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卿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篇翻译
  • 3篇玄奘
  • 2篇译本
  • 2篇鸠摩罗什
  • 2篇罗什
  • 2篇教学
  • 1篇大学英语
  • 1篇典籍
  • 1篇对等
  • 1篇疫情
  • 1篇疫情影响
  • 1篇英语
  • 1篇佐哈尔
  • 1篇线上教学
  • 1篇教学效果
  • 1篇金刚经
  • 1篇兰亭
  • 1篇兰亭序
  • 1篇混合教学
  • 1篇混合式

机构

  • 7篇中国民用航空...

作者

  • 7篇赵卿
  • 1篇陈华妮

传媒

  • 3篇海外英语
  • 3篇科技视界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15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看《兰亭序》的翻译
2012年
汉语古代典籍是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将众多的汉语古代典籍用英文介绍给世界将大大促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促进中外之间的沟通。但翻译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是当代德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她提出在翻译过程中没有一个绝对的正确的方法,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那样根据译文在译入语文化中发挥的功能而定。她的这个理论被称为功能派理论。该文以著名古典散文《兰亭序》为例,探讨了汉语古代典籍的翻译。指出译文如果是充当读者读懂汉语原文的辅助工具,则应采取直译。如果译文是一篇相对独立的用来赏析的英文散文,则要注重译文的文采,译文和原文的字句就不需要那么贴近。如果译文是出现在旅游宣传册上,那译文的首要任务就是激起读者的旅游任务,这时,译文应该尽可能地符合译文读者的审美习惯,至于和原文在字面上是否贴近,那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赵卿
关键词:古代典籍功能派兰亭序
论中国古代佛经的对等翻译
2012年
在中国翻译史上,佛经翻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佛经翻译过程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当佛经被翻译成汉语以后,原来的梵文原典基本上都没有保存下来。这表明,至少在译者看来,译文可以替代原文,也就是说,译文和原文是对等的。翻译文化学派认为,翻译即改写,然而,由于佛经翻译人员特定的背景,可以认为,在佛经翻译中,改写并没有发生,至少是不明显的。
赵卿
关键词:佛经翻译对等改写
论《金刚经》玄奘译本的优越性被引量:1
2015年
《金刚经》在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六个译本,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鸠摩罗什的译本,这也是流通得最为广泛的一个译本,以至于人们一提到《金刚经》,自然就会想到鸠摩罗什的这个译本。这当然是有其原因的。事实上,鸠摩罗什的译本确实有其特点或者说是优点。但是,他的译本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翻译得过于简略模糊,一些佛学义理显得不是很清楚。相比之下,玄奘的译本就比较具体准确。一些在鸠摩罗什的译本中不清楚的问题,只要对照玄奘的译本,马上就会变得很清楚。所以,玄奘的译本对于鸠摩罗什的译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玄奘的译文确实有其优越性。本文将举例说明。
赵卿
关键词:鸠摩罗什玄奘金刚经翻译
疫情影响下的大学英语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
2023年
大学线上教学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之后全球广泛并持续采取的一个应急措施,远程授课模式保证大学课堂能够正常运行,但这种全新的上课方式也确实存在些许问题,文章选取某专业大一学生和他们的授课教师为研究对象,研究在大学英语线上教学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并试图找出解决方法。
周丹强玉赵卿
关键词:大学英语线上教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评价创新探索——评《混合式教学有效性评价研究与实践》被引量:11
2021年
随着教育部关于国家一流课程建设的深入推进,许多高校开展了混合式教学改革,混合教学研究也成为教育教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作为国家五类金课之一,混合式一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是教学效果的有效评价。本文笔者基于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项目:外国语学院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E2021045)的研究成果认为,混合式教学评价研究可为混合式教学评价的有效开展以及混合式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理论参考,进一步推动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
陈华妮赵卿
关键词:混合教学混合式教学教学效果
从玄奘的翻译看多元系统理论的不足被引量:2
2015年
伊埃文·佐哈尔是当代著名的文化理论家,尽管他并不以翻译理论家著称,但他在1978年发表的"翻译文学在文化系统中的地位"一文中提出的多元系统论对翻译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本人也被认为是翻译研究学派的先驱之一。根据多元系统论,翻译文学在整个文学系统中可以占据不同的地位。当翻译文学在整个文学系统中占据中心地位时,翻译倾向于采取异化的方法,译文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将非常接近原文,做到充分的翻译。反之,当翻译文学在整个文学系统中占据边缘地位时,译文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将非常接近译入语文学系统的规范,译文会采用归化的方法,也就是说,译文为了迁就读者,会尽量使用读者所熟悉的语言和结构而牺牲原文。玄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翻译家,也是四大佛经译师之一。他的译文被称为"新译"。他翻译的佛经在数量上超过了其他三大译师所译卷数的总和,在质量上也达到自有佛经汉译以来的最高水平。另外,在翻译工作的组织和翻译人才的培养方面,玄奘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旨在在研究玄奘佛经译文的基础上,证明多元系统论有它不适用的地方。简单地说,佛经虽然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但依然占据的只是边缘的位置,玄奘的译文也是如此,应该采用归化的方法,即在形式和内容上接近译入语。但是,玄奘的译文一看就是一种"外国文学",至少和中国古代的文言文是有相当距离的,可以说玄奘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了异化的方法,充分保留佛经原文的特点。这和多元系统论是不一致的。本文将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赵卿
关键词:玄奘多元系统论
《阿弥陀经》鸠摩罗什译本与玄奘译本之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阿弥陀经》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部重要经典,这部经和《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经》一起被称为中国佛教净土宗的三经,这部经也是中国佛教丛林晚课的内容之一。全经主要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环境的种种优雅之处,以便令读者生起向往。这部经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译本,一个是鸠摩罗什的《佛说阿弥陀经》,一部是玄奘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这两部经各有特点,本文将通过一些例子对两部经进行比较。
赵卿
关键词:鸠摩罗什玄奘翻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