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靳情

作品数:4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省萧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硬皮病
  • 2篇系统性硬皮病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总IGE
  • 1篇血循
  • 1篇血循环
  • 1篇湿疹
  • 1篇食物特异性
  • 1篇食物特异性I...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皮质
  • 1篇皮质醇
  • 1篇荨麻
  • 1篇荨麻疹
  • 1篇跖疣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 1篇外周血循环
  • 1篇温阳化瘀

机构

  • 4篇安徽省萧县人...
  • 2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作者

  • 4篇靳情
  • 2篇王洪斌
  • 1篇胡东流

传媒

  • 3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温阳化瘀法治疗系统性硬皮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探讨温阳化瘀法对系统性硬皮病 (SS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温阳化瘀法 ,以阳和汤加味治疗系统性硬皮病 16例 ,观察系统性硬皮病的临床症状、体征 ,并检测血浆循环内皮细胞、皮质醇水平的变化。【结果】经两个疗程 (6个月 )的治疗后 ,16例SSc患者中临床痊愈 1例 ,显效 4例 ,有效 8例 ,无效 3例 ,总有效率为 81 2 5 %。实验指标检测结果显示 ,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水平降低 ,皮质醇水平升高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温阳化瘀法是治疗系统性硬皮病的有效方法 ,有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作用 ,其作用机理可能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和调节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作用有关。
胡东流靳情王洪斌范瑞强
关键词:温阳化瘀法系统性硬皮病SSC外周血循环活血化瘀
加味阳和汤治疗系统性硬皮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 :探讨加味阳和汤对系统性硬皮病 (SS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治疗机制。方法 :采用加味阳和汤治疗SSc 16例 ,观察SSc患者症状、体征、循环内皮细胞、皮质醇水平等的变化。结果 :经治疗后 ,SSc肿胀硬化、雷诺征等明显好转 ,痊愈 1例 ,显效 4例 ,有效 8例 ,总有效率 81.2 5 %。治疗后血管内皮细胞水平降低 ,皮质醇水平升高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结论 :加味阳和汤治疗SSc疗效确切 ,能改善临床症状、体征。
靳情胡东流王洪斌
关键词:加味阳和汤内皮细胞皮质醇
血清总IgE与食物特异性IgG检测在慢性荨麻疹和慢性湿疹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和慢性湿疹患者食物特异性IgG变应原和血清总IgE的水平,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5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与135例慢性湿疹患者血清总IgE与14种食物特异性IgG,并与48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结果:慢性荨麻疹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94.1%,慢性湿疹阳性率95.6%,而健康体检人群阳性率54.2%。以鸡蛋(蛋白/蛋黄)、牛奶、鳕鱼、螃蟹、大豆阳性率最高,鸡肉、玉米、大米、虾、西红柿、小麦次之,猪肉、牛肉、蘑菇较低。慢性荨麻疹和慢性湿疹患者血清总IgE均为100.0%阳性,而健康体检人群仅有29.8%。结论: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不仅与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有关,还与食物特异性IgG引起的不耐受有一定相关性;其检测可及时调整患者食谱,缓解临床症状,为患者诊治提供有益帮助。
靳情
关键词:荨麻疹湿疹血清总IGE食物特异性IGG
^(90)Sr-^(90)Y敷贴治疗跖疣62例临床观察
2007年
目的:观察90Sr-90Y敷贴治疗跖疣的效果。方法:对62例跖疣患者采用8mm90Sr-90Y敷贴治疗,1次剂量为15~18Gy,每天1次,5次一疗程。结果:随访6个月,跖疣治愈率98%;其中9例治疗靶周围出现皮肤粗糙,有细薄鳞屑样改变,6个月后均自行消退。结论:90Sr-90Y敷贴治疗跖疣方法简单,治疗时间短,疗效好,副作用少。
靳情邹志勇
关键词:跖疣^90SR-^90Y敷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