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原位
  • 2篇激光
  • 2篇激光原位
  • 1篇眼前段
  • 1篇眼球震颤
  • 1篇震颤
  • 1篇术后
  • 1篇前房
  • 1篇前房深度
  • 1篇磨镶术
  • 1篇近视
  • 1篇角膜
  • 1篇角膜磨镶术
  • 1篇LASIK
  • 1篇LASIK术
  • 1篇LASIK术...

机构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2篇张幼梅
  • 2篇田英
  • 2篇张改玲
  • 2篇王卫群
  • 2篇张晓兰
  • 1篇郭晓东
  • 1篇刘欢

传媒

  • 2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矫正伴眼球震颤的近视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评价LASIK治疗伴有眼球震颤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例(11眼)伴有眼球震颤的近视行LASIK治疗。术后随访1d、10d、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结果术后1年的裸眼视力均〉10.6;10眼(90.9%)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1眼(9.1%)最佳矫正视力比术前下降2行。术后3个月11眼残留屈光度(等值球镜度)均在±0.5D以内,术后6个月为-0.25~-0.75D,术后1年无屈光回退。术后7眼眼球震颤减轻,2例代偿头位消失,4例改善。角膜地形图显示,均无偏中心切削。结论对伴有眼球震颤的近视,恰当的病例选择、积极主动的手术前训练,以及手术中合理的处理,大部分患者都能顺利完成LASIK手术,并能达到预期的手术效果。
郭晓东田英张改玲张晓兰张幼梅王卫群
关键词:近视眼球震颤
新型眼前段分析系统测量LASIK术后角膜及前房变化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Sirius新型眼前段分析系统测量LASI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曲率、前房深度及前房容积变化。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LASIK矫正近视及复性近视散光96例(96只眼),术前及术后10d行Sirius新型眼前段分析仪检查,分别记录手术前后角膜后表面曲率、前房深度及前房容积相关数据,并分析其变化。结果术后10d角膜中央3mm区角膜后表面曲率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0,P=0.818)。而5113121及7mm区后表面曲率较术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16,P=0.000;t=11.615,P=0.000)。术后10d前房深度和前房容积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32,P=0.000;t=6.626,P=0.000)。术前和术后角膜后表面曲率(直径3mm、5mm及7mm区)、前房深度及前房容积三者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LASI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旁中央区较陡峭;术后早期前房变浅,前房容积变小,且手术前后角膜后表面曲率、前房深度及前房容积的变化均无明显相关性。
王卫群杨应琴刘欢田英张改玲张晓兰张幼梅
关键词:角膜磨镶术激光原位前房深度前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