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娜

作品数:31 被引量:818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生物学
  • 10篇农业科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6篇土壤
  • 6篇草地
  • 5篇群落
  • 4篇水分
  • 4篇土壤水
  • 4篇土壤水分
  • 4篇丘陵区
  • 4篇自然保护
  • 4篇自然保护区
  • 4篇净初级生产力
  • 4篇黄土丘陵
  • 4篇黄土丘陵区
  • 4篇河岸带
  • 4篇保护区
  • 4篇长白山自然保...
  • 4篇初级生产力
  • 3篇叶面
  • 3篇叶面积
  • 3篇叶面积指数
  • 3篇植被

机构

  • 18篇中国科学院
  • 17篇中国科学院研...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国家自然科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国家科技基础...
  • 1篇中国科学院遥...

作者

  • 31篇张娜
  • 8篇于贵瑞
  • 6篇于振良
  • 5篇赵士洞
  • 5篇梁一民
  • 5篇吴芳芳
  • 4篇陈晓燕
  • 2篇孙晓敏
  • 2篇袁国富
  • 1篇温学发
  • 1篇张心昱
  • 1篇王鲜鲜
  • 1篇罗毅
  • 1篇孙威
  • 1篇张佳华
  • 1篇王媛
  • 1篇姚凤梅
  • 1篇张世春
  • 1篇高鲁鹏
  • 1篇周志强

