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厚
-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刺鬼眼穴联合膈下逐瘀汤治疗活动期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膈下逐瘀汤治疗活动期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脑肠肽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膈下逐瘀汤治疗,研究组接受针刺鬼眼穴联合膈下逐瘀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疗效情况、结肠黏膜病变及愈合情况、血清炎性因子、脑肠肽神经递质水平、生活质量进行分析比较,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工作,对比两组患者疾病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on评分、Geboes指数及病变活动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脑肠肽神经递质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P物质(S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长抑素(SS)与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问卷(IBDQ)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6个月内疾病复发率为17.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78%(P<0.05)。结论:针刺联合膈下逐瘀汤治疗可显著提高活动期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调节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脑肠肽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患者肠道黏膜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张厚刘耀武
- 关键词:针刺膈下逐瘀汤活动期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
- 自拟养阴运脾方治疗小儿脾胃阴虚型厌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自拟养阴运脾方治疗小儿脾胃阴虚型厌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8例脾胃阴虚型厌食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两组。对照组(49例)予以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观察组(49例)予以自拟养阴运脾方治疗。记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儿体重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0%,明显高于对照组(73.47%,P<0.05)。两组治疗后患儿体重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且以观察组增加更显著(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2.24%,与对照组(16.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养阴运脾方治疗小儿脾胃阴虚型厌食临床疗效佳,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厚
- 关键词:小儿厌食症安全性
- 黄芪总皂苷对脾虚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和血流量的改善作用研究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黄芪总皂苷对脾虚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和黏膜血流量的改善作用研究。方法:随机将60只SPF级SD雄性大鼠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和黄芪总皂苷小、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之外,其余各组建立大鼠脾虚模型,待造模4周后,小、中、高剂量组给予黄芪总皂苷灌胃,剂量分别为25、50、100mg/kg,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各组持续灌胃2周。观察各组大鼠的指标。结果: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的黏膜血流量、肠道灌流液IgA和血清NO、SOD、IgG均明显的降低,血清MDA升高(P<0.01);与模型组对比,黄芪总皂苷各剂量组的黏膜血流量、肠道灌流液IgA和血清NO、SOD、IgG均升高,黏膜损伤指数和血清MDA降低(P<0.05或P<0.01)。结论:黄芪总皂苷能抑制脾虚大鼠黏膜损伤,改善黏膜血流量,这可能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 张厚宋延秋陈广军
- 关键词:脾虚黄芪总皂苷黏膜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