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昊

作品数:19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军队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严重急性
  • 7篇严重急性呼吸
  • 7篇严重急性呼吸...
  • 7篇综合征
  • 7篇呼吸综合征
  • 7篇急性呼吸
  • 7篇急性呼吸综合...
  • 5篇非典
  • 5篇非典型肺炎
  • 5篇肺炎
  • 5篇肝炎
  • 5篇病毒
  • 4篇血清
  • 4篇细胞
  • 4篇免疫
  • 4篇抗体
  • 3篇酶联
  • 3篇酶联免疫
  • 3篇酶联免疫吸附
  • 3篇免疫吸附

机构

  • 17篇解放军第30...
  • 2篇解放军第三0...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三○...
  • 1篇解放军302...

作者

  • 19篇陈昊
  • 16篇程云
  • 16篇李靖
  • 12篇赵军
  • 11篇高蓉
  • 10篇李伯安
  • 9篇郑宇
  • 8篇何卫平
  • 7篇舒翠莉
  • 3篇迟淑萍
  • 3篇杜丽
  • 3篇董漪
  • 3篇张鸿飞
  • 2篇杨晓晋
  • 2篇朱世殊
  • 2篇戚扬
  • 1篇柯屾
  • 1篇林芳
  • 1篇苏海滨
  • 1篇貌盼勇