传媒

  • 7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生态学报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环境科学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草业学报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遥感学报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降雨和土地利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以北京北护城河周边区域为例被引量:21
2014年
以北京北护城河周边区域为例,探讨了降雨和土地利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选取了2011—2012年4—11月的15场降雨,分别代表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这6个雨量级。利用校准的雨洪管理模型(StormWater Management Model,SWMM)分别模拟每次降雨事件下研究区7个控制断面的地表径流深度。结果表明,地表径流深度随降雨量的增加显著线性增加。当降雨量在不同量级之间变化时,地表径流深度的变化幅度不尽相同。在不同的降雨事件中,降雨量和地表径流深度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趋势可能有很大的差异,但地表径流深度在某一时刻的值的高低均决定于之前1~2 h的降雨量,而地表径流深度的总体上升或下降趋势均决定于前期累积的降雨量。地表径流深度随渗透面积比例的增加显著下降,且变化曲线存在临界阈值(为15%~20%)。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时,渗透面积比例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更大。研究结果可为控制汛期城市地表径流量和洪峰流量、减少城市内涝提供土地利用和管理方面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建议。
陈晓燕张娜吴芳芳
关键词:降雨量
亚洲小车蝗的多尺度分布格局
2017年
探讨亚洲小车蝗的空间分布,以及在不同尺度上影响其分布的生境因子。基于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敖包音高勒调查和实测的亚洲小车蝗密度与生境条件数据,获得研究区蝗虫生境适宜性评分值(S值)的空间分布图。对整个研究区的S值和相关生境变量分别进行Morans’I空间自相关分析、融合Moran’s I空间自相关尺度图的尺度方差分析、小波分析、或空隙度分析,以识别其等级结构和特征尺度。结果表明,亚洲小车蝗在<0.3 km、<0.7~1.0 km和<1.9 km这3个尺度域上出现斑块化分布。这是不同尺度上相关生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植被类型和植被盖度对蝗虫在这3个尺度域上的分布均有影响;坡度、坡向和地形湿度指数对蝗虫在中小尺度域上的分布有影响;高程对蝗虫在中大尺度域上的分布有影响;土壤沙粒含量、pH、有机质含量和植物叶片含氮量对蝗虫在中尺度域上的分布有影响。
李尧张娜
关键词:生境适宜性空间格局分析
城市河岸带夏季土壤表层温度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6年
探讨城市河岸带夏季土壤表层5 cm温度(以下简称土温)的多时间尺度变化,并据此分析影响不同时间尺度域内土温发生波动的因素.小波分析结果表明,土温可在多个时间尺度域上变化,具有5个时间特征尺度.土温在日、旬和两旬尺度上的波动主要受总太阳辐射量变化的影响;在月和季节尺度上的波动主要受下垫面植被配置的影响.其中,在月和季节尺度上,地上植物生长状况对土温的影响较大,且不同植被类型(针叶大乔木、阔叶小乔木、阔叶大乔木和草灌植物)的草灌层覆盖度和高度及乔木层叶生物量对土温变化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植被类型和冠层结构对土温变化也有一定影响:冠层株型为圆锥形的针叶乔木下的土温显著低于株型为球形的阔叶乔木下的土温.另外,相比阔叶乔木,针叶乔木的降温效应更为明显:当针叶乔木下的草灌层覆盖度达到30%时,表现出明显的降温效应;而对于阔叶乔木,覆盖度需达到60%.
郑潇柔张娜
关键词:小波分析植被类型冠层结构
长期监测水体可溶性有机碳变化趋势与影响因子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9年
美国、欧洲等长期监测表明,地表水体可溶性有机碳(DOC)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水体DOC增高将导致地表水有机酸增加、pH变化缓冲能力增加、水体颜色增加、水体可见光和紫外光穿透能力降低等,也会对淡水养殖业、饮用水质量、河口和沿海生态系统、碳循环带来广泛的影响。大多数河流有机碳的浓度对水文过程响应非常敏感,流域的地质和岩石特征影响着河流水体的DOC含量。在空间分布上,DOC同温度呈反相关,但在时间变化和特定监测点位,水中DOC同温度呈正相关。酸沉降、CO2浓度增高和氮富集等变化也可能影响地表水体DOC的变化。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唯有三江湿地站从2004年开始监测地表水中DOC含量,其他关于水体DOC变化的长期监测和影响因子研究很少,在我国典型生态系统开展地表水、土壤水DOC长期监测与影响因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娜张心昱高鲁鹏
关键词:可溶性有机碳
北京城区河岸带的物理结构对交通污染物扩散特征影响的模拟
2014年
以北京城区北护城河为例,探讨具有不同物理结构的河岸带对交通污染物扩散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季节,不同物理结构的河岸带对应不同的ρ分布和最大质量浓度落地点xρmax,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其中,与线源水平方向上的距离对xρmax的影响最大,但需结合其他因素综合分析xρmax在河岸带或河流中的相对位置;与线源垂直方向上的高度H对ρ和xρmax均有影响.同时,线源源强和气象参数(如大气稳定度和风速)对交通污染物的扩散特征也有影响.
吴芳芳张娜陈晓燕
关键词:气象参数
雨洪管理模型SWMM的原理、参数和应用被引量:105
2013年
