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东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卡维地洛组42例,美托洛尔组44例,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心功能、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卡维地洛组NYHA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动图指标(LVEF、SV)改善优于美托洛尔组(P<0.05);卡维地洛组在降低收缩压及舒张压方面均优于美托洛尔组(P<0.05),而美托洛尔组在降低心率方面则明显优于卡维地洛组(P<0.05)。结论卡维地洛及美托洛尔均能明显改善心功能,但卡维地洛的疗效更为显著。
- 谢为民吕江王心群涂小玲付东周蓉周明生
- 关键词:卡维地洛美托洛尔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 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四川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内一科就诊的3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有210例患者,试验组有15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试验组患者使用阿卡波糖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同时比较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的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值。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P<0.05)。在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的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的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均较低(P<0.05)。结论 :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确切。
- 王浩宇付东
- 关键词:二甲双胍阿卡波糖2型糖尿病
- 血清IGF-1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关系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T2DN)患者早期肾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T2DN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两组:单纯糖尿病组(SDM组)和糖尿病肾病组(DN组)。比较两组IGF-1水平、清晨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2hPG)、UAER、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结果两组FPG、2h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M组UAER、Cys-C、RBP和IGF-1水平分别为(12.93±1.28)μg/min、2.32(1.93~3.27)mg/L、(3.71±0.53)mg/L和147.43(109.32~174.27)ng/mL,显著低于DN组(P<0.05);IGF-1>200ng/mL组的UAER、Cys-C和RBP水平分别为(141.72±31.82)μg/min、4.35(4.02~4.93)mg/L和(6.46±1.07)mg/L,显著高于IGF-1<200ng/mL组(P<0.05);经相关性分析,IGF-1水平与UAER、Cys-C和RBP均呈正相关(r=0.293,r=0.388,r=0.402,P均<0.05)。结论 IGF-1水平与T2DN患者早期肾损伤标志物呈正相关,可能是预测T2DN早期肾损伤的新指标。
- 王浩宇付东
- 关键词: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2型糖尿病肾病
-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变化以及安全性。方法:将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行基础治疗+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两周,对照组行基础治疗+丹参粉剂静脉滴注,疗程两周,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和血纤维蛋白原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急性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纤维蛋白原指标显著下降(P<0.01)。结论:疏血通有明显降低血液黏滞度作用,对急性脑梗死有良好作用且不良反应小,易耐受。
- 涂小玲陈文广付东王心群周明生喻萍
- 关键词:脑梗死疏血通注射液疗效血液流变学
- 常规加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 2014年
- 目的:观察常规加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丹红注射液,每次3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2周。观察两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改善51例,占91.1%;对照组46例,占82.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41例,占73.2%;对照组35例,占6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高切黏度指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常规加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满意,且安全。
- 周明生张文喻平付东张桃琼郭刚王瑜琦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丹红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