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永双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动力疗法
  • 1篇多糖核酸
  • 1篇有效性
  • 1篇照射
  • 1篇治疗带状疱疹
  • 1篇乳膏
  • 1篇神经性
  • 1篇神经性皮炎
  • 1篇湿疣
  • 1篇凝胶
  • 1篇皮炎
  • 1篇人干扰素
  • 1篇重组人干扰素
  • 1篇荨麻
  • 1篇荨麻疹
  • 1篇咪唑斯汀
  • 1篇疱疹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因子

机构

  • 4篇深圳市第三人...

作者

  • 4篇杨池梅
  • 4篇李永双
  • 3篇汪千红
  • 3篇杨榕青
  • 1篇黄捷

传媒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卡介菌多糖核酸、咪唑斯汀联合治疗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CU)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和该病的治疗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2010年1月-2014年6月接收的172例CU患者,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均分为两组,每组8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肌内注射,1 m L/次,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咪唑斯汀缓释片口服,10 mg/次,1次/d。治疗6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停药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3.5,P=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4,P=0.268)。治疗前,对照组临床症状积分为(26.9±7.2)分,观察组为(26.8±7.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3,P=0.837);治疗后,对照组临床症状积分为(21.5±6.7)分,观察组为(13.1±4.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85,P=0.004)。停药4周后,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2.4,P=0.000)。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与咪唑斯汀两者联合使用治疗难治性慢性荨麻疹,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具有正向意义,且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杨池梅杨榕青李永双汪千红
关键词:卡介菌多糖核酸咪唑斯汀有效性安全性
重组人干扰素凝胶辅助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凝胶辅助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及对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影响。方法采用乱数表法编码后随机将我院于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n=29)和试验组(n=31)。对照组给予常规光动力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给予重组人干扰素凝胶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病毒清除率、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半年后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32%,高于对照组(P <0.05);4周后试验组病毒清除率为90.32%,高于对照组的75.86%(P <0.05);4周后两组的TNF-α、IL-10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试验组降低更明显(P <0.05);4周后两组IL-2和IFN-γ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试验组升高明显(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 0.05);随访后试验组复发率为12.92%较对照组的31.05%低(P <0.05)。结论应用重组人干扰素凝胶辅助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明显,不仅提高病毒清除率,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的平衡,而且降低了复发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杨池梅李永双杨榕青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尖锐湿疣
泛昔洛韦联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泛昔洛韦联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诊治的60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泛昔洛韦250 mg/次,3次/d,疗程14 d,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波长810 nm,每日15min,疗程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水疱消失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完全结痂时间及后遗神经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水疱消失时间[(4.36±1.28)d vs(5.95±1.64)d]、疼痛缓解时间[(3.56±1.21)d vs(6.25±1.81)d]及完全结痂时间[(5.28±1.76)d vs(7.98±2.35)d]比较,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一年,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分别为6.7%、3.3%和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20.0%和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泛昔洛韦联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的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池梅汪千红李永双
关键词:泛昔洛韦半导体激光带状疱疹光疗
聚焦超声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6月的8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聚焦超声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对照组单独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比较两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 试验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焦超声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榕青杨池梅李永双汪千红黄捷
关键词:聚焦超声神经性皮炎糠酸莫米松乳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