对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地表径流污染负荷估算模型的分析表明,雨洪管理模型SWMM(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是最适合于城市地表径流及其污染负荷研究的模型。SWMM已在国内外城市地区暴雨洪水的地表径流过程、地表径流量和污染负荷量的估算与预测,以及对合流式和分流式下水道、排污管道和其他排水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方面获得了成功应用。深入分析了SWMM中主要模块的基本原理和计算过程,总结了校准主要参数的方法;并对主要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得出SWMM的敏感参数主要包括非渗透面积比例、地表渗透能力、坡面漫流宽度、非渗透地表洼蓄贮存深度、导管的长度和内径。最后,提出了SWMM尚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改进方向。
陈晓燕张娜吴芳芳贺兵
关键词:地表径流污染负荷
基于遥感和地面数据的景观尺度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模拟被引量:52
2003年
描述了一个反映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的景观尺度生态系统生产力过程模型 (EPPML) .该模型以遥感图像作为数据源 ,从中获取影响植被生产力的重要变量———叶面积指数 (LAI) ;主要对景观尺度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 (NPP)和蒸散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时间动态进行模拟 ;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手段对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显示 ,从而实现将植物生理生态研究的结果从小尺度向中尺度进行拓展和转换 .本研究用EPPML对 1995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生产力进行了模拟 ,结果表明 ,EPPML可以比较准确地模拟该保护区主要植被的NPP .NPP的模拟值年均为 0 .6 80kgC·m-2 ,变幅为 0 .10 5~ 1.2 4 1kgC·m-2 (82 .1% ) ,其中阔叶红松林的年NPP最高 (1.0 84kgC·m-2 ) .NPP年总量为 1.332× 10 6tC ,以阔叶红松林和云冷杉林最高 ,分别为 0 .5 4 0× 10 6tC和 0 .4 2 8× 10 6tC .NPP的季节变化呈明显的单峰型 ,7月最大 (6 .13gC·m-2 ·d-1) .NPP在夏季积累最多 (0 .4 6 5kgC·m-2 ) ,春季次之 ,冬季最少 .
张娜于贵瑞赵士洞于振良
关键词:遥感数据净初级生产力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基于景观尺度过程模型的长白山地表径流量时空变化特征的模拟被引量:7
2003年
运用已建立的景观尺度生态系统生产力过程模型EPPML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地表径流量的季节动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模拟 ,对其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 .模拟结果表明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地表径流量的季节进程表现出明显的三峰型 ,6月和 9月出现低谷 ,8月达最大 (2 .5 8mm·d-1) ,与土壤含水量的季节变化趋势十分相似 .1995年地表径流量的模拟值平均为 0 .2 0 3m·年 -1,空间分布随海拔升高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 ,最高为高山流砾滩 (0 .6 19m·年 -1) ,最低为阔叶红松林 (0 .0 81m·年 -1) .年地表径流量与叶面积指数 (LAI)呈极显著负相关指数关系 (R2 =0 .85 7) .年地表径流量与气温和总辐射呈负相关关系 (R2 分别为 0 .96 5和 0 .836 ) ,与降水量、相对湿度和风速呈正相关关系 (R2 均大于 0 .95 0 ) ,还与土壤特性密切相关 .
张娜于贵瑞于振良赵士洞
关键词:叶面积指数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干旱气候对白羊草群落土壤水分和地上部生长的初步观察被引量:53
2000年
对大旱之年白羊草 ( Bothrichloa ischaemum)群落的上壤水分状况和地上部的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白羊草群落在整个生长期都处于水分严重亏缺状态 ,植物生长被大大地抑制 ,种类少而单调。群落地上生物量、高度和盖度受上壤水分的影响沿升—降—升—降的方向变化。地上年净初级生产量仅为 83.8g/m2 ,比正常年份低 2~ 4倍。干物质含量则显著高于正常年份。
张娜梁一民
关键词:土壤水分干旱气候
干旱气候对白羊草群落地下部生长影响的初步观察被引量:40
2002年
对大旱之年白羊草 (Bothrichloaischaemum)群落地下部的生长状况与 1 991平水年该群落地下部的生长状况进行比较 ,以反映干旱气候对白羊草群落地下部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极旱年地下生物量的峰值达到 1 2 4 9g·m-2 ,比平水年峰值 5 86g·m-2 高 1倍多 .在极旱年或旱季根系主要集中分布的层次下移 ,而在平水年或雨季则上移 .极旱年群落地下生物量的周转值为 5 2 .6 4 % ,显著高于平水年时的周转值1 8 36 % .极旱年群落的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在生长中后期互为消长关系 ,而平水年两者在生长季同时增加 ,基本呈直线关系 .极旱年群落的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比为 1 1 .1 9,显著高于平水年时的比值2 .0 3 .极旱年群落的地下净初级生产量为 390 .7g·m-2 ·年 -1 ,比平水年时的生产量 1 0 7.6 g·m-2 ·年 -1 高2 .6
张娜梁一民
关键词:干旱气候根系生物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