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8例诊治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对铜陵市人民医院2000年1月~2015年3月期间病历完整的8例SMAS患者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上消化道全程造影、腹部CT检查及CT三维重建成像提示:十二指肠水平部受压梗阻、近端肠管扩张、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夹角与距离均减少。8例都经保守治疗,3例保守治疗无效后手术治疗,均恢复良好。7例患者随访4~122个月,体质量均增加,无复发及其他并发症,1例患者失访。结论:消瘦引起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夹角狭窄是SMAS常见病因之一;诊断依赖于上消化道造影和腹部CT检查;治疗上首选保守治疗,必要时可采用手术治疗。
- 程康文左伯海束宽山郑明王贵和
-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 两种机械吻合方式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术中的回顾性对照研究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比较体外机械性侧侧吻合与端侧吻合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采用机械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的89例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机械性侧侧吻合32例,机械性端侧吻合57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耐受流质饮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并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出血量、耐受流质饮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端侧吻合组手术时间短于侧侧吻合组[160.0(150.0,177.5) min比170.0(156.3,203.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端侧吻合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短于侧侧吻合组[(2.5±0.9)d比(3.0±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2组患者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手术中相比机械性侧侧吻合,机械性端侧吻合的手术时间及术后首次肛门通气时间较短,其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提示机械性端侧吻合可能更具优势。
- 程康文王贵和束宽山郑明刘红霞马冬花
- 关键词:结肠肿瘤腹腔镜结肠切除术吻合术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研究被引量:4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80例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围手术期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施术(n=40),对照组手术期应用传统方法(n=40),比较两组术后临床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经口流质饮食时间、空肠营养管拔除时间、胃管拔除时间、完全停止静脉输液时间、完全半流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咽喉疼痛、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安全、有效,促进了患者的术后康复,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程康文王贵和束宽山郑明左伯海刘红霞
- 关键词:胃肿瘤胃癌根治术腹腔镜检查快速康复外科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残留结石或结石再发的治疗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残留结石或结石再发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12年10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残余结石或结石再发5例的治疗情况.结果 5例中影像检查均有胆囊管结石,测量胆囊管长度为2~7 cm,2例胆囊管远端明显扩张.4例再次手术治愈;1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9个月后死于胆道感染合并重症胰腺炎.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残留过长是导致术后胆囊管结石残留或结石复发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应积极手术治疗.
- 郑明左伯海陶俊
- 关键词:结石胆囊管
-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手术临时性造口术后不能闭合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手术临时性造口转为永久性造口的危险因素,以期在术前指导临床治疗及术后加强对高危人群的随访。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9年12月在铜陵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辅助经腹直肠癌前切除并行临时性造口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6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预防性造口144例,挽救性造口24例。单因素分析造口不能闭合的临床特征,将有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68例临时性造口患者中134例(79.8%)成功还纳闭合,34例转为永久性造口。单因素分析显示新辅助放化疗、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术后局部复发、术后远处转移为造口不能闭合的原因,多因素分析显示吻合口漏为造口不能闭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时性造口存在造口永久化风险,术者需审慎考虑临时性造口的转归和影响因素。
- 陶俊束宽山郑明王贵和
- 关键词:直肠肿瘤腹腔镜
- 回肠双腔造口对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转流性结肠炎的发生及疾病转归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探究回肠双腔造口对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转流性结肠炎的发生及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23例2011年6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铜陵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受预防性回肠造口和中低位直肠癌切除术的老年患者病例资料。根据造口方式分为单腔造口组(101例)和双腔造口组(122例),收集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分析造口后3~4个月和造口还纳术后6个月结肠镜结果及临床症状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转流性结肠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腔造口组肠道恢复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双腔造口组(P<0.05);造口术后3~4个月,单腔造口组转流性结肠炎中、重度及临床症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双腔造口组(P<0.05);造口还纳术6个月后,单腔造口组转流性结肠炎严重程度、临床症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双腔造口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造口方式的不同是影响回肠造口术后发生转流性结肠炎及转归的危险因素。结论 回肠双腔造口能够降低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转流性结肠炎的发生率,并促进转流性结肠炎的转归。
