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刚

作品数:231 被引量:2,363H指数:23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2篇期刊文章
  • 42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197篇建筑科学
  • 50篇交通运输工程
  • 9篇文化科学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5篇混凝土
  • 47篇抗震
  • 33篇桥梁
  • 32篇应力
  • 29篇FRP
  • 24篇预应力
  • 22篇抗震性
  • 22篇抗震性能
  • 21篇延性
  • 20篇抗弯
  • 19篇地震
  • 19篇混凝土梁
  • 19篇钢筋
  • 19篇钢筋混凝
  • 19篇钢筋混凝土
  • 18篇抗震加固
  • 17篇玄武岩纤维
  • 14篇载力
  • 14篇抗弯加固
  • 13篇土结构

机构

  • 221篇东南大学
  • 29篇北京特希达技...
  • 25篇北京特希达科...
  • 24篇南京林业大学
  • 12篇交通部公路科...
  • 11篇浙江石金玄武...
  • 9篇江南大学
  • 9篇江西赣粤高速...
  • 8篇西南交通大学
  • 5篇日本茨城大学
  • 3篇河海大学
  • 3篇福州大学
  • 3篇辽宁工程技术...
  • 3篇扬州大学
  • 2篇国家电网公司
  • 2篇南京航空航天...
  • 2篇金陵科技学院
  • 2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长安大学
  • 2篇苏州科技学院

作者

  • 228篇吴刚
  • 73篇吴智深
  • 34篇魏洋
  • 18篇顾冬生
  • 15篇吕志涛
  • 13篇吴刚
  • 12篇王克海
  • 12篇朱虹
  • 11篇董志强
  • 11篇郭正兴
  • 9篇罗云标
  • 8篇惠迎新
  • 7篇孟少平
  • 7篇何小元
  • 6篇李冲
  • 6篇孙泽阳
  • 5篇郝建兵
  • 5篇张齐生
  • 5篇施嘉伟
  • 5篇杨才千

传媒

  • 31篇土木工程学报
  • 21篇建筑结构
  • 1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0篇工业建筑
  • 10篇工程力学
  • 10篇工程抗震与加...
  • 7篇建筑结构学报
  • 6篇施工技术
  • 6篇高科技纤维与...
  • 5篇地震工程与工...
  • 5篇Journa...
  • 4篇振动与冲击
  • 3篇世界地震工程
  • 3篇建筑技术
  • 3篇高等建筑教育
  • 3篇实验室研究与...
  • 2篇公路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江苏建筑
  • 2篇铁道学报

