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勇
-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膜磁共振强化的征象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分析MRI提示脑膜强化的常见病因及征象,以便为此类疾病的诊断提供帮助。方法 对38例增强扫描示脑膜强化患者的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38例患者中,包括脑膜炎22例,脑膜瘤2例,脑膜转移瘤5例,低颅压综合征2例,术后改变4例,结节性硬化1例,病因不明2例。强化模式有三种形式,即Ⅰ型、Ⅱ型、Ⅲ型。Ⅰ型:硬脑膜-蛛网膜强化,共7例;Ⅱ型:蛛网膜-软脑膜强化,共16例;Ⅲ型:全脑膜强化(包括硬脑膜及软脑膜),共15例。结论 脑膜的强化可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多种疾病,并可有不同的强化模式,在临床工作中应综合分析患者的病例资料以明确诊断。
- 武志勇朱青峰
- 关键词:磁共振脑膜
- 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诊断治疗脊髓缺血坏死的有效应用
- 2016年
- 对于在临床中发生脊髓缺血坏死的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的情况进行总结.方法 对于在我所工作的医院在2013年至2015年之间收治的脊髓缺血坏死的患者中行磁共振影像检查的选出20例做为研究对象,这20例患者都有偏瘫,其中其中14例患者处于急性期,6例患者处于亚急性期,对于患者病侧的矢状位和轴位的T2WI、脊髓前角信号分别进行测量。结果 20例研究对象的影像结果均显示病侧的矢状位和轴位的T2WI、脊髓前角信号比健康侧高,尤其是急性期的患者,但是亚急性期的患者的病侧矢状位和轴位的T2WI、脊髓前角信号与患侧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别。结论 在临床中诊断治疗脊髓缺血坏死时应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可准确的进行判断,应当在临床推广应用。
- 韩杰米英红随义齐保录武志勇李少连孙丽敏王芬寇晓岚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技术
- 非孟氏孔中枢神经细胞瘤1例
- 2019年
- 中枢神经细胞瘤(CNC)为临床上较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是Hassoun等[1]于1982年首次报道并命名的神经元细胞瘤,主要位于侧脑室孟氏孔区。该病发病率低,且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故常出现误诊及漏诊情况。此例患者为非起源于孟氏孔附近的第三脑室肿瘤,笔者发现国内更罕有报道。为提高影像医师对CNC的认识,本文结合文献就其影像学表现所得体会分析如下。
- 武志勇田中雨
- 关键词:中枢神经细胞瘤
- 低场磁共振3D动态增强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 2015年
- 目的总结低场磁共振3D动态增强血管造影(3D-DCE-MRA)在体部大血管成像方面的技术方法,并进一步推广应用。方法对36例患者经静脉团注射给药行动态增强血管造影,通过对造影剂剂量、注射方法、扫描时间的控制,一次屏气完成靶血管的三维数据采集,经MIP血管后重建处理,得到颈动脉、胸腹主动脉、髂血管及门静脉的血管影像。经过两名高年资医师双盲阅片,与高场3D-DCE-MRA或DSA相对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35例均可清晰直观的显示上述大血管的形态结构(1例失败),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血管腔内的病变,能够为临床血管性疾病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结论低场磁共振3D-DCE-MRA的技术关键是扫描时刻的把握,其在大血管成像方面同样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武志勇韩杰
- 关键词:低场磁共振
- 多发性硬化的MRI表现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临床确诊和实验室检查支持确诊的多发性硬化(MS)患者特异性磁共振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临床确诊或实验室检查支持确诊的MS患者脑和脊髓磁共振矢、冠、轴平扫与增强扫描结果。结果所有患者脑或脊髓MRI平扫均发现病灶,病灶多发于侧脑室体部及三角区周围白质,尖指向侧脑室,不与室管膜相连;脑干与脊髓亦常受累;部分病灶有增强。结论 MRI是诊断MS的敏感指标。
- 武志勇朱青峰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磁共振
- 脊髓卒中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 韩杰米英红随义齐保录武志勇李少连孙丽敏王芬寇晓岚
-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脊髓卒中以往发病率较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误诊、漏诊,因延误治疗,以致造成该病的高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磁共振设备在基层医院使用的普及,急需提高医...
- 关键词: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诊断磁共振设备
- 脊髓卒中的临床特点和影像诊断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脊髓卒中的临床及磁共振成像(MRI)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脊髓卒中病例的临床及MRI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MRI表现。结果 9例脊髓卒中病例包括脊髓出血5例和脊髓梗死4例,临床均为卒中样起病。急性脊髓出血MRI表现为T1WI等高信号,T2WI高低混杂信号,伴有严重的水肿信号;脊髓梗死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及DWI高信号,横轴位显示病变位于脊髓前2/3区域。结论脊髓出血和脊髓梗死均为卒中样起病,临床上常出现急性脊髓横贯性损害表现。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对诊断脊髓卒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韩杰武志勇米英红王芬孙丽敏齐保录
- 关键词:影像学诊断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