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乃利
- 作品数:40 被引量:14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做好遗体捐献,促进解剖教学改革被引量:21
- 2016年
- 做好遗体捐献接受工作是确保这项新生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北京协和医学院遗体捐献接收站不仅为解剖教学提供了合法、稳定和高质量的宝贵尸源,也开拓了人体解剖学与临床结合的教学改革新思路,使传统刻板的解剖教学焕发出朝气,成为深受同学喜爱的、与临床结合并带有时代特色和创新内容的解剖课。
- 王乃利穆瑞民张迪徐园园寇印华曹承刚马超
- 关键词:遗体捐献解剖学医学教育
- 女性骨盆骶前区血管和神经的应用解剖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探讨骶前区的血管和神经解剖特点,为阴道骶骨固定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2007年6月至2008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对10具国人成年女性尸体(防腐固定的7具和新鲜的3具)的骶前区血管和神经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9具(9/10)尸体的骶前血管和神经分布有规律可循,每个椎体的盆面有一支横行的骶前横静脉支连接着两侧的骶外侧静脉(或髂内静脉)与中线附近的骶正中静脉,呈"楼梯"状分布,位于骶前区中线上、距离骶骨岬3 cm、边长也是3 cm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附近为相对无血管区。结论大部分尸体的骶前血管和神经分布有规律可循,位于骶前区中线上、距离骶骨岬3 cm、边长也是3 cm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附近为相对无血管区。为阴道骶骨固定术的适宜区域。
- 张庆霞郎景和朱兰王巍王乃利李文婷
- 关键词:血管解剖
-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及其在头颈修复中的意义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其在头颈修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解剖5具新鲜成年国人尸体,观察和测量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供血穿支的数目、类型、管径、蒂长、走行、出筋膜后轴向及源血管外径,并对其进行定位。结果本组10侧标本中,共有44支股前外侧皮瓣穿支,平均每侧(4.4±1.8)支;其中,肌皮穿支30支(68.2%),肌间隔穿支14支(31.8%)。最粗穿支蒂长平均为(10.86±1.18)cm(8.29~14.44 cm),距髂前上棘与膑骨外上端中点平均距离为(3.25±0.69)cm,主要位于该点外上部。源动脉主要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蒂动、静脉外径平均为(3.16±0.59)、(3.08±0.20)mm。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穿支血管解剖位置较为恒定,穿支皮瓣制作方便,其管径及蒂长均适宜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修复。
- 冯云李文婷王乃利唐平章徐震纲张彬
- 关键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 SARS-CoV-2刺突蛋白在急性感染期人体标本心外膜及血管外膜组织中的分布
- 2025年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急性感染导致心血管系统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明确,揭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ry virus 2,SARS-CoV-2)病毒蛋白在人体心血管组织中的分布特征将有助于认识和理解心脏损伤的病理机制。本研究纳入COVID-19急性感染期死亡患者8例,其中6例男性,2例女性,平均年龄81.4岁(66~98)。通过病理尸检获取心脏组织,分别采用HE染色观察心血管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SARS-CoV-2刺突蛋白(Spike S1、S2亚基)和核衣蛋白(Nucleocapsid,N蛋白)在心脏组织中的分布。在所有8例标本的心脏组织中发现,在心外膜脂肪细胞、心外膜浸润细胞、心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心肌细胞中可见S1、S2和N蛋白的表达,在血管周围脂肪细胞中可见S2亚基和N蛋白的表达。但是,在心外膜、血管外膜等组织中广泛分布着S1亚基。本研究发现COVID-19急性感染期心血管组织细胞中存在S1、S2、N等蛋白的表达,在心外膜和血管外膜中存在S1蛋白的表达,这种外膜中广泛分布的S1导致心血管系统损伤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值得进一步研究。
