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内镜
  • 3篇黏膜
  • 3篇病变
  • 2篇早期胃癌
  • 2篇黏膜下
  • 2篇黏膜下剥离术
  • 2篇胃癌
  • 2篇膜下
  • 2篇内镜黏膜
  • 2篇内镜黏膜下
  • 2篇内镜黏膜下剥...
  • 2篇内镜黏膜下剥...
  • 2篇癌前
  • 2篇癌前病变
  • 2篇剥离术
  • 2篇NBI
  • 2篇ESD
  • 2篇醋酸
  • 1篇胆胰
  • 1篇胆胰管

机构

  • 7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陈月莉
  • 3篇许晶
  • 3篇张建国
  • 2篇张留印
  • 2篇李亚男
  • 2篇张建国
  • 1篇申晓红
  • 1篇许晶

传媒

  • 2篇中国妇幼健康...
  • 2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癌症进展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高血压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评估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在无痛内镜检查过程中血压波动变化时检查的安全性。方法:本文通过对2009-08~2010-06在我院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48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查前后以及检查过程中的血压变化、波动情况进行了总结,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无痛胃镜检查时的安全性进行再评估。结果:高血压患者实施无痛胃镜检查时,给药后血压水平均下降,全部安全的接受了检查。结论:高血压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比较安全。但检查时除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外,还应关注血氧饱和度和心电监护等,控制麻醉用药剂量和药物维持时间,掌控胃镜检查时限。
丁莹红张留印陈月莉李亚男祖宏
关键词:高血压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性评估
不同手术前活检方案对早期胃癌及上皮内瘤变行ESD效果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手术前活检方案对早期胃癌及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早期胃癌或者上皮内瘤变行ESD患者90例,根据术前胃镜的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不同医院采用传统白光成像内镜(C-WLI)进行多块多次活检方案,再进行放大窄带成像内镜(M-NBI)模式检查,观察组在本院先应用C-WLI,进而进行M-NBI模式,比较不同手术前活检方案对早期胃癌及上皮内瘤变行ESD效果的影响,观察患者手术进行中的相关指标。结果 M-NBI的符合率为95.6%,C-WLI的符合率为70.0%,两种不同活检方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标本切除范围时间、标记时间以及处理标本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黏膜下注射时间、黏膜分离时间以及手术创面处理时间短于对照组,同时手术后活检标本数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取出的标本病理检查符合率为96.0%,对照组的符合率为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取材标本数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放大窄带成像内镜活检方法,能够提高取材阳性率,缩短内镜下ESD手术时间,减少取材标本数量,值得临床推广。
陈月莉张建国许晶
关键词: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窄带成像联合醋酸及亚甲蓝染色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narrow-band imaging,NBI)技术联合醋酸及亚甲蓝染色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2015年因各种消化道症状在我院内镜中心接受常规胃镜检查发现胃粘膜病变者共280例,纳入研究(局部胃粘膜颗粒不平、隆起性病变、隆起伴凹陷病变),随机分成4组,分别用醋酸、亚甲蓝、NBI、NBI联合醋酸及亚甲蓝染色,分别观察各组方法胃粘膜病变处腺管形态及微血管结构变化,进行病变清晰度评分,并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在镜下初步诊断病变性质(有无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早癌)与最终病理检查吻合率、敏感性及特异性方面,NBI联合醋酸及亚甲蓝组明显高于NBI组、亚甲蓝及醋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出NBI联合醋酸及亚甲蓝染色对病变微细结构的观察更清晰,准确活检,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吻合率高,提高病变的检出率。结论:由于胃镜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应用,胃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已成为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检查手段,由于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由于病灶较小,容易漏诊及误诊;NB I联合醋酸及亚甲蓝染色,对可疑病灶细微观察黏膜表面腺管及微血管结构的变化观察更清晰,对病变性质初步评价,靶向活检,减少了镜下活检的盲目性,提高了与病理检查的吻合率,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陈月莉张建国许晶
关键词:醋酸亚甲蓝NBI粘膜病变
胶囊内镜在消化系统的应用体会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和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应用。方法:总结32例患者的胶囊内镜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检出病变28例,阳性率87.5%,胶囊内镜全部通过小肠,无并发症。结论:胶囊内镜是一种有效的诊断小肠疾病的方法,是诊断小肠疾病的首选;同时,对于经济条件好的人群,适用于健康体检。
陈月莉张留印丁莹红李亚男申晓红
关键词:胶囊内镜
吲哚美辛预防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胰腺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在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0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的ERCP方案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术前使用地西泮、哌替啶、山莨菪碱,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前加用吲哚美辛。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胃蠕动次数、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24h,观察组血清淀粉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观察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吲哚美辛能有效减少术中胃蠕动次数、术后高淀粉酶血症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陈月莉张建国王昭月
关键词:吲哚美辛胆总管结石胰腺炎
NBI联合醋酸染色在胃黏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2016年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narrow-band imaging,NBI)联合醋酸染色对胃黏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各种行胃镜检查的病例,对于粘膜不平、隆起糜烂、隆起凹陷病变者随机分成4组,分别用普通白光、普通白光+醋酸染色、NBI、NBI+醋酸染色,分别观察胃黏膜病变处腺管形态及微血管结构变化,进行病变清晰度评分,评价病变性质,并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入选360例患者,NBI+醋酸染色观察病变时腺管结构及微血管走形变化更清晰,内镜与病理的诊断符合率高,显示NBI联合醋酸染色对病变微细结构的观察有明显优势。结论:NB I联合醋酸染色技术,达到优势互补,对病变初步定性及准确取材意义重大,提高活检检查的准确性,进而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陈月莉张建国许晶
关键词:醋酸NBI胃黏膜病变
张氏剥离刀与远视距法在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已成为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重要治疗方法,其所用刀具主要有日本的Dual刀、IT nano刀、IT2刀等。这些刀具在食管ESD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部分ESD中使用仍有困难,有较高并发症发生风险,且需要依赖进口,价格昂贵。
张建国许晶陈月莉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食管远视癌前病变ESD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