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峰

作品数:5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人性
  • 2篇人性化
  • 2篇公共交通
  • 2篇城市公共交通
  • 1篇地域文化
  • 1篇动车
  • 1篇动车组
  • 1篇用户
  • 1篇用户体验
  • 1篇手机
  • 1篇手势
  • 1篇手势交互
  • 1篇人机
  • 1篇人机工程
  • 1篇人机工程学
  • 1篇列车
  • 1篇驾驶
  • 1篇驾驶室
  • 1篇驾驶室设计
  • 1篇交互设计

机构

  • 5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南车青岛四方...
  • 1篇中车青岛四方...

作者

  • 5篇魏峰
  • 3篇徐伯初
  • 3篇董石羽
  • 2篇支锦亦
  • 1篇胡亚锋
  • 1篇徐平
  • 1篇陆冀宁
  • 1篇向泽锐
  • 1篇孙岩

传媒

  • 2篇包装工程
  • 1篇艺术与设计(...
  • 1篇装饰
  • 1篇机械设计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服务设计研究——以成都为例被引量:7
2016年
本文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分析了公共交通系统领域中服务设计的构成,探索了公共交通系统建设与用户群体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面向使用功能、情感、路径和交互的四种体验型服务设计模式,并以成都的公共交通为例进行了分析,探讨和验证了服务设计理论在公共交通系统中的适用性和应用价值,为进一步展开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徐伯初魏峰
关键词:城市公共交通用户体验人性化
城市公共交通形象识别系统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通过分析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及其形象设计的要素和原则,研究形象识别方法在城市公共交通形象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以形象识别理论为基础,结合公共交通规划、管理和物质系统的自身特点,提出了城市公共交通形象识别系统。以成都市为例,从理念识别、服务识别和视觉识别等3个层面对"熊猫文化"在成都公共交通系统形象识别中的应用进行了解析。结论城市公共交通形象识别系统为城市公共交通形象的塑造和解读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理论研究方法。
魏峰董石羽徐平
关键词:城市公共交通地域文化人性化
高速动车组驾驶室设计中的人机界面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在高速动车组驾驶室的人机关系分析与设计中,驾驶室的空间尺度关系、视野、操纵设备的分布和人机环境等因素,将直接影响列车行驶的安全、效率、舒适和健康。应用人机关系分析与研究,合理地配置驾驶室室内环境以及操作和显示设备,将有效地提高司机操作的安全性、便利性和作业效率,从而给司机提供一个方便舒适的操作空间,减少体力、心理疲劳,降低人为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使人-机匹配达到最优,以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
胡亚锋魏峰支锦亦
关键词:人机工程学高速动车组驾驶室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高速列车座椅舒适度评估与应用被引量:25
2017年
为将高速列车乘客座椅舒适度影响因素中的定性问题进行综合定量评价与分析,以乘客的生理、安全、行为、心理和审美为出发点建立了基于乘客需求分析的高速列车乘客座椅舒适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座椅舒适度的综合评价模型。在用户体验的基础上,以高速列车二等座椅的设计方案为例进行了舒适度综合评价分析和应用。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能够有效针对不同列车座椅设计方案进行舒适度影响因素的比较和分析,为座椅的设计评估和企业的选型提供了可量化参考的依据。
魏峰董石羽徐伯初支锦亦郭小锋陆冀宁
关键词:FAHP高速列车
基于人类行为学的触屏手机手势交互设计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从人类行为学角度对产品的使用特点进行研究,探讨符合使用者操作触屏手机习惯的人性化交互设计方法。方法对志愿者的手部尺寸及其对触屏手机手势交互操作进行统计分析,完成从定量到定性的实验及分析;根据实验及分析结果,以用户体验为中心,遵循人类行为学原则,提出触屏手机手势交互设计人性化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得出优化设计方案。结论给出两个基于人类行为学的触屏手机虚拟键盘设计方案,将触控面积提高到现有手机的2.19倍;简化操作步骤,增强键盘录入的效率、准确性和易用性。
孙岩董石羽徐伯初向泽锐魏峰
关键词:交互设计手势交互触屏手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