- 赵建平李甜甜孙健茹陈震王乃利李文卿曹萌萌马超李宏义
- 关键词:刺突蛋白血管外膜人体标本
- 中国人脑组织库协作联盟标准化操作方案第2版
- 2024年
- 人脑组织库是根据标准操作方案收集、处理和保存死亡后捐献者大脑和相关组织以及临床信息,并提供组织样本和数据以促进神经科学研究的资源库。人脑组织库是神经科学研究和神经疾病诊断的基础,保证人脑组织库样本质量标准化十分重要。中国人脑组织库(简称脑库)协作联盟标准化操作方案(SOP)第1版发布于2017年,脑库联盟成员日益增多,为确保提供脑组织样本的质量标准一致性,脑库联盟专家对第1版SOP进行了修订,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神经科学研究需求。修订版SOP强调了伦理标准,增加了神经病理学评估脑区,并对脊髓取材和病理评估加以了说明。
- 王雪陈震吴娟利吴娟利王乃利张迪杜鹃段婉茹段婉茹张翰林黄灿朴月善朴月善包爱民章京包爱民马超仇文颖沈逸
- 关键词:神经科学
- 面部精细结构解剖在注射美容操作培训中的意义
- 2024年
- 面部注射美容作为整形美容外科的重要项目之一,目前缺乏国家规定的规范操作培训。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与北京协和医学院解剖学系合作,将面部精细结构解剖引入注射美容操作培训。在培训中,特别关注面部脂肪垫与肌肉层次,以及神经血管分布,从而加强对注射技术的理解,提高操作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并最终提升患者满意度。另外,通过该形式的培训,年轻医师能够在提高临床参与度的同时拓展科研道路。
- 张艺璇孙怡馨陈震王乃利杜奉舟王炳寒黄久佐俞楠泽龙笑
- 关键词:整形外科
- 基于新鲜尸体的结构化培训在经阴道植入网片盆底重建手术教学中的应用
- 2020年
- 目的探讨基于新鲜尸体标本的结构化培训对学员掌握经阴道植入网片盆底重建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北京协和医学院盆底专业博士研究生及专科进修医共9人,依次完成规定自学课程、参观手术演示和尸体解剖教学、尸体标本手术演练过程。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比较培训前后自我评价指标。结果学员自我评价培训后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均有明显提高,对手术解剖、手术步骤和并发症处理方面的自信度也显著提高(P<0.05)。结论基于新鲜尸体标本的结构化培训在经阴道植入网片盆底重建术的教学中是可行的、有效的。
- 陈娟史宏晖张林张国瑞王乃利朱兰
- 中国遗体捐献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被引量:13
- 2021年
- 解剖实验课程的顺利进行离不开遗体,遗体捐献是国内大体标本的主要来源。自20世纪70年代起,志愿遗体捐献在国内逐步推广,为解剖教学的开展和医学生的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持。本文从早期起步、伦理与法律、资料统计与问卷调查、人文关怀与人文教育、问题与对策5个方面,对中国遗体捐献的实施与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回顾,为国内遗体捐献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 张翰林王乃利张迪张迪崔欢唐珂韵曹承刚曹承刚
- 关键词:遗体捐献解剖学教学
- 面动脉变异一例
- 2020年
- 作者在解剖一例成年男性尸头标本的左面部时,发现面动脉变异,出现副面动脉。表现为:左侧面动脉穿下颌下腺,于咬肌止点前缘处分为粗细不均的前、后两支。后支即副面动脉,绕行至面部。于主干夹角为30°,此处管径为5 mm,后向上径直走行经咬肌前缘、笑肌、颊肌浅面、颧肌深面至眶下部,主干长7 cm。前支迂曲行向前上,在咬肌前下角,可见面神经下颌缘支横过面动脉浅面。行进至距口角外1.5 cm处,上升至鼻翼旁,沿鼻外侧到达内眦(图1)。
- 强帅周宇王乃利
- 关键词:面动脉颊肌内眦成年男性咬肌下颌下腺
- 人松果体组织结构的退行性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人松果体的细微和超微结构,探讨松果体内脑砂的形态特点、大小、多少及分布规律。方法:取人尸体的松果体,光镜、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其结构特征。结果:松果体主要由实质和间质两种成分构成;松果体实质由松果体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间质为结缔组织和穿行其中的神经和血管。脑砂多分布于松果体的中央部,常聚集形成较大的斑块。脑砂的大小、多少个体差异较大。变化趋势为随着年龄的增加,松果体内脑砂增多、增大,并伴有间质成分的结缔组织增生;然而,松果体实质成分减少;而且,在大量的松果体细胞内,可观察到颗粒空泡样变性。结论:松果体组织结构出现的退行性变化,可造成松果体神经内分泌功能的进行性减退。
- 申新华马超李文婷王乃利鲍双振王保芝
- 关键词:松果体退行性变