咯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抗感染、止血敏、止血芳酸及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凝血酶500~4000U加入生理盐水5ml雾化吸入,2次/d,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止血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凝血酶雾化吸入治疗老年咯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郑广阳彭赟林燕张建雯
关键词:凝血酶雾化吸入咯血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联合胸腔内注药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临床探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联合胸腔内注药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或大量胸腔积液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持续胸腔引流联合胸腔内注药(异烟肼注射液0.3g、丹参注射液10ml、生理盐水10ml混合后注入胸腔).对照组单用反复多次胸腔穿刺抽液治疗,胸腔内不注药。对这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出现并发症情况、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胸水吸收时间、住院费用、治疗后第三个月的胸膜厚度及并发症(胸膜反应率、气胸发生率、胸水包裹发生率)等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联合胸腔内注药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方法简单、方便、安全、经济,患者痛苦少、临床效果好,可作为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一种治疗方案。
陈达勇张建雯谢英霞莫陈汉
关键词: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注药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
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2004年
目的:观察早期采取脑脊液置换术联合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的治疗方法,对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发生率、改善预后的疗效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对6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采取脑脊液置换术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同时配合良好的护理,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脑血管痉挛与脑积水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转归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采取脑脊液置换术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可降低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发生率,预后改善。
何靖敏张建雯周兆兰陈森彩
关键词:脑脊液置换鞘内注射珠网膜下腔出血地塞米松
丙种球蛋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生素抗感染、祛痰药、解痉药,如口服或者静滴氨茶碱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机械通气和激素治疗,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乌司他丁和丙种球蛋白。结果 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种球蛋白联合乌司他丁能够显著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何运梯李敏英林玉如邬淑清张建雯
关键词:重症肺炎丙种球蛋白乌司他丁
无创通气和硝普钠联合应用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应用无创呼吸机和硝普钠联合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7例发生急性左心衰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予硝普钠治疗,治疗组22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脉搏、呼吸、血压、血气分析等临床变化。结果:治疗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改善较快,治疗后血压、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SaO2)均有显著改善(分别P<0.01,P<0.05)。结论:无创通气和硝普钠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急性左心衰临床症状,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吴伟聪郑玉美张梅李勇逵张建雯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无创通气硝普钠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联合注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护理体会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联合胸腔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将80例中或大量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人持续胸腔引流联合胸腔内注药;对照组单用反复多次胸腔穿刺抽液治疗,胸腔内不注药。两组均予相应护理措施,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出现并发症情况、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胸水吸收时间[(9.84±5.18)天vs.(15.25±9.52)天]、住院费用[(1991.02±316.20)元vs.(2336.80±618.23)元]、治疗后第3个月的胸膜厚度[(1.12±0.18)mmvs.(2.05±0.35)mm]及并发症(胸膜反应率、气胸发生率、胸水包裹发生率)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联合胸腔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方法简单、方便、安全、经济、患者痛苦少、临床效果好,有助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治疗。
张建雯陈达勇吴伟聪胡玉燕
关键词: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注药结核性胸腔积液护理
兰索拉唑、痢特灵、阿莫西林及果胶铋联合根治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5
2010年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痢特灵、阿莫西林及果胶铋联合根治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18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果胶铋及痢特灵四联疗法;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及果胶铋三联疗法。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结果: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痢特灵、阿莫西林及果胶铋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显著,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值得临床借鉴。
何运梯林玉如邬淑清李敏英张建雯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痢特灵兰索拉唑阿莫西林果胶铋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联合胸腔内注药在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应用及护理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联合胸腔内注药对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确诊为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联合胸腔内注药法治疗,其中观察组术后采用加强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胸水消失时间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1例发生胸膜肥厚,未见胸膜反应和积液包裹;对照组48例,胸膜反应3例,包裹形成8例,胸膜增厚18例。且观察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上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焦虑程度、疼痛程度、满意度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联合胸腔内注药的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且护理难度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谢英霞张建雯陈敏玲冯美月
关键词:双腔中心静脉导管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护理
养肝汤结合药膳改善肝硬化腹水并营养不良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中药养肝汤结合药膳"怀山赤豆鲫鱼汤"调护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营养不良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对四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肝硬化腹水并营养不良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对照,观察组60例予常规调护+养肝汤+怀山赤豆鲫鱼汤,对照组60例仅予常规调护。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功能、腹水量指数、及营养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调护后症状均明显缓解(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明显好于对照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凝血功能、腹水量指数及营养评价均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养肝汤结合药膳"怀山赤豆鲫鱼汤"调护可明显改善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营养状况,远期疗效理想,可较好地改善肝硬化并营养不良患者的预后。
谢英霞张建雯陈敏玲陈勇嫦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中医疗法药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