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蚊媒传播的疾病,如疟疾、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黄热病等已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但至今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沃尔巴克氏体是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经母系遗传的共生菌,可诱导蚊群产生胞质不相容。迄今为止.胞质不相容的分子机制尚未明确。但“锁.钥匙”模型(lock and keymodel)、“移除一归还”模型(titration-restitution model)和“减速”模型(slow-motionmodel)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胞质不相容现象。胞质不相容产生的整个过程极为复杂,是多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该文就胞质不相容的模型及分子机制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