- 陶俊束宽山郑明左伯海
- 关键词:直肠癌
- 腹腔镜下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的短期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26例在我院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病人,一组行腹腔镜疝修补术,另一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病人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疝修补术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等方面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有明显差异,术中出血及住院时间方面上无明显差异,两组病人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手术效果确切,具有微创、住院时间较短、美观等优点,但费用高,需根据病人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 胡良鹤郑明王贵和陈晓鹏
-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
- 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技术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初步研究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技术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中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铜陵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例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联合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病例资料,行相关临床观察并对病人进行长期随访。结果 6例病人均成功实施计划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无术中器官及组织副损伤情况。肿瘤距下切缘距离(4.5±1.3) cm,肿瘤距上切缘距离(7.9±1.6) cm,平均淋巴结清扫数量27.6枚。本组病人术后恢复顺利,均康复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6 d,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病人术后6个月时均行上消化道碘水造影检查,5例病人造影剂均在30 min中内完全排空,1例病人出现食管造影剂反流,无反酸及餐后反流症状。结论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消化道重建方式,能够有效地避免胃排空障碍和胆汁反流的发生,特别适合于分期较晚或肿瘤较大的胃窦癌病人。
- 苏昭然束宽山郑明王贵和
- 关键词:胃癌腹腔镜
- 添加ω-3鱼油脂肪乳的肠外营养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应激及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ω-3鱼油脂肪乳在胃癌根治术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到2019年9月期间铜陵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40例患者术后使用常规肠外营养(对照组),40例患者的术后肠外营养方案中额外添加100 mLω-3鱼油脂肪乳(观察组)。收集的营养和应激指标包括术前1 d,以及术后1、3和7 d的血总白蛋白(TP)、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收集的肝功能指标包括术前1 d,以及术后3 d和7 d的血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结果①营养指标:2组患者术前1 d,以及术后1、3和7 d时的TP和AL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内与术前1 d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1、3及7 d的TP水平均降低(P<0.05);与术前1 d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1 d的ALB水平降低(P<0.05),术后7 d升高(P<0.05)。②应激指标:2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1 d的CRP和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和术后7 d时,观察组患者的CRP和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1 d的CRP和PCT水平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3和7 d的CRP和PCT水平均增高(P<0.05)。③肝功能指标:2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3 d的CHO、TG及γ-G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7 d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 d和术后3 d的TBIL、ALT和AL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内与术前1 d比较,术后各时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CHO和ALP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内与术前1 d比较,术后3 d和7 d时观察组的TG和TBIL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术后7 d的TG和TBIL水平升高(P<0.05);同组内与术前1 d比较,术后7 d观察组和对照组的ALT和γ-GT水平均升高(
- 程康文王贵和束宽山郑明王亚娟马冬花王剑
- 关键词:Ω-3鱼油脂肪乳胃癌肠外营养
- 残胃癌42例诊治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析42例残胃癌的诊断和治疗经过,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06月—2012年06月42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非手术治疗,4例行剖腹探查术(2例胃空肠吻合,1例空肠造瘘,1例仅探查,均置入中人氟安颗粒),8例行姑息性残胃切除术,26例行残胃全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根治切除率68.4%(26/38)。术后30例患者随访时间超过3年。4例剖腹探查术后患者生存时间均不超过8个月,5例姑息性手术患者1、3年生存率60%(3/5)、0,21例根治性手术患者1、3年生存率100%、71.4%(15/21)。结论胃部分切除手术后10年内定期胃镜检查是残胃癌早期诊断的关键。根治性手术是治疗残胃癌的主要方法。
- 郑明左伯海束宽山孙学工
- 关键词:残胃癌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