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糖尿
  • 14篇糖尿病
  • 7篇疗效
  • 5篇2型糖尿
  • 5篇2型糖尿病
  • 4篇肾病
  • 4篇糖尿病肾病
  • 3篇沙坦
  • 3篇疗效观察
  • 3篇老年
  • 3篇病变
  • 3篇病患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治疗2型糖尿...
  • 2篇瑞格列奈
  • 2篇神经病变
  • 2篇衰竭
  • 2篇他汀

机构

  • 8篇宿州市立医院
  • 7篇安徽省宿州市...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15篇魏苏
  • 4篇汝燕
  • 3篇赵静
  • 3篇李庆凤
  • 2篇李庆凤
  • 1篇王奇金
  • 1篇王芳
  • 1篇王洪涛
  • 1篇赵静
  • 1篇黄利军
  • 1篇朱玲玲

传媒

  • 3篇中外医学研究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安徽医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唑来膦酸联合辛伐他汀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ZOL)联合辛伐他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OP)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老年T2DM合并OP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血磷(P)、血钙(Ca)、碱性磷酸酶(ALP)、血清Ⅰ型胶原C末端肽(s-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和骨密度(BMD)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年后研究组患者TRACP-5b、s-CTX出现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1年后研究组患者腰椎L2~L4、左侧股骨颈、股骨粗隆及Ward三角区各部位BMD均出现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ZOL联合辛伐他汀在治疗T2DM合并OP患者过程中,能够有效抑制患者骨吸收、促进骨形成,较常规治疗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张贺成魏苏
关键词:骨质疏松唑来膦酸辛伐他汀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意义
2023年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意义。方法选取147例老年2型DR患者,同时选取同期150例老年2型糖尿病但尚未合并DR的患者为对照组。收集并比较两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明确影响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结果同非DR组相比,DR组糖尿病病程更久,合并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比例更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下降,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更高,且MHR水平显著升高(P<0.001)。糖尿病病程久(OR=4.25)、糖化血红蛋白(HbA1c)>7%(OR=4.05)及MHR>0.42(OR=2.10)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独立危险因素。同MHR≤0.42组相比,MHR>0.42组糖尿病病程更久,合并糖尿病肾病和肾功能不全及蛋白尿比例更高,且HbA1c水平更高(均P<0.05)。增殖性PDR组MHR水平显著高于非增殖性DR组(P=0.04)。结论MHR升高可能参与DR的形成,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R的独立危险因素。MHR是评估DR及其严重程度的潜在简易指标。
张贺成王梦莹林红艳刘雪梅王芳魏苏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前列地尔注射液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及厄贝沙坦联合应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24 h尿蛋白影响。方法 54例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24例和联合用药组30例,分别给予厄贝沙坦75mg,1次/d,厄贝沙坦75 mg,1次/d联合前列地尔10μg,1次/d,疗程均为14 d,观察用药前后24 h尿蛋白、血肌酐和血尿素氮的变化。结果联合用药组与厄贝沙坦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可明显减少24 h尿蛋白(P<0.05),降低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P<0.05)。结论前列地尔和厄贝沙坦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较厄贝沙坦单独应用能更快地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
魏苏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前列地尔厄贝沙坦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进展被引量:19
2017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足、溃疡感染和截肢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DPN的早期诊断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临床上常结合定量感觉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测等方法诊断DPN,高频超声、角膜共焦显微镜技术、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方法尚有待完善。为了进一步控制和延缓DPN的发生、发展,DPN的早期诊断方法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对目前DPN的诊断进展作一综述。
张贺成魏苏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阿托伐它汀治疗糖尿病肾病35例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它汀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抗感染机制。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糖尿病肾病(d iabetic nephropathy,DN)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或缬沙坦),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它汀40 mg,每天1次。两组治疗6个月后,比较血浆C反应蛋白(CR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浆肌酐(SCr)变化。结果:阿托伐它汀能显著降低DN患者空腹血浆CRP、SCr水平及UAER,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托伐它汀能显著降低DN患者UAER及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
马圣宇魏苏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C反应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肌酐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铁蛋白水平与糖尿病足发生的相关性
2023年
目的 探究老年T2DM病人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与糖尿病足(DF)发生的相关性及阈值效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4月宿州市立医院收治的108例老年T2DM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DF,分为DF组(48例)和无DF组(NDF组,60例)。曲线拟合分析SF水平与DF发生风险的相关性,并通过阈值效应分析找到截断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各指标的预测效能。结果 当SF>570 ng/mL时,随着SF水平升高,DF发生风险呈上升趋势(OR=0.975,95%CI:0.860~0.998,P<0.01)。HbA1c>9.5%、TC>5.5 mmol/L、血肌酐(Scr)>97.0 μmol/L、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70.0 mL/(min·1.73 m~2)、SF>570.0 ng/mL以及糖尿病肾病(DN),均为D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bA1c、TC、Scr、eGFR、SF以及DN预测DF发生的效能均较高,其中SF最高。结论 随着SF水平升高,DF发生风险呈上升趋势。SF对于DF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临床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以期改善病人预后。
张贺成魏苏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清铁蛋白糖尿病足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心肌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炎症介质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48例糖尿病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4例),两组治疗过程中均严格控制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对照组常规予以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洋地黄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所有入选者均测LVEF及血浆CRP,观察治疗前后LVEF、CRP水平的变化。结果8周后两组患者CRP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LVEF均显著升高,对照组P<0.05,治疗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降低体内炎症介质水平。
马圣宇魏苏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病阿托伐他汀左心室射血分数C-反应蛋白
硫辛酸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9
2017年
目的:探讨硫辛酸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了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缬沙坦和硫辛酸治疗。通过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评价硫辛酸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hs-CRP,UEAR,β2-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2个疗程药物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明显降低。使用硫辛酸联合缬沙坦治疗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降幅更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SOD、MDA、T-AO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OD、T-AOC水平均显著增加,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SOD、T-AOC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缬沙坦能显著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水平,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赵静王奇金魏苏李庆凤汝燕
关键词:硫辛酸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尿蛋白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及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同等糖尿病知识的教育,予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及血糖监测。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2次/d;治疗组在口服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1次/晚,疗程均为12周。1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的FPG、2hPG、HbAlc、BMI及低血糖频率、程度等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hPG、HbAlc显著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BMI具有增加趋势,但对照组增加更明显;治疗组低血糖频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瑞格列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李庆凤魏苏赵静汝燕张贺成朱玲玲
关键词:初诊甘精胰岛素瑞格列奈二甲双胍
瑞格列奈联用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联用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方法对5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给予瑞格列奈0.5~1 mg次/,3次/d,二甲双胍0.5 g次/,3次/d;对照组25例,口服二甲双胍0.5 g次/,3次/d,连续治疗8周。结果两组用药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最显著(P〈0.01)。结论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片联用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具有协同作用,副作用少、依从性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魏苏
关键词:2型糖尿病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