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FPG
  • 3篇慢性
  • 3篇慢性丙型
  • 3篇肝炎
  • 3篇HBA1C
  • 3篇HCV-RN...
  • 3篇丙肝
  • 3篇丙型
  • 3篇丙型肝炎
  • 2篇载量
  • 2篇慢性丙型肝炎
  • 2篇果糖胺
  • 1篇毒性肝炎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患者
  • 1篇慢性丙肝
  • 1篇慢性丙型病毒...
  • 1篇菌病
  • 1篇核酸

机构

  • 4篇石河子大学
  • 3篇石河子大学医...
  • 1篇聊城市第二人...

作者

  • 5篇徐兰芝
  • 4篇左维泽
  • 1篇陈光海
  • 1篇朱庆峰
  • 1篇王远志
  • 1篇程丽
  • 1篇齐有涛

传媒

  • 2篇吉林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HCV-RNA载量与FPG、FA、HbA1C的差异性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慢性丙肝合并糖尿病(CHC-DM)患者不同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载量与空腹血糖(FPG)、果糖胺(FA)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的差异性。方法:选取CHC-DM患者120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血清HCV-RNA,依据病毒载量将其分为4组,病毒阴性组48例、低病毒载量组18例、中病毒载量组29例、高病毒载量组25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FPG、FA、Hb Alc。另外选3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CHC-DM组的FPG、FA、Hb A1C的均值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CV-RNA载量组间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毒载量的增加,FPG、FA、Hb A1C水平有增高趋势。结论:CHC-DM患者FPG、FA、Hb A1C水平随着病毒载量的增加有增高趋势,应密切检测其动态变化。
徐兰芝左维泽
关键词:慢性丙肝HCV-RNA果糖胺
慢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HCV-RNA载量与FPG、FA、HbA1C的差异性分析
目的:分析慢丙肝合并糖尿病(CHC-DM)患者不同血清HCV-RNA载量与空腹血糖(FPG)、果糖胺(FA)、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G...
徐兰芝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果糖胺
文献传递
慢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HCV RNA载量与血清FPG、FA及HbA1C水平关系的研究
<正>目的了解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CHC-DM)患者的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与空腹血糖(FPG)、果糖胺(FA)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CHC-DM患者84例,采用荧光定量PCR...
徐兰芝左维泽
文献传递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HCV-RNA载量与FPG、FA、HbA_(1C)的关系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CHC-DM)患者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载量与空腹血糖(FPG)、果糖胺(FA)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的关系。方法 CHC-DM患者84例,依据血清HCVRNA水平分为阴性组(HCV-RNA<1.0×103IU/m L)、阳性组(HCV-RNA≥1.0×103IU/m L),比较两组血清FPG、FA、Hb A1C。结果 HCV-RNA阴性组20例、阳性组64例,阳性组血清FPG、Hb A1C水平及其异常率均高于阴性组(P均<0.05)。结论 CHC-DM患者血清HCV-RNA载量与FPG、Hb A1C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FA不相关。
徐兰芝左维泽
关键词: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
74例布鲁氏菌病初治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加强对布鲁氏菌病的流行趋势、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认识,了解和掌握现阶段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布氏菌病初治患者的发病趋势、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布鲁氏菌病患者呈逐年递增之势,发病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47.2岁,以成年男性为主;临床以发热(93.2%),关节痛(39.2%),乏力(37.8%),脾大(35.1%),多汗(20.3%)为主要症状;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降低(58.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下降(54.1%)、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50.0%)、羟丁酸脱氨酶增高(51.4%)。急性期组ALT升高率高于亚急性/慢性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4%vs.16.7%,χ^2=5.063,P=0.024)。结论:布鲁氏菌病有增加趋势,须加强对其监测及临床特征的认识。
陈光海徐兰芝齐有涛朱庆峰王远志程丽左维泽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发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