年份

  • 6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2
  • 9篇2021
  • 4篇2020
  • 9篇2019
  • 10篇2018
  • 13篇2017
  • 15篇2016
  • 14篇2015
  • 14篇2014
  • 16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20篇2010
  • 13篇2009
  • 7篇2008
  • 26篇2007
  • 6篇2006
  • 7篇2005
2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侧压竹集成材受压应力应变模型被引量:15
2015年
为了研究侧压竹集成材的受压应力应变模型,选取根部原竹制作侧压竹集成材构件,进行试验研究与分析.采用对称放置的非接触式激光位移计来测量轴向变形,得到了连续荷载-位移关系曲线.探讨了侧压竹集成材的受压破坏机理,其破坏过程可以分为5个阶段,即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荷载基本稳定阶段、荷载下降阶段和荷载残余阶段.侧压竹集成材的受压破坏属于延性破坏.侧压竹集成材在受压破坏过程中表现出5种典型的损伤形式,即胞壁层面损伤与层裂、胞壁屈曲与塌溃、微裂隙损伤区的形成与扩展、胶结界面损伤、胞壁断裂.基于试验结果与分析,给出了侧压竹集成材简化应力应变模型和精细应力应变模型,模型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
李海涛张齐生吴刚
关键词:侧压竹集成材受压
连续玄武岩纤维在墩柱抗震加固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进行了连续玄武岩纤维丝束缠绕与碳纤维布材包裹加固墩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对比试验研究,证实了连续玄武岩纤维丝束缠绕对墩柱抗震加固的有效性,其加固的试件,在延性、耗能能力、后期强度退化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改善.
吴刚胡显奇蒋剑彪石钱华
关键词:连续玄武岩纤维抗震加固延性
文献传递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极限强度分析
2006年
通过梁截面的应力-应变关系,在分析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整体变形的基础上,得到了极限状态下体外预应力钢筋的极限应力和混凝土梁的极限抗弯强度。将体外预应力钢筋应力的增加看作是作用在梁上等效荷载的增加,因此可以考虑不同的外荷载形式(包括对称荷载和不对称荷载)、不同的截面形式以及不同的体外预应力钢筋布置形式对梁极限状态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已有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王云飞孟少平吴刚
关键词: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等效荷载
PVDF涂层织物拉伸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为获得膜材的本构关系规律,以SH-1050P膜材为试验对象,采用纱线与拉伸方向夹角α为参数进行单轴拉伸破坏试验;然后进行多比例位移加载下的双轴拉伸试验,得到完整的单、双轴试验结果.假设膜片应变均匀且铺层与纱线无滑移,对单轴下膜片弹性模量与夹角α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推导,并获得膜材力学参数与方向角α的解析公式.同时,假设膜片在双轴加载下为正交弹性双向材料,求解出不同比例加载下的双轴弹性模量与泊松比.结果表明,单轴下膜片弹性模量可按2%的应变划分为弹性与塑性2个阶段,其值与2倍夹角的正弦成线性关系.而双轴试验情况下,在1∶1等量加载时,双轴弹性模量与单轴相同;在非等量加载时,双向加载力离散越大,双轴弹性模量离散性也越大.
刘平吴刚唐柏鉴周道传缪玮
关键词:膜材双轴试验力学性能正交各向异性
锈蚀焊接空心球节点随机抗压承载力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焊接空心球节点(WHSJs)自1966年被提出以来,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空间网格结构中,至今已有55年的应用历史。由于环境的侵蚀、后期维护不到位等,焊接球节点锈蚀的现象屡见不鲜。该文针对随机锈蚀后焊接空心球节点的抗压承载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基于随机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了大量的随机数值分析,研究了锈蚀深度概率分布模型对抗压承载力折减系数的影响;利用曲线拟合技术提出了折减系数下限和上限曲线的理论计算公式;通过随机有限元的大量分析结果揭示了抗压折减系数随锈蚀深度概率分布模型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用于预测抗压折减系数概率分布模型的拟合公式;通过对具有不同几何参数的焊接空心球节点的分析,得到了该文结论对不同几何尺寸下焊接球节点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准确确定随机锈蚀焊接空心球节点抗压承载力折减系数的随机概率分布模型,可为随机锈蚀焊接球节点承载力的评估提供理论分析基础。
赵中伟吴刚
关键词:焊接空心球节点抗压承载力折减系数
近场地震下混凝土框架考虑不确定性的抗震风险与恢复性评估被引量:7
2019年
结构的抗震恢复性表征了结构震后维持和恢复其功能的能力,是近年来地震工程学界研究热点之一。文章以我国 8 度区典型中低层混凝土框架为例进行系统性的抗震恢复性评估。考虑结构设计参数以及震后修复行为的不确定性,探讨混凝土框架在远近场地震下的恢复性差异。通过增量动力分析的方法得到结构的易损性曲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计算结构的经济损失、震后残余功能以及结构功能恢复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远场地震,近场地震对结构的破坏作用显著;近场地震显著增大了结构的易损性,同时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更小的结构震后瞬时残余功能以及更长的功能恢复过程,降低结构的抗震恢复性;忽略结构不确定性会低估经济损失,一定程度上高估震后残余功能和结构抗震恢复性。研究结果可为考虑近场地震的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新建设计或者维护加固提供参考。
徐积刚吴刚吴刚冯德成
关键词:混凝土框架近场地震不确定性
板式橡胶支座摩擦滑移特性参数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对板式橡胶支座摩擦滑移特性进行数值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滞回曲线和等效黏滞阻尼比方面的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模拟结果能与试验结果很好吻合,说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中对单元的选择、接触的处理及模型简化等能有效用于板式橡胶支座的模拟,可较好预测板式橡胶支座的滑动耗能特性。基于此模型,进一步分析橡胶层厚度、支座宽度等参数对支座滑移特性的影响,为后续建立支座合理分析模型奠定基础。
吴刚王克海李冲惠迎新
关键词:板式橡胶支座数值模拟摩擦滑移
板式橡胶支座摩擦性能对中小跨径梁桥地震响应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为分析板式橡胶支座摩擦性能对中小跨径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建立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2种桥型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对比不同支座滑动摩擦系数对2种桥型在纵横桥向地震作用下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横桥向地震作用下,简支梁桥主梁易发生转动,对于墩台处的横向限位装置设计参数需区别设计,而连续梁桥主梁呈刚体平移,墩台处的横向限位装置可采用相同设计参数;在纵桥向地震作用下,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桥台处支座更易发生脱空或滑落;在不同方向地震激励下,两种桥型桥墩墩底曲率均随支座摩擦系数增加而增大;在中小跨径梁桥结构设计时,可通过设计不同支座接触面来选择有利于结构抗震的摩擦系数。
余小晴吴刚吴必涛
关键词:桥梁抗震板式橡胶支座有限元分析摩擦滑移地震响应
不同约束方式对匝道桥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近年来,地震作用下的匝道桥表现出较高的地震易损性。为建立匝道桥的有效约束方式,以减小其地震损伤,本文基于汶川地震中连续梁桥约束方式的调研结果,建立了4种不同匝道桥支座约束方式,并以石家庄石环线某匝道桥为例,对比分析了不同约束方式下匝道桥的自振特性及地震响应。结果表明:板式橡胶支座具有一定的剪切变形能力,可降低桥墩与支座组成的体系刚度,有效分散了上部结构的地震惯性力,保护了下部结构,但应注意其引起的较大主梁位移;固定支座或墩梁固结形式会放大桥墩受力,增加下部结构的损坏,不宜设置在高度较矮、刚度较大的桥墩上;双层挡块和垫石凹槽分级限位支座具有较好的限位能力,并可耗散部分地震能量。
王克海张盼盼吴刚鲁冠亚
关键词:桥梁工程匝道桥动力特性抗震性能
基于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技术的盾构隧道横截面收敛变形监测方法被引量:28
2013年
横截面收敛变形是评估盾构隧道运营期间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但现有的监测手段仅能满足对有限个等间距预设断面收敛变形的监测需求,对长达几公里以上的隧道任意断面进行全面的收敛变形监测还存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困难而无法实现。采用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覆盖隧道全线各断面,并提出一种通过测量内壁环向应变分布监测隧道任意横截面收敛变形的方法。该方法得到的收敛变形与应变分布呈显式线性关系,变形监测精度主要由传感器应变测量精度决定。其次,通过有限元算例的计算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最后,通过横向盾构隧道缩尺模型试验测试了所提方法对收敛变形的实测精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监测收敛变形的最大误差仅为15%。
沈圣吴智深杨才千洪万唐永圣吴刚
关键词:盾构隧道共轭梁法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