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运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热带
  • 2篇热带印度洋
  • 2篇海表
  • 2篇海表温度
  • 2篇海气
  • 2篇海气耦合
  • 2篇海气耦合模式
  • 2篇SST
  • 1篇遥感
  • 1篇遥感资料
  • 1篇隐式
  • 1篇上升流
  • 1篇卫星遥感
  • 1篇夏季
  • 1篇陆面
  • 1篇陆面模式
  • 1篇海冰
  • 1篇海冰模式
  • 1篇风场

机构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3篇胡运
  • 1篇宋振亚
  • 1篇任慧军
  • 1篇王妍
  • 1篇宋亚娟

传媒

  • 1篇广西科学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海气耦合模式CESM1中热带印度洋SST模拟偏差的来源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热带海表温度(SST)模拟偏差是困扰海气耦合模式发展的经典问题之一,其原因仍不完全清晰。针对海气耦合模式CESM1(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 version 1)模拟的热带印度洋SST偏差,我设计了单独大气-陆面模式、单独海洋-海冰模式以及海气耦合模式等一系列数值实验。在此基础上,采用大气-陆面模式和海洋-海冰模式隐式(implicit)SST偏差的分析方法,诊断了CESM1模拟的热带印度洋SST偏差的来源,并分析了大气模式和海洋模式中影响热带印度洋上层海温模拟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热带印度洋不同地区SST的模拟偏差来源,发现耦合模式CESM1中孟加拉湾SST模拟偏冷主要是由海洋-海冰模式中过强的垂直混合、平流作用等海洋动力偏差引起的。在阿拉伯海和赤道西印度洋,过多的潜热释放导致SST降低,大气-陆面模式模拟误差是这两个海域SST冷偏差的主要来源。对于赤道中印度洋,潜热通量偏差和垂直混合、平流作用等模拟误差共同影响上层海水温度,潜热释放偏少、海水垂直混合偏弱以及经向平流向南输送过多暖水使耦合模式模拟的赤道中印度洋SST出现暖偏差,而在赤道东印度洋,模拟的SST偏冷是由大气-陆面模式中短波辐射偏少和海洋-海冰模式中海水垂直混合过强引起的,潜热通量偏差影响较小。分析表明,耦合模式中海气相互作用只影响SST模拟偏差的大小,但不是引起SST偏差的根本原因。
胡运宋振亚宋振亚
海气耦合模式CESM1中热带印度洋SST模拟偏差的来源分析
热带海表温度(SST)模拟偏差是困扰海气耦合模式发展的经典问题之一,其原因仍不完全清晰。针对海气耦合模式CESM1(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 version1)模拟的热带印度洋SST偏差,...
胡运
关键词: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海气耦合
基于遥感资料的夏季广东沿岸上升流分布特征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广东沿岸夏季上升流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沿岸区域气候的影响。【方法】采用Sobel梯度算法,综合MODIS海表温度和QuikSCAT海面风场资料对2003年夏季广东沿海上升流的范围、强度、持续时间等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广东沿岸海域存在明显的上升流现象,整体呈现强弱强的特征,在7月初出现具有明显上升流特征的低温表层水,至7月底低温水活动减弱至最低,于8月初又存在一个增强的过程;同时,上升流并非始终稳定存在。【结论】对比海表温度数据和风场资料可以发现,上升流的强度、持续时间等与风场的变化存在密切联系,风场是上升流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此外,沿岸水团的分布也是影响广东沿岸上升流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王妍胡运任慧军
关键词:上升流卫星遥感海表温度风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