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志强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兴国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重症
  • 3篇ICU
  • 2篇湿化
  • 2篇通气
  • 2篇重症患者
  • 2篇获得性
  • 1篇动脉
  • 1篇动脉血
  • 1篇动脉血压
  • 1篇序贯
  • 1篇血压
  • 1篇氧疗
  • 1篇氧驱雾化
  • 1篇氧驱雾化吸入
  • 1篇液泵
  • 1篇正压通气
  • 1篇湿化氧疗
  • 1篇衰竭
  • 1篇体位
  • 1篇体位改变

机构

  • 7篇兴国县人民医...

作者

  • 7篇吕志强
  • 5篇钟建荣
  • 2篇罗建华
  • 1篇刘素珍

传媒

  • 2篇当代医学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应用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25例行经鼻高流量氧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邱欣良钟建荣吕志强石敏丽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正压通气
氧驱雾化吸入与持续气道湿化液泵入在ICU气管切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氧驱雾化吸入与持续气道湿化液泵入在ICU气管切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ICU气管切开患者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持续气道湿化液泵入,观察组给予氧驱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湿化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湿化21 d后,观察组平均痰液量及黏液黏稠度(Ⅲ度)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肺部感染率、气道黏膜出血、痰痂形成、院内感染率、死亡率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ICU转出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驱雾化吸入在ICU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持续气道湿化液泵入,可提高ICU转出率,降低院内感染率、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钟建荣罗建华俞志茹邱欣良吕志强娄长礼罗序森
关键词:氧驱雾化吸入
ICU获得性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ICU获得性吞咽功能障碍相关影响因素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ICU住院患者120例,按照有无吞咽功能障碍分为有吞咽障碍组(57例)和无吞咽障碍组(63例),比较2组性别、年龄、ICU住院时间、重新插管及死亡情况。结果 2组患者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吞咽障碍组患者ICU平均住院时间为(20.5±2.3)d,无吞咽障碍组患者ICU平均住院时间为(14.5±2.3)d,有吞咽障碍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明显长于无吞咽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84,P<0.05)。有吞咽障碍组患者重新插管率为25(43.86%),病死率为9(15.79%),无吞咽障碍组患者重新插管率为10(15.87%),病死率为1(1.59%),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患者发生吞咽功能障碍可延长患者ICU住院时间,增加重新插管率及病死率,临床应积极给予相应的治疗护理康复措施,以降低患者重新插管率及病死率。
钟建荣俞志茹罗建华邱欣良吕志强娄长礼罗序森
关键词:吞咽功能障碍ICU获得性
序贯经鼻高流量通气在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序贯经鼻高流量通气在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2020年1月收治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序贯经鼻高流量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转归情况和血气分析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转归情况包括再插管次数、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拔管后的血气分析两个指标PaO和PaCO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的护理上给予序贯经鼻高流量通气能够改善患者的转归情况,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得到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肖钺吕志强刘素珍
关键词:重症呼吸衰竭
ICU获得性肌无力早期认识干预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ICU获得性肌无力早期认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ICU获得性肌无力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治疗的同时,给予早期认识干预,对2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观察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早期认识干预后,其患者临床病情得到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患者并发生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5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ICU获得性肌无力早期认识干预下,患者获得性肌无力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有效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疾病治愈率。
钟建荣邱欣良俞志茹吕志强娄长礼罗序森
关键词:ICU
高流量湿化氧疗在严重创伤性湿肺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高流量湿化氧疗在严重创伤性湿肺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0年1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性湿肺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无创呼吸机,研究组给予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比2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症状好转时间、肺部病变吸收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肺实变率、气管插管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肺实变率、气管插管率差异显著(P<0.05),病死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高流量湿化氧疗应用于严重创伤性湿肺患者中,可以缩短肺部病变吸收时间、降低气管插管率、减少ICU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吕志强凌春邱欣良
关键词:创伤性湿肺重症患者临床疗效
体位改变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影响危重症患者的颅内压脑灌注压的相关因素,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危重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60例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并观测患者颅内压,检测方式为将微型传感器置入到患者颅内,分别使患者平卧、床头抬高10、20、30、40°进行观察。结果:经观察后发现,0、10、20、30、40°下患者的平均颅内压、动脉压以及脑灌注压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并且0°与40°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影响危重症患者颅内压脑灌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患者卧床体位的变化,将床头抬高30°对患者而言不仅可将颅内压有效降低,还可以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率。
钟建荣邱欣良吕志强娄长礼
关键词:危重症颅内压脑灌注压动脉血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