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燕芳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会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37例双胎妊娠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并发症的防治和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我院1995~2001年所收治的137例双胎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双胎妊娠容易并发早产、贫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等。双胎妊娠已足月,如第一胎位正常,第二胎位非横位者,可以经阴道分娩;如第一胎位异常者,以剖宫产为宜。结论做好早期保健,建立高危门诊,注意监测胎儿情况,可以更好地防治各种并发症,使双胎妊娠的孕产妇和胎儿均能顺利地渡过妊娠期和分娩期。
- 黎燕芳林雪梅林方
- 关键词:双胎妊娠早产剖宫产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影响及预防措施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对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影响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5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和同期正常妊娠孕妇19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性研究,分析孕妇的分娩方式、产科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所有孕妇经治疗均救治成功,死胎5例,病死率2.51%,剖宫产156例,剖宫产率60.9%,对于围生儿的预后,对照组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应积极预防、合理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是治疗的重要措施,对降低发病率及提高母婴的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 谢艳芬吴天明黎燕芳
-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防措施
-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5例临床分析
- 2004年
-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和处理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产科DIC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结果产科DIC的病因主要有胎盘早剥、死胎、羊水栓塞、重度妊高征等,而及时去除病因是最根本的治疗方法,补充凝血因子、合理使用肝素抗凝是阻止DIC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结论通过做好孕期保健,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发生DIC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产科DIC在很大程度上是可防可治的。
- 黎燕芳李少君杨彩虹
- 关键词:产科DIC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凝血因子病因抗凝
- 盆腔炎与异位妊娠的相关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相关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异位妊娠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盆腔炎、多次孕产史、宫腔操作史、盆腔手术、宫内节育器等。结论盆腔炎是异位妊娠的主要原因。
- 林燕李少君黎燕芳谢艳芬
- 关键词:异位妊娠盆腔炎病因
- 早期诊治胎盘早剥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早期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及临床误诊和漏诊的原因,以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52例胎盘早剥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体征、B超及母婴结局,按临床表现分为两组:A组即典型组(15例),B组即不典型组37例(包括临床误诊和漏诊的)。结果:52例患者中Ⅲ度胎盘早剥15例,Ⅱ度9例,Ⅰ度28例,临床误诊和漏诊的有24例(46.2%)。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患者10例(19.23%),其中9例进展至DIC,1例死亡,全部为Ⅲ度胎盘早剥;分娩51例新生儿,其中15例死亡,2例重度窒息,4例轻度窒息,18例早产儿,足月无窒息儿12例。A组与B组比较:Ⅲ度胎盘早剥比例分别为73.3%、10.8%;孕产妇死亡比例分别为6.7%、0;休克比例分别为40%、10.8%;DIC分别为40%、8.1%;子宫卒中分别为46.7%、13.5%;新生儿死亡分别为73.2%、11.4%。结论:早期识别胎盘早剥,可减少误诊漏诊、改善母婴预后,降低母婴死亡率。
- 杨彩虹李勇逵林燕黎燕芳林雪梅
- 关键词:胎盘早剥早期诊治病因母体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