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素

作品数:11 被引量:8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冰碛岩
  • 3篇地壳
  • 3篇上地壳
  • 3篇化学风化
  • 3篇风化
  • 3篇风化作用
  • 2篇源区
  • 2篇早二叠世
  • 2篇稀土
  • 2篇稀土元素
  • 2篇硅质
  • 2篇硅质岩
  • 2篇二叠纪
  • 2篇二叠世
  • 2篇发育
  • 2篇冰期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信号

机构

  • 11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马里兰大学

作者

  • 11篇李素
  • 7篇周瑶琪
  • 6篇姚旭
  • 1篇王安东

传媒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第五届全国沉...
  • 1篇2015年全...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岛地区早白垩世地层及其与环太平洋构造带初探
南黄海盆地西北缘青岛地区的燕山期花岗岩中出露一套以陆源碎屑岩及火山碎屑岩为主的沉积岩系,其研究基础较少、形成时代及地层属性争议较大。研究区地理位置位于山东半岛胶州湾附近,大地构造划分上属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中段,北以青岛...
姚旭周瑶琪李素王安东张迎梅
冰碛岩地球化学特征示踪大陆地壳组成及风化作用
冰碛岩是上地壳重要组成岩石,是冰川与其刮取的冰碛物在地表或浅海沉积固结成岩形成的岩石,具有分布范围广,化学风化作用弱,分选差等特点。而且冰碛岩在地质历史时期广泛发育,可以追溯到2.9Ga前,除新生代冰期外,地质历史时期还...
李素
关键词:冰碛岩风化作用锂同位素铅同位素
文献传递
山东东部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及原型盆地恢复被引量:41
2015年
山东东部近海地区花岗岩及变质岩中出露一套由陆源碎屑岩、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熔岩组成的沉积地层,其形成时代、地层属性及沉积背景争议较大。文中选取了青岛崂山垭口、灵山岛、唐岛湾,五莲大尚庄,诸城山东头村等剖面进行了详细的地层沉积特征描述,并对灵山岛老虎嘴处流纹岩及崂山垭口凝灰质铝土岩进行LA-ICP-MS测年,获得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19.2±2.2)和(118.9±3.3)Ma,恰好对应胶莱盆地青山群火山活动初始阶段。根据沉积构造特征推断,山东近海晚中生代存在一个规模较大的NE向展布的裂陷盆地,呈凹隆相间的构造格局。系统总结了山东东部地区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及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演化,发现裂陷盆地与胶莱盆地具有很好的对比性,莱阳期两盆地相连通,青山期由沿五莲-青岛、牟即断裂带分布的火山弧将两个盆地分割,并对近海裂陷盆地晚中生代原型盆地进行恢复。
周瑶琪张振凯梁文栋李素岳会雯
关键词: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裂陷盆地原型盆地恢复
豫西地区早二叠世陆表海沉积特征及演化
华北南部地区晚古生代陆表海沉积可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分别对应三期海侵过程,豫西地区太原组下部灰岩段和上部灰岩段代表了全区的第二期海侵与第三期海侵作用。本次研究选取了禹州-焦作地区太原组数条典型剖面,综合野外资料、室内薄片...
姚旭周瑶琪李素
关键词:早二叠世稀土元素
文献传递
古代冰碛岩化学风化信号来源研究
冰碛岩是上地壳的重要组成物,是冰碛物在地表或浅海沉积固结成岩过程中形成的岩石,具有分布范围广,化学风化作用弱,分选差等特点。冰碛岩通常是由细粒的砂泥基质和砾石组成,细粒基质中含有不同组分的角砾状和圆砾状碎屑,发育冰溜面、...
李素Richard M.GaschnigRoberta L.Rudnick周瑶琪
关键词:冰碛岩上地壳冰期化学风化
古代冰碛岩化学风化信号来源
本文古冰碛岩中发育大量化学风化作用信号,因此,对化学风化作用的深入研究,是了解冰碛岩限定陆壳有效性的关键.通过对大量冰碛岩的研究发现了广泛存在的化学风化信号,大部分冰碛岩的化学蚀变指数高于新鲜火成岩,化学蚀变指数,CaO...
李素周瑶琪
关键词:冰碛岩发育特征
文献传递
周口坳陷北部凹陷构造演化及上古生界油气成藏探讨被引量:7
2011年
周口坳陷北部凹陷构造相对较简单,是坳陷内部油气勘探的一个重要区域。以地震剖面详细分析解释为基础,将该区古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划分为5个阶段:早古生代稳定沉—抬阶段;晚古生代稳定沉降阶段;中生代隆起剥蚀阶段;古近纪断陷沉降阶段;新近纪坳陷沉降阶段。在构造演化史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埋藏史图,认为上古生界沉积之后经历埋深、剥蚀、再埋深的过程,最终形成一系列断块。本溪组到下石盒子组的煤层段和暗色泥岩段作为该区主力烃源岩,自古近纪以来进入二次生烃阶段,并大量生成天然气。区内上古生界油气藏聚集类型多样,上古生界油气成藏模式分为3种:自生自储、新生古储和古生新储。
李素姚旭
关键词:上古生界埋藏史成藏模式
古代冰碛岩化学风化信号来源研究
冰碛岩是上地壳的重要组成物,是冰碛物在地表或浅海沉积固结成岩过程中形成的岩石,具有分布范围广,化学风化作用弱,分选差等特点。冰碛岩通常是由细粒的砂泥基质和砾石组成,细粒基质中含有不同组分的角砾状和圆砾状碎屑,发育冰溜面、...
李素Richard M.GaschnigRoberta L.Rudnick周瑶琪
关键词:冰碛岩上地壳冰期化学风化
文献传递
苏浙皖地区二叠纪几种硅质岩的成因探讨
子区的苏南、皖南、浙北等地二叠系广泛发育不同类型的硅质岩,主要包括船山组、栖霞组中燧石结核及条带、燧石层,孤峰组、大隆组中放射虫硅质岩、层状硅质岩.本文重点探讨了苏浙皖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孤峰组硅质岩区域展布及岩石学特征...
姚旭周瑶琪李素加娜提古丽·吾斯曼李斗
关键词:硅质岩二叠系成岩作用发育规律
硅质岩与二叠纪硅质沉积事件研究现状及进展被引量:31
2013年
硅质岩分布于造山带和沉积盆地的特殊沉积相带,是岩石大地构造学研究的重要载体,其成因信息具有重要的古地理、古海洋意义。对硅质岩的研究历史及进展进行了回顾,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层状及非层状硅质岩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进展。结合我国二叠纪硅质岩分布特征,分别论述了洋脊、洋盆及陆缘3种沉积环境下硅质岩的硅质来源、沉积环境、成因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全球二叠纪硅质沉积事件的成因机理为切入点,讨论了东特提斯地区二叠纪硅质岩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我国二叠纪硅质岩的成因机理与联合古陆西北缘硅质沉积事件截然不同,可能是由于热源(热水系统)而非冷源(海洋冰川)导致的二叠纪硅质富集。我国扬子地区完全能够建立研究二叠纪硅质沉积事件的典型剖面。
姚旭周瑶琪李素李斗
关键词:硅质岩热水系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