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贺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面上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饮用水
  • 2篇水系统
  • 2篇抗生素
  • 2篇管网
  • 1篇研究方法
  • 1篇饮用
  • 1篇饮用水系统
  • 1篇水处理
  • 1篇水处理工艺
  • 1篇水管
  • 1篇水中细菌
  • 1篇配水
  • 1篇配水系统
  • 1篇自来水
  • 1篇微生物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总数
  • 1篇细菌数量
  • 1篇抗生素抗性
  • 1篇抗生素抗性基...

机构

  • 5篇北京工商大学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上海健康医学...

作者

  • 5篇张明露
  • 5篇周贺
  • 4篇张灿
  • 4篇徐梦瑶
  • 4篇王双玲
  • 2篇王永京
  • 2篇王礼
  • 2篇潘丁
  • 1篇关磊
  • 1篇周嵘
  • 1篇杨清
  • 1篇刘洵

传媒

  • 2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颗粒物对不同材质管道出水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以CDC生物膜反应器来模拟给水管网系统,选取聚乙烯(PE)、聚碳酸酯(PC)和不锈钢(SS)3种挂片材质,通过表征异养菌总数、细胞总数和颗粒物浓度研究颗粒物对不同管材出水的影响。结果发现,进水颗粒物浓度和体积浓度分别为63个·mL^(-1)和8.6×104μm3·mL^(-1),反应器稳定运行60 d后,3台不同管材反应器出水的颗粒物浓度和体积浓度都有所增长。其中PC出水的颗粒物浓度和体积浓度分别为4 151个·mL^(-1)和3.5×106μm3·mL^(-1),均高于PE和SS出水,且PC出水中异养菌总数和细胞总数分别为268 CFU·mL^(-1)和1.8×104cells·mL^(-1),也高于PE和SS出水。PC出水中可培养细菌比例从0.24%增加到了1.49%,高于PE和SS出水中可培养细菌比例的0.22%和0.24%。结果显示,颗粒物浓度和体积浓度与出水细菌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R2均在0.96以上)。PC材质的管网更易吸附细菌,出水的颗粒物浓度和细菌数量也远远高于其他2种材质的出水,在实际使用中需谨慎选择使用。
周贺王双玲徐梦瑶张明露张灿
关键词:管材颗粒物细胞总数
饮用水系统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7年
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在饮用水系统中的传播和扩散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饮用水厂处理工艺对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去除效果对保证饮用水水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水处理工艺、消毒方式以及管网输配系统对不同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差异较大.本文在总结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饮用水系统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污染特征,综述了臭氧、混凝、砂滤、生物活性炭以及氯消毒和超滤膜等不同水处理工艺对抗生素抗性基因去除的影响及其机理.
王双玲王礼周贺王永京徐梦瑶张明露张灿
关键词:抗生素抗性基因饮用水系统水处理工艺
管网多相界面下抗生素抗性菌的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以CDC生物膜反应器模拟给水管网输配系统,探究管网水相、生物膜相和颗粒物相三相界面下6种典型抗生素抗性细菌的分布特征.反应器稳定运行30d后,出水余氯从0.66mg/L下降到0.26mg/L,出水浊度和颗粒物浓度分别从进水的0.08NTU和377counts/mL增高至0.86NTU和4151counts/mL,出水水质变差.进水中仅有红霉素和氨苄西林的抗性细菌的数量较高,分别为36和99CFU/100mL,出水中,链霉素和氨苄西林的抗性细菌数量最高,分别为432和155CFU/100mL,远远高于进水中抗性细菌数量.生物膜相中异养菌总数和细胞总数达到了4089CFU/cm^2和1.5×10~6cells/cm^2,链霉素和红霉素的抗性细菌数量较高,为3432和2508CFU/cm^2,其抗性细菌比例分别达到了83.9%和61.4%.颗粒物相中,氯霉素和氨苄西林的抗性细菌比例较高,都在45%左右.生物膜和颗粒物都会给细菌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生长场所,使细菌能够抵抗残留消毒剂和部分抗生素的抑制作用,更易产生耐药性,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也更大.
周贺王双玲徐梦瑶王礼王永京张灿张明露
关键词:抗生素细菌数量
饮用水配水系统中微生物研究方法的进展被引量:9
2015年
饮用水在输配水管网中的二次污染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对饮用水中微生物的了解有助于饮用水安全的保障。随着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饮用水配水系统中微生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认识更加深入。笔者对饮用水配水系统中微生物的存在形式、数量和多样性的研究方法进行综述,包括传统培养方法,基于PCR技术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DNA序列分析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等,并着重介绍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及应用前景。
张明露周贺关磊张灿潘丁刘洵杨清
关键词:配水系统微生物研究方法
隔夜管网水中细菌对典型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
2016年
目的研究滞留过夜对管网水中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影响。方法以实际管网水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总异养菌数、抗性界定浓度下抗性菌数量和比例,分析滞留0 h和12 h时管网水中的细菌对不同浓度青霉素、四环素、头孢氨苄、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和庆大霉素6种抗生素的耐受性。结果在滞留时间为0 h时,当抗生素在较低浓度时,耐药性细菌数量和比例处于较高水平;在滞留12 h的水样中,除庆大霉素外,环丙沙星、四环素、青霉素、头孢霉素和阿奇霉素,在浓度为4 mg/L时,就已经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耐药性细菌的数量和比例分别为52、52、21、46、38 CFU/100 ml和30.6%、30.4%、12.1%、26.9%、22.1%。与滞留0 h比较,滞留12 h的水样中,6种抗生素对细菌的半抑制浓度均下降。结论滞留12 h的管网水总异养菌群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增强。
潘丁周贺周嵘徐梦瑶王双玲苏进财张明露
关键词:半抑制浓度自来水供水管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