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低度
  • 1篇低度恶性
  • 1篇低度恶性肌纤...
  • 1篇影像
  • 1篇肉瘤
  • 1篇神经内分泌
  • 1篇神经内分泌肿...
  • 1篇女性
  • 1篇前纵隔
  • 1篇肿瘤
  • 1篇椎旁
  • 1篇椎旁肌
  • 1篇纵隔
  • 1篇围绝经
  • 1篇围绝经期
  • 1篇围绝经期女性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肉瘤
  • 1篇纤维母细胞
  • 1篇母细胞

机构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市第九人...

作者

  • 3篇郑朝阳
  • 1篇叶德湫
  • 1篇陈杰云
  • 1篇陈维
  • 1篇陈向荣
  • 1篇黄永础
  • 1篇张志诚
  • 1篇颜晓兰

传媒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西部医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的影像诊断及误诊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LGMS)的影像学表现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LGM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8例行CT检查,其中5例行CT平扫加增强检查;4例行MR检查,其中1例行平扫加增强检查。结果 9例LGMS中,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肿块5例,病灶形态不规则4例,向周围组织侵犯4例。CT平扫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影,4例增强后可见大小不等的囊变、坏死区,1例强化均匀;MR平扫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稍高信号,增强呈不均匀强化;1例内见点状钙化及出血。8例术前误诊为其他肿瘤。结论 LGMS临床罕见,其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确诊仍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张志诚郑朝阳黄永础陈向荣
关键词: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磁共振成像
围绝经期女性椎体及椎旁肌脂肪IDEAL-IQ定量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IDEAL-IQ技术评估围绝经期女性腰椎椎体骨髓及椎旁肌脂肪含量定量分析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围绝经期女性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腰椎IDEAL-IQ扫描。根据绝经时间,将受检者分为未绝经、0年<绝经时间≤5年、5年<绝经时间≤10年、绝经时间>10年四组,每组各20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分组腰椎椎体脂肪百分比(FF_(v))及双侧椎旁肌脂肪百分比(FF_(Lm)、FF_(Rm));年龄、绝经时间与FF_(v)、FF_(Lm)、FF_(Rm)值分别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不同围绝经期组患者FF_(v)、FF_(Lm)、FF_(Rm)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与腰椎FF_(v)、FF_(Lm)、FF_(Rm)值均呈正相关(r=0.523、0.767、0.775;P均<0.001);绝经时间与腰椎FF_(v)、FF_(Lm)、FF_(Rm)值均呈正相关(r=0.490、0.742、0.741;P均<0.001)。结论IDEAL-IQ技术可定量评估围绝经期女性腰椎椎体骨髓及椎旁肌脂肪含量,对揭示绝经时间与椎体骨髓及椎旁肌脂肪含量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张志诚陈维林钱森郑朝阳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围绝经期
前纵隔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
2022年
目的:对前纵隔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影像表现进行分析归纳。方法:回顾性研究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诊疗过的10例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CT影像资料,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前纵隔神经内分泌肿瘤,总结该病CT影像特点。结果:10例患者中,女2例,男8例,平均年龄60.1岁,30%有胸痛,30%有咳嗽咳痰,其余无特殊症状。其中大细胞癌2例、小细胞癌2例、不典型类癌6例。CT上为前上纵隔体积巨大占位,呈软组织密度影,最大直径为9.1cm,3例出现钙化,6例出现坏死,较大的病灶表现出侵袭性,4例累及邻近血管,6例累及周围胸膜,增强检查呈中度或明显强化,强化不均匀,7例瘤内可见细小血管强化影,6例合并纵隔多发淋巴结转移,3例发生远处转移。结论:前纵隔神经内分泌肿瘤常见于中老年男性,具有体积大、易坏死、明显侵袭性、淋巴结转移等恶性肿瘤表现,其中瘤内细小血管强化影对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但确诊仍需结合病理检查结果。
叶德湫颜晓兰郑朝阳陈杰云
关键词:前纵隔神经内分泌肿瘤C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