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凯
-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3D打印的截骨导向板的设计与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利用3D打印技术和逆向工程软件图像处理技术设计可用于手术中精确截骨矫形的导向板。方法选择1例胫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患者,分别获得患侧肢体及健侧肢体的CT数据,利用逆向工程软件重建三维模型及健、患侧镜像重叠等获得最佳截骨平面,导入UG NX8.5中设计截骨导向板,最后导入3D打印机获得胫骨畸形模型及导向板,用于模拟手术操作及术中精确截骨。结果术前及术中模拟手术截骨矫形结果一致,截骨导向板与患者胫骨畸形愈合处精确匹配,骨折畸形矫正位置良好,下肢力线恢复,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及2个月随访显示情况良好。结论 3D打印技术和逆向工程软件设计的截骨板能使骨科医师术前进行精确的评估,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放射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精确性。
- 赵凯程奎杨晶倪鹏辉刘大鹏
- 关键词:逆向工程3D打印
- 可吸收材料在骨折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5年
- 骨折愈合的机制十分复杂,具体机制远未弄清。自1892年wollf定理提出以来,人们已认识到骨组织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生物力学作用是影响其形状、内部结构、分布和微结构的完整性变化等最关键的因素。虽然其具体机制远未弄清,目前普遍认为骨的这种功能适应性机制可以扩展到骨折愈合过程中,进而认为骨折愈合过程中力学调控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坚硬金属接骨板内固定后的应力遮挡效应被逐步认识,骨科临床中常用的植人材料多由钛、钢及其与镍、铬等金属的合金制成,坚硬的生物惰性金属材料由于弹性模量远高于骨,可能不是制造接骨板的最佳材料。内固定材料弹性模量太大,会产生应力遮挡。大量证据表明,坚强加压内固定时骨折发生愈合的同时,可诱发局部骨质疏松,因而在固定骨板取出之后,容易出现再骨折,同时使应力不能正常的沿骨干传递,会破坏骨折愈合及再塑性。虽然存在其他类型的金属内固定物,比如钽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学及生物学性能,并且在骨科临床实验中取得了短期疗效,但缺乏大量中远期的临床随访资料,而且钽金属价格昂贵、造模困难,未能够成为目前内固定物的主流[1]。所以这些原因就促使人们寻找更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 赵凯努尔波力·哈里木杨晶刘大鹏
- 关键词:骨折愈合过程可吸收材料应力遮挡效应接骨板内固定金属内固定物内固定材料
- 数字化快速成形技术在骨折畸形愈合个体化治疗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通过数字骨科技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及快速成形技术,初步探究数字骨科、快速成形技术在矫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意义。为骨折畸形愈合个体化手术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种参考方向。方法选择1例胫骨骨折术后畸形愈合的患者,进行双下肢DR摄影、连续螺旋CT扫描,利用数字骨科软件计算机分析、计算与数字化快速成形技术重建患者畸形骨骼模型,根据患肢在三维空间内的畸形情况,并通过计算机分析、计算截骨角度及截骨方向,并设计截骨导航模板,制定手术方案及术前模拟手术操作。术中将快速成形技术制作的截骨导航模板置于胫骨畸形愈合处,按照预先通过数字骨科技术设计的截骨角度进行截骨,后用骨延长支架进行固定。结果手术过程与术前模拟手术操作完全一致,通过数字骨科技术设计的截骨导航模板与患者胫骨畸形愈合处精确匹配,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周围软组织损伤,手术顺利,无并发症,患者术后恢复好。结论数字化快速成形技术能够使骨科医生在术前精确、直观地了解四肢骨折畸形愈合的情况,提高诊断率,精确指导制定手术方案,模拟手术操作,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安全性,缩短了手术时间。
- 杨晶程奎倪鹏辉赵凯刘大鹏
- 关键词:数字骨科个体化治疗
- 应用3D打印截骨导航模板进行胫骨截骨矫形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索数字3D打印截骨导航模板在骨科截骨矫形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名胫骨畸形愈合的患者,通过提取该患者CT平扫所得的DICOM格式数据,利用计算机辅助处理软件(Mimics 15.0和Unigraphics NX 9.0)进行图像处理、阈值分析等操作,建立与患者胫骨畸形愈合处三维互补的胫骨截骨导航模板的数字模型,并借助于3D打印机打印出实物模型,术中按照预先设计的截骨通道进行胫骨截骨矫形治疗。结果:3D打印截骨导航模板治疗胫骨畸形,术中操作简单,术后随访6月显示胫骨畸形矫正效果良好,患肢短缩得以纠正。结论:借助于3D打印技术所制成的截骨导航模板,为骨科截骨矫形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增加了截骨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 杨宇刘大鹏程奎凯赛尔江.艾合买提赵凯
- 关键词:数字骨科3D打印导航模板截骨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