传媒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传染病信息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肝脏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现代免疫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8篇2003
  • 1篇200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PBMC中TNF—α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通过研究慢性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初步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方法将20例慢性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20例单纯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PBMC体外培养72h后,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TNF-α的浓度。结果(1)慢性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组、单纯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组PBMC培养上清中TNF-α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2)慢性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组PBMC培养上清中TNF-α的水平较单纯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组也明显升高(P〈0.01)。结论TNF—α是导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一个重要因素。
董漪张鸿飞朱世殊陈昊李靖程云
关键词:肝炎丙型慢性脂肪肝非酒精性
HCV高变区1串联模拟表位基因免疫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 (HCV)高变区 1(HVR1)串联模拟表位基因免疫在BALB c小鼠体内引起抗体产生的特点。方法 针对中国人群HCVHVR1位中 6个较保守的AA位点设计并合成多肽表位 ,从中筛选活性最好的肽 1、5、6、7构建含 4条多肽编码基因的表达载体。将HCVHVR1串联模拟表位表达载体对小鼠股四头肌直接免疫 ,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内抗体的产生 ,并将免疫血清与一系列基于本室对HVR1氨基酸序列的分析结果合成的多肽进行反应 ,分析免疫血清对这些多肽的交叉反应性。结果 免疫血清同编码的各合成肽都有较好的反应性 ,其中对肽 1反应最好。免疫血清同合成的 4条HVR1全序列多肽及其他非编码HVR1多肽有较好的反应性。结论 基因免疫能够在小鼠体内引起表位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此串联表位设计引起的体液免疫反应对HCVHVR1合成肽有较好的交叉免疫反应。
赵军李靖陈昊舒翠莉高蓉李伯安何卫平迟淑萍程云
关键词:模拟表位基因免疫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血清中存在抗肺组织抗体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建立特异性的检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相关抗体的血清学方法。 方法 :制备 SARS患者肺组织包被抗原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检测 SARS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 结果 :SARS患者血清中存在 SARS相关的抗人肺组织抗体 ,其阳性率达 92 .86 %(2 6 / 2 8) ,正常献血员为 11.4 3%(12 / 10 5 ) ,统计学分析表明 ,SARS相关抗体的检出率在患者和献血员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结论 :SARS患者血清中存在抗肺组织抗体 ,该抗体的存在提示机体免疫反应可能参与了疾病病理损伤过程 ;检测该抗体可能有助于
郑宇李伯安何卫平陈昊赵军李靖貌盼勇毛远丽高蓉程云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非典型肺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清学方法
SARS患者血清中SARS相关冠状病毒抗体产生规律的初步分析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血清中 SARS病毒特异性 Ig M、Ig G抗体产生的规律。方法 :随机选取32例 SARS患者 5 5份血清标本 ,应用 EL ISA分别检测抗 SARS病毒 Ig M、Ig G抗体。结果 :Ig M抗体阳性率为 5 6 .4 % ,平均出现时间为 (5 .88± 2 .6 2 ) d,其中 2例患者在发病后第 2天即出现阳性 ,平均消失时间为 (14 .2 5± 2 .97) d;Ig G抗体阳性率为4 1.9% ,平均出现时间为 (11.4 0± 4 .2 0 ) d,其中 2例患者在发病后第 3天即为阳性 ;Ig M和 Ig G抗体的总体阳性漏检率为6 .2 5 %。结论 :SARS患者于发病后 3~ 7d血清中出现特异的 Ig M抗体 ,可用于实验室诊断 ;同时进行 Ig M和 Ig G抗体的检测可用于发病 8~ 14
李靖陈昊李伯安柯屾赵军郑宇何卫平舒翠莉高蓉程云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抗体IGMIGG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肺组织包被抗原的特异性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肺组织包被抗原在不同个体以及猪、羊、大鼠中的种属特异性。 方法 :匀浆SARS患者尸检肺组织、非 SARS患者肺组织以及猪、羊、大鼠肺组织后分别包被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 ,同时检测SARS患者及正常献血员血清中的 Ig G。 结果 :SARS患者及正常献血员血清用 SARS尸检患者与非 SARS患者肺组织包被抗原检测 ,两种组织包被抗原检测的阳性率间无统计学差异 ;而用非 SARS患者肺组织包被抗原检测的阳性率和用羊、猪、大鼠肺组织包被抗原检测的阳性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SARS患者肺组织及非 SARS患者肺组织中存在相同的抗原 ;其他动物中可能也存在该抗原 。
李伯安郑宇陈昊何卫平赵军舒翠莉李靖高蓉程云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抗原特异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非典型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血清中SARS相关抗体的特异性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检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血清中 SARS相关抗体的抗原特异性。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ISA)检测血清中 Ig G抗体 ,并采用抗原抗体的预孵育 ,吸附血清中抗原特异性抗体 ,检测其抗原特异性。 结果 :SARS患者血清与 SARS患者肺组织以及非 SARS患者肺组织均有相似的反应性。阳性血清与非 SARS患者肺组织孵育后 ,其中抗SARS患者肺组织抗体被吸收 ,吸收率为 10 0 %。 结论 :本组 SARS患者血清中存在抗肺组织抗体 ,其对
赵军陈昊郑宇李伯安何卫平李靖高蓉程云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血清抗原特异性ELISA非典型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引发恐惧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暴发流行引起的社会恐惧现象 ,帮助人们认识并重视遭遇突发重大事件时面临的社会心理学问题。 方法 :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 SARS所带来的社会恐慌心理的表现、原因和危害。 结果 :突如其来的 SARS使人们不知所措 ,产生恐惧。恐惧的后果无论是对社会 ,还是对人类本身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它不仅影响社会的正常工作、学习与生活 ,而且影响个体机体平衡与行为选择 ,并有可能导致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结论 :通过对 SARS暴发流行的反思 ,应重视社会心理学在遭遇突发重大事件时对社会公众的疏导、干预作用 ;建立健全社会的预防、干预体系以确保社会稳定和社会成员的心理健康 。
廖菲杜丽赵军闫玉蕊陈昊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恐惧社会心理分析非典型肺炎病因
人疱疹病毒7型感染被引量:1
2004年
人疱疹病毒7型(human herpesvirus 7,HHV-7)和HHV-6、CMV同属人疱疹病毒β亚科.目前研究表明,HHV-7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如幼儿急疹、玫瑰糠疹、肝炎、神经系统损害和移植后并发症.
陈昊杜丽
关键词:玫瑰糠疹肝炎神经系统损害病原学流行病学
丙肝病毒高变区1相关基因免疫小鼠诱导细胞免疫反应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以真核质粒pcDN3.1(+)为载体携带丙肝病毒高变区1(HVR1)相关模拟表位DNA序列对小鼠进行基因免疫,观察其诱导细胞免疫反应的效果。方法:根据HCV HVR1模拟表位多肽序列,合成DNA序列,并将其连接到pcDN3.1(+)上,构建为pcDN3.1- SP。免疫中分别采用2种剂量pcDN3.1 SP(10μg和100μg),以及10μg质粒中混合了非甲基化CpG基序( CpG),以其作为佐剂增强免疫原性,并比较其与100μg剂量的免疫效果。杀鼠、收集血清、分离脾细胞;ELISA法检测小鼠体液中的抗体;脾细胞经混合肽刺激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8+ IFN γ+细胞;用非放射性MTS法检测细胞增殖反应;以非放射性LDH法检测CTL反应。结果:混合肽体外刺激100μg和10μg -CpG基因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后,T细胞增殖反应明显;脾淋巴细胞中CD8+ IFN γ+细胞增多;并能检测到明显的CTL反应,同时伴有较弱体液免疫反应。结论: 合成的模拟表位中可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表位;非甲基化CpG基序增强了DNA免疫效果。
高蓉舒翠莉李靖迟淑萍赵军陈昊李伯安程云
关键词:高变区模拟表位基因免疫
病毒性抗原体外刺激HCV感染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集落增殖的实验研究
2001年
林芳程云郑宇李靖陈昊高蓉
关键词:体外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HCV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