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思齐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电解
  • 1篇电解法
  • 1篇性能研究
  • 1篇亚甲基
  • 1篇亚甲基蓝
  • 1篇渗滤
  • 1篇渗滤液
  • 1篇垃圾
  • 1篇垃圾焚烧
  • 1篇垃圾焚烧厂
  • 1篇垃圾渗滤
  • 1篇垃圾渗滤液
  • 1篇甲基
  • 1篇甲基蓝
  • 1篇光催化
  • 1篇反渗透
  • 1篇焚烧
  • 1篇焚烧厂
  • 1篇TIO
  • 1篇C3N4

机构

  • 2篇重庆大学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作者

  • 2篇李增霞
  • 2篇刘思齐
  • 1篇傅遍红
  • 1篇傅敏
  • 1篇郭淑慧

传媒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城市地理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g-C_3N_4/TiO_2对亚甲基蓝光催化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采用偏钛酸为钛前驱体,三聚氰胺为氮源,制备g-C3N4/TiO2复合纳米光催化材料,研究不同原料配比、焙烧温度及不同焙烧时间制备的g-C3N4/TiO2光催化材料对亚甲基蓝以可见光激发降解亚甲基蓝溶液,考察其光催化活性,采用紫外-可见吸收(UV-Vis)光谱、三维荧光(FS)光谱进行机理研究。
傅遍红李增霞郭淑慧傅敏刘思齐
关键词:亚甲基蓝光催化
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深化处理工艺
2016年
本实验分别采用电解法代替垃圾渗滤液常见工艺流程中的反渗透环节,处理某垃圾焚烧厂超滤后(反渗前)的不达标渗滤液出水。由实验得出:电解法的最佳条件为初始pH=5,电解时间5min,初始电压40V,极板间距3mm,COD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最高可达到66.29%,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采用三维荧光光谱结构分析得出,电解处理后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实验水样中的大分子物质,如芳香结构或不饱和共轭体系。
刘思齐李增霞
关键词:电解